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及取该形状的坐便器和坐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509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19
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及取该形状的坐便器和坐圈,该表面于4个与水平面垂直且交汇呈“X”字形的虚拟立面:左前向立面(A)、右前向立面(B)、左后向立面(C)和右后向立面(D),各呈现1虚拟交线:左前向交线(a)、右前向交线(b)、左后向交线(c)和右后向交线(d);所述4个立面交汇的轴线(G)与该表面内腔后沿中央相切;所述各交线的最高点(a’、b’、c’、d’)分别往所述相切的点(g’)的虚拟连线:左前连线(a’g’)、右前连线(b’g’)、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各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θa、θb、θc、θd)。该表面形状使坐便器达到模拟使用蹲便器的身体姿势,既舒适且有助排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及取该形状的坐便器和坐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及取该形状的坐便器和坐圈,IPC分类属于A47K13/00。
技术介绍
传统的便器分为蹲便器和坐便器,前者依靠足部经小腿和膝关节支承体重颇费力,但其导致的身体姿势有助排便;后者使体重经臀部和大腿支承于座便器,比较舒适,但常有反映其导致的身体姿势于排便欠佳。传统技术和有关术语见国家标准GB/T9195《建筑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GB/T6952《卫生陶瓷》和GB/T23131《电子坐便器》,国家行业标准JG/T285《坐便洁身器》和JC/T764《坐便器坐圈和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蹲便器和坐便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兼有二者优点的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及取该形状的坐便器和坐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其特征在于,该表面于4个与水平面垂直且交汇呈“X”字形的虚拟立面:左前向立面(A)、右前向立面(B)、左后向立面(C)和右后向立面(D),各呈现1虚拟交线:左前向交线(a)、右前向交线(b)、左后向交线(c)和右后向交线(d);所述4个立面交汇的轴线(G)与该表面内腔后沿中央相切;所述各交线的最高点(a’、b’、c’、d’)分别往所述相切的点(g’)的虚拟连线:左前连线(a’g’)、右前连线(b’g’)、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各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θa、θb、θc、θd)。该设计以所述共点的4条连线对水平面的倾斜角表征的表面形状:前向交线的最高点用以定位大腿和后向交线的最高点用以定位臀部,使体重经臀部和大腿支承于座便器的同时,前向和后向均呈升高,模拟了使用蹲便器的身体姿势,达到既舒适且有助排便。实验表明,所述倾斜角(θa、θb、θc、θd)对于左前连线(a’g’)和右前连线(b’g’)为10°~45°,对于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为30°~60°。实验还表明,所述左前向立面(A)和右前向立面(B)的夹角(Φq)为10°~90°,左后向立面(C)和右后向立面(D)的夹角(Φh)为30°~160°。该夹角使得在使用坐便器时,人腿分布于较舒适的角度,臀部接触面较宽。此外,所述表面还可以有以上述交线或连线为几何特征且为达到更舒适、美观或有利于工艺和使用的各种平面或弧面的设计。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的坐圈和座便器,可达到既舒适且有助排便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所涉及的4个交汇为“X”字型的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座便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座便器前部朝左状态俯视示意图;图3B是图3A中H-H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座便器前部朝右状态俯视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K-K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座便器的立体示意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座便器前部朝左状态俯视示意图;图6B是图6A中M-M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座便器前部朝右状态俯视示意图;图7B是图7A中N-N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座便器立体示意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座便器前部朝右状态俯视示意图;图9B是图9A中P-P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10A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座便器前部朝左状态俯视示意图;图10B是图10A中Q-Q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11A是相应于图11B的俯视示意图;图11B是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座便器正视示意图;图12A是相应于图12B的俯视示意图;图12B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座便器正视示意图;图12C是相应于图12B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座便器正视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6实施例座便器正视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7实施例座便器正视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8实施例座便器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9实施例座便器侧视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第10实施例座便器侧视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第11实施例座便器立体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第12实施例座便器正视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第13实施例座便器正视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第14实施例座便器立体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座便器正视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座便器俯视示意图;图25A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前部朝左状态俯视示意图;图25B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图25A中R-R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26A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前部朝左状态俯视示意图;图26B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图26A中S-S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27A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前部朝右状态俯视示意图;图27B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图27A中T-T向旋转剖面的示意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第15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座便器如图2~4B所示,是在按
技术介绍
所述国家标准或国家行业标准所制成的座便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其具有如图2所示为一体或可分离的座便器底座1和位于底座1上方的座圈2,改进要点是座圈2上表面的形状。在使用时,人体于该表面之上接触而被支承。其几何特征包括:——如图1所示,该上表面在虚拟的与水平面垂直且相交呈“X”字形的左前向立面A、右前向立面B、左后向立面C和右后向立面D,各呈现虚拟的左前向交线a、右前向交线b、左后向交线c和右后向交线d;该4个虚拟立面交汇的轴线G与该表面内腔后沿中央相切于g’,各交线的最高点a’、b’、c’、d’分别往切点g’的虚拟连线:左前连线a’g’、右前连线b’g’、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各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θa、θb、θc和θd,且θa=θb=25°,θc=θd=30°。θa、θb、θc和θd可视使用地的习惯有所调整:θa=θb为10°~45°,θc=θd为10°~45°。——如图3A或图4A所示,左前向立面A和右前向立面B的夹角Φq是为适应使用者正常使用座便器时双腿张开的状态,该实施例Φq取30°,可视使用习惯有所调整,为10°~90°;左后向立面A和右后向立面B的夹角Φh是为适应使用者正常使用座便器时臀部的状态。该实施例Φh取100°,可视使用习惯有所调整,为30°~160°;——该上表面位于轴线G前方的部分,落在以左前向交线a和右前向交线b(或左前连线a’g’和右前连线b’g’)作图的前平面21上;位于轴线G后方方的部分,落在以左后向交线c和右后向交线d(或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作图的后平面22上。该二平面相交于直线23,纵剖面如图3B所示呈现前后高而中间低,近似“V”字形;——前平面21上的最高点a’和b’的连线与不同夹角Φq时的左前向立面A和右前向立面B的交点,都是此时的虚拟交线的最高点,该最高点往切点g’的虚拟连线对水平面的倾斜角,随夹角Φq的增大而减小;在后平面22也呈现类似情况。此外,该上表面位于轴线G前方的部分也可以改为落在以左前向交线a或右前向交线b(或左前连线a’g’或右前连线b’g’)为母线和以轴线G为轴作图的虚拟旋转面上。该上表面位于轴线G后方的部分也可以类似设计。值得注意的是,该实施例所述各向的交线均与同向的连线重合。第2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其特征在于,该表面于4个与水平面垂直且交汇呈“X”字形的虚拟立面:左前向立面(A)、右前向立面(B)、左后向立面(C)和右后向立面(D),各呈现1虚拟交线:左前向交线(a)、右前向交线(b)、左后向交线(c)和右后向交线(d);所述4个立面交汇的轴线(G)与该表面内腔后沿中央相切;所述各交线的最高点(a’、b’、c’、d’)分别往所述相切的点(g’)的虚拟连线:左前连线(a’g’)、右前连线(b’g’)、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各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θa、θb、θc、θd);所述倾斜角(θa、θb、θc、θd)对于左前连线(a’g’)和右前连线(b’g’)为10°~45°,对于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为30°~60°。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24 CN 2017107335512;2017.09.04 CN 201710781.坐便器支承人体表面的形状,其特征在于,该表面于4个与水平面垂直且交汇呈“X”字形的虚拟立面:左前向立面(A)、右前向立面(B)、左后向立面(C)和右后向立面(D),各呈现1虚拟交线:左前向交线(a)、右前向交线(b)、左后向交线(c)和右后向交线(d);所述4个立面交汇的轴线(G)与该表面内腔后沿中央相切;所述各交线的最高点(a’、b’、c’、d’)分别往所述相切的点(g’)的虚拟连线:左前连线(a’g’)、右前连线(b’g’)、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各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θa、θb、θc、θd);所述倾斜角(θa、θb、θc、θd)对于左前连线(a’g’)和右前连线(b’g’)为10°~45°,对于左后连线(c’g’)和右后连线(d’g’)为30°~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向立面(A)和右前向立面(B)的夹角(Φq)为10°~90°,左后向立面(C)和右后向立面(D)的夹角(Φh)为30°~1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华山罗勇林卫文陈子浩利建全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