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晋君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颈枕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49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颈枕垫,采用在颈枕上套接凉垫组件的结构设计,多个模块体通过弹性带相互串联构成块状的凉垫本体,多个连接块通过弹性带呈单列串联且分别并排设置在凉垫本体的周向端部,连接带与连接块套接,凉垫本体紧贴在颈枕内弧面上并通过连接带连接固定,炎热环境使用时,凉垫本体与颈部皮肤接触,会使人感觉凉爽、透气与舒适,另外模块体上活动设置的球体,球体凸出于套体的上表面且始终不脱离套体,在与颈部皮肤接触摩擦时,球体会产生周向滚动具有按摩的作用,保健效果好,同时便于清洁,减少颈枕的磨损以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凉垫本体可适用于其它靠垫或坐垫等领域,并具有取材容易、实用性强的特点,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颈枕垫
本技术涉及颈枕配件
,具体是一种新型颈枕垫。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逐渐增大,颈椎问题日益增多,而且越来越低龄化。颈枕,是枕在脖子底下的一种枕头,其主要作用就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众所周知,人的正常颈椎是呈弧状弯曲的。所谓颈椎病,简单地说就是颈椎发生变形,即其本来的生理弧度发生了变化而变直了。由于脖子是头部和身体之间的连接枢纽,神经、血管、脊髓等均从此通过。颈椎变直后,对这些肌体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迫和损害,从而引发身体出现一系列的疾病。因此设置颈枕就是对颈椎进行保护或辅助矫正。但现有技术的颈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虽可在生活或工作过程中随时使用,但只具有简单基本的柔性支撑作用,无法有效对颈椎进行按摩或治疗,另外在炎热夏天使用时,柔性护颈枕表面与人体皮肤相接触,会使人体感觉较闷热,致使人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在颈枕上套接凉垫组件的结构设计,可有效提高颈枕在炎热条件下使用的凉爽性,模块体上活动设置的球体可对接触的颈部皮肤起到按摩作用,并具有良好舒适性与保健效果、实用性强的新型颈枕垫。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颈枕垫,包括呈U型的颈枕以及套接在颈枕上的凉垫组件,所述凉垫组件包括多个模块体、多个连接块、若干长弹性带以及多段连接带,所述多个模块体通过弹性带相互串联构成块状的凉垫本体,所述多个连接块通过弹性带呈单列串联且分别并排设置在凉垫本体的周向端部,所述连接带与连接块套接,所述凉垫本体紧贴在颈枕内弧面上并通过连接带连接固定,所述模块体包括矩形块、罩设在矩形块上且呈凹形的套体以及活动卡套在矩形块与套体之间的球体,所述球体凸出于套体上表面且始终不脱离套体。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块上沿横向开有第一通孔且沿纵向间距开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套体上开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三通孔以及与第二通孔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第四通孔,在所述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外端口处的套体上设有凸棱,所述凸棱的上端及下端与套体的上端及下端齐平,所述第三通孔内套有横贯第一通孔的固定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二通孔或第四通孔孔径以及固定套的内径均与弹性带的外径相适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横向一侧开有沿纵向的条状孔,连接块横向另一侧分别开有沿横向的第五通孔与沿纵向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错开设置且内径相同并与弹性带的外径相适应。进一步地,所述模块体与连接块均由木质或竹质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颈枕的外弧面上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带穿过的固定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在颈枕上套接凉垫组件的结构设计,多个模块体通过弹性带相互串联构成块状的凉垫本体,多个连接块通过弹性带呈单列串联且分别并排设置在凉垫本体的周向端部,连接带与连接块套接,凉垫本体紧贴在颈枕内弧面上并通过连接带连接固定,炎热环境使用时,凉垫本体与颈部皮肤接触,会使人感觉凉爽、透气与舒适,另外模块体上活动设置的球体,球体凸出于套体的上表面且始终不脱离套体,在与颈部皮肤接触摩擦时,球体会产生周向滚动具有按摩的作用,保健效果好,同时便于清洁,减少颈枕的磨损以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凉垫本体可适用于其它靠垫或坐垫等领域,并具有取材容易、实用性强的特点,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颈枕垫的凉垫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颈枕垫的模块体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颈枕垫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颈枕垫的颈枕与凉垫组件套接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颈枕垫,包括呈U型的颈枕1以及套接在颈枕上的凉垫组件,颈枕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外套及填充内芯,填充内芯的材料主要为慢回弹材料及其它柔质材料的混合物,此处不再赘述;所述凉垫组件包括多个模块体2、多个连接块3、若干长弹性带4以及多段连接带5,所述多个模块体通过弹性带相互串联构成块状的凉垫本体6,模块体通过弹性带串联的拼接成块方式为现有成熟可靠技术,可根据需要拼接构成矩形状、菱形状、椭圆形状或圆形状等形状;所述多个连接块通过弹性带呈单列串联且分别并排设置在凉垫本体的周向端部,所述连接带与连接块套接,将连接块设置在凉垫本体端部可有利于连接带的穿过套接;所述凉垫本体紧贴在颈枕内弧面上并通过连接带连接固定,也即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凉垫本体两端的连接块套接构成环形状,可通过绑带方式收紧与松开即可实现凉垫本体的安装与拆离;所述模块体包括矩形块21、罩设在矩形块上且呈凹形的套体22以及活动卡套在矩形块与套体之间的球体23,所述球体凸出于套体上表面且始终不脱离套体,也即球体被约束在套体与矩形块之间,而且球体具有自身活动或滚动的间隙空间,套体的上表面为与人体接触的正面,在与颈部皮肤接触摩擦时,球体会产生周向滚动具有按摩的作用,保健效果好;在炎热环境使用时,凉垫本体与颈部皮肤接触,会使人感觉凉爽、透气与舒适,同时凉垫本体可适用于其它靠垫或坐垫等领域,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适于推广应用。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块21上沿横向开有第一通孔211且沿纵向间距开有两个第二通孔212,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错开设置,以避免孔道交叉重叠。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体22上开有与第一通孔211位置相对应的第三通孔221以及与第二通孔212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第四通孔222,在所述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外端口处的套体上设有凸棱223,所述凸棱的上端及下端与套体的上端及下端齐平,凸棱可起到相邻模块体之间保持间隙空间的作用,具有良好透气的效果;所述第三通孔内套有横贯第一通孔的固定套224,设置固定套可起到固定矩形块与套体的作用,使定矩形块与套体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与松懈,以避免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与第四通孔发生错位致使孔道堵塞。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221与第一通孔211的孔径相同,所述第四通孔222与第二通孔212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二通孔或第四通孔孔径以及固定套224的内径均与弹性带4的外径相适应,从而有利于弹性带的顺畅穿过。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3横向一侧开有沿纵向的条状孔31,连接块横向另一侧分别开有沿横向的第五通孔32与沿纵向的第六通孔33,所述第五通孔与第六通孔错开设置且内径相同并与弹性带4的外径相适应,从而保证连接块与相邻的模块体串联拼接。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体2与连接块3均由木质或竹质材料制成,木质或竹质为易获取的绿色材料,为传统凉席、凉垫等的主要材质,具有成本低,与皮肤接触感好的优点。进一步的,所述颈枕1的外弧面上设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颈枕垫,包括呈U型的颈枕(1)以及套接在颈枕上的凉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凉垫组件包括多个模块体(2)、多个连接块(3)、若干长弹性带(4)以及多段连接带(5),所述多个模块体通过弹性带相互串联构成块状的凉垫本体(6),所述多个连接块通过弹性带呈单列串联且分别并排设置在凉垫本体的周向端部,所述连接带与连接块套接,所述凉垫本体紧贴在颈枕内弧面上并通过连接带连接固定,所述模块体包括矩形块(21)、罩设在矩形块上且呈凹形的套体(22)以及活动卡套在矩形块与套体之间的球体(23),所述球体凸出于套体上表面且始终不脱离套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颈枕垫,包括呈U型的颈枕(1)以及套接在颈枕上的凉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凉垫组件包括多个模块体(2)、多个连接块(3)、若干长弹性带(4)以及多段连接带(5),所述多个模块体通过弹性带相互串联构成块状的凉垫本体(6),所述多个连接块通过弹性带呈单列串联且分别并排设置在凉垫本体的周向端部,所述连接带与连接块套接,所述凉垫本体紧贴在颈枕内弧面上并通过连接带连接固定,所述模块体包括矩形块(21)、罩设在矩形块上且呈凹形的套体(22)以及活动卡套在矩形块与套体之间的球体(23),所述球体凸出于套体上表面且始终不脱离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21)上沿横向开有第一通孔(211)且沿纵向间距开有两个第二通孔(212),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错开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枕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22)上开有与第一通孔(211)位置相对应的第三通孔(221)以及与第二通孔(212)位置相对应的两个第四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晋君
申请(专利权)人:申晋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