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捷式插口对接装置及接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捷式插口对接装置及接线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接线过程中,通常是通过一两根线的插头和插孔正对插接进行连接的,但是由于这些接头往往都设置在线的内部,往往需要现场专门查找孔位,卡扣扣上后孔位又没有对准,导致插针针头变形,甚至出现插口对接错误,对接不牢靠、接触不良的现象,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捷式插口对接装置及接线方法,可有效解决插口快速、准确对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式插口对接装置,包括内套管和与其对应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内套管的外套管连接一端端面中心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圆柱状凸起部,圆柱状凸起部的外端面上设置有插孔,外套管与内套管连接一端端面中心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柱状凹槽,柱状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插孔相对应的插针,圆柱状凸起部外侧的内套管端部上设置有内侧面与圆柱状凸起部外侧面相间设置的圆环形凸沿,圆环形凸沿的前端超出圆柱状凸起部的前端,超出部分的圆环形凸沿外部上固定套装有向外凸起的定位环,定位环上设置有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插口对接装置,包括内套管(3)和与其对应的外套管(4),其特征在于,内套管(3)的外套管连接一端端面中心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圆柱状凸起部(3a),圆柱状凸起部(3a)的外端面上设置有插孔(1),外套管(4)与内套管连接一端端面中心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柱状凹槽(4a),柱状凹槽(4a)的底部设置有与插孔(2)相对应的插针(2),其特征在于,圆柱状凸起部(3a)外侧的内套管(3)端部上设置有内侧面与圆柱状凸起部外侧面相间设置的圆环形凸沿(5),圆环形凸沿(5)的前端超出圆柱状凸起部(3a)的前端,超出部分的圆环形凸沿(5)外部上固定套装有向外凸起的定位环(9),定位环(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插口对接装置,包括内套管(3)和与其对应的外套管(4),其特征在于,内套管(3)的外套管连接一端端面中心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圆柱状凸起部(3a),圆柱状凸起部(3a)的外端面上设置有插孔(1),外套管(4)与内套管连接一端端面中心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柱状凹槽(4a),柱状凹槽(4a)的底部设置有与插孔(2)相对应的插针(2),其特征在于,圆柱状凸起部(3a)外侧的内套管(3)端部上设置有内侧面与圆柱状凸起部外侧面相间设置的圆环形凸沿(5),圆环形凸沿(5)的前端超出圆柱状凸起部(3a)的前端,超出部分的圆环形凸沿(5)外部上固定套装有向外凸起的定位环(9),定位环(9)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定位槽(9a),定位环(9)后端的圆环形凸沿外壁上设置有的朝向远离外套管一端延伸的螺旋通道(10),螺旋通道(10)的起始端与定位槽(9a)相连通,外套管(4)的外壁上固定套装有滑动支架(7),滑动支架(7)上装有旋转套(8),旋转套(8)的后端卡装在滑动支架(7)上,旋转套沿的滑动支架前、后滑动和绕滑动支架周向旋转,构成旋转套的旋转限位结构,旋转套(8)朝向与内套管连接一端伸出且前端超出柱状凹槽(4a)的前端,旋转套(8)的内壁与柱状凹槽(4a)的侧壁(6)呈相间设置,旋转套(8)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与定位环(9)上的定位槽(9a)相对应的长方体凸起部(12),长方体凸起部(12)范围内,在柱状凹槽(4a)侧壁的外壁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弹性卡片(13),柱状凹槽(4a)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定位滑块(16),圆柱状凸起部(3a)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滑块(16)相对应的定位滑槽(15),旋转套(8)顺时针旋转时,长方体凸起部(12)与弹性卡片(13)接触后,带动弹性卡片旋转,从而带动外套管随其旋转,当长方体凸起部(12)转动至定位环(9)上的定位槽(9a)处插入时,定位滑块(16)与定位滑槽(15)正对且插入定位滑槽(15),同时插针(2)与插孔(1)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插口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片(13)包括设置在柱状凹槽(4a)侧壁的外壁上的直角三角形凹槽(131),直角三角形凹槽(131)上方设置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直角三角形弹片(132),直角三角形弹片(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