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电路、无级调功电磁加热电路和自动控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电路、无级调功电磁加热电路和自动控温系统。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具有表面氧化少,局部加热、分层加热、工件变形小,效率高,惯性小,无加热死角,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传统的电磁加热系统一般都是固定的若干个功率档位。在实现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电磁加热方案在检测到输入的市电电压不满足规定值时(比如电压过低),会触发自动保护机制,停止工作,否则会导致元件损坏。传统技术方案由于电路原有结构而无法在低电压下运行,也就无法通过降低输入电压来降低功率,即,传统的电磁加热电路无法在低功率下运行,限制电磁加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磁加热电路无法在低功率下运行,限制电磁加热的应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电路、无级调功电磁加热电路和自动控温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电路,包括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一端连接IGBT的集电极的励磁线圈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IGBT,第一端连接所述IGBT的集电极的励磁线圈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励磁线圈电路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所述IGBT的发射极的直流电源接口,以及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IGBT的门极、所述直流电源接口的第二端的IGBT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端连接所述励磁线圈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励磁线圈电路的第二端的同步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同步电路的第三端、第二端连接所述IGBT驱动电路的第二端的振荡电路,以及分别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的控制端、所述IGBT驱动电路的控制端的主控电路;所述IGBT驱动电路包括占空比调制电路;所述占空比调制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IGBT,第一端连接所述IGBT的集电极的励磁线圈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励磁线圈电路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所述IGBT的发射极的直流电源接口,以及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IGBT的门极、所述直流电源接口的第二端的IGBT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端连接所述励磁线圈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励磁线圈电路的第二端的同步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同步电路的第三端、第二端连接所述IGBT驱动电路的第二端的振荡电路,以及分别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的控制端、所述IGBT驱动电路的控制端的主控电路;所述IGBT驱动电路包括占空比调制电路;所述占空比调制电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的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以及第五三极管;所述占空比调制电路包括驱动比较器;所述驱动比较器的反相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的第二端,同相端连接第一VCC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以及第二VCC电源,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IGBT的门极以及所述直流电源接口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VCC电源、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基极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VCC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发射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比较器为LM339N型比较器。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狄文,邓子彪,张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