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25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发声部,发声部包括外壳和发声单体,发声单体被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具有出声管,发声单体发出的声音经由出声管辐射出去;以及佩戴部,佩戴部具有导音管,导音管通过磁力吸引与出声管连接,导音管与出声管一起形成出声通道。发声部的出声管与佩戴部的导音管通过磁力吸引连接在一起。与卡接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的连接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耳机,尤其是入耳式耳机,通常设置有耳塞。耳塞用于与使用者的耳部贴合,以达到良好的听音效果。耳塞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耳塞分为不同的型号,以便于适应不同的用户。在通常情况下,耳塞与耳机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在耳机外壳的出声管外设置有环形卡槽。在耳塞的导音管内设置有凸起。凸起卡入环形卡槽中,以使耳塞与耳机外壳卡接在一起。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卡接操作不便捷,耳塞容易脱落;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耳塞容易产生疲劳损伤。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的新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发声部,所述发声部包括外壳和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具有出声管,所述发声单体发出的声音经由所述出声管辐射出去;以及佩戴部,所述佩戴部具有导音管,所述导音管通过磁力吸引与所述出声管连接,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出声管一起形成出声通道。可选地,在所述导音管的连接端和所述出声管的连接端的任意之一上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在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导磁材料,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导磁材料形成磁力吸引。可选地,在所述导音管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外壳由导磁材料制作而成。可选地,在所述导音管的连接端和所述出声管的连接端的任意之一上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在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形成磁力吸引。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导音管的连接端或者所述出声管的连接端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永磁体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永磁体均呈环形结构,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永磁体同轴、并列设置。可选地,所述导音管由硅胶制作而成,所述固定件由金属、硬质塑料或者陶瓷制作而成。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通过嵌件注塑与所述固定件注塑到一起,以形成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该嵌件注塑与所述导音管注塑到一起。可选地,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出声管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电磁组件。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永磁体均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筒状部和凸出于所述筒状部的外表面的一端的肩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导音管套设在所述筒状部的外侧,所述肩部与所述出声管磁力吸引。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发声部的出声管与佩戴部的导音管通过磁力吸引连接在一起。与卡接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的连接更便捷。此外,该耳机的佩戴部不容易脱落。此外,由于在与外壳连接时佩戴部不需要发生形变,故不会产生疲劳损伤,这使得耳机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佩戴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外壳;12:发声单体;13:出声管;14:第一永磁体;15:肩部;16:筒状部;17:固定件;18:导音管;19:贴耳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如图1-2所示,该耳机包括发声部和佩戴部。例如,耳机可以是挂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等。为了方便说明,在该实施例中以入耳式耳机为例。发声部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声能。发声部包括外壳11和发声单体12。发声单体12被设置在外壳11内。外壳11具有出声管13。发声单体12发出的声音经由出声管13辐射出去。例如,发声单体12为动圈式单体、电容式单体、动铁式单体和压电式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外壳11由金属、塑料或者陶瓷等材料制作而成。外壳11能够容纳发声单体12,并且外壳11内形成的腔体能够调节耳机的发声效果。佩戴部与使用者的耳部接触。佩戴部可以是入耳式的塞部,或者挂耳式、头戴式耳机的套部。在该例子中,佩戴部具有贴耳部19和导音管18。帖耳部呈弧面结构,以便于与耳道贴合。导音管18位于帖耳部的内侧,并且导音管18的一端与帖耳部的顶点区域连接。导音管18通过磁力吸引与出声管13连接。导音管18与出声管13一起形成出声通道。发声单体12发出的声音经由出声通道传播至使用者的耳部。磁力吸引是指导音管18与出声管13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永磁材料或者电磁组件,另一个可以与永磁材料或者电磁组件形成磁力,以使导音管18与出声管13能够吸引到一起。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声部的出声管13与佩戴部的导音管18通过磁力吸引连接在一起。与卡接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的连接更便捷。此外,该耳机的佩戴部不容易脱落。此外,由于在与外壳11连接时佩戴部不需要发生形变,故不会产生疲劳损伤,这使得耳机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在一个例子中,在导音管18的连接端和出声管13的连接端的任意之一上设置有第一永磁体14。在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导磁材料。永磁体与导磁材料形成磁力吸引。第一永磁体14和导磁材料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做成设定的形状。这种设置方式,发声部和佩戴部的体积小,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可靠性高。例如,第一永磁体14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金属合金永磁体或者铁氧体永磁体。金属合金永磁体包括钕铁硼磁铁、铁铬钴磁铁等。铁氧体永磁体包括铁氧体磁铁、铝镍钴磁铁、钐钴磁铁等。导磁材料包括铁、钴、镍等材料。第一永磁体14和导磁材料可以是一体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块状结构,多个块状结构围绕导音管18或者出声管13的端部设置。优选地,在导音管18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14,外壳11由导磁材料制作而成。佩戴部的结构相对于外壳11更简单。与将第一永磁体14设置在外壳11上相比,将第一永磁体14设置在佩戴部上,降低了耳机的加工难度,成品率高。在一个例子中,在导音管18的连接端和出声管13的连接端的任意之一上设置有第一永磁体14,在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14与第二永磁体形成磁力吸引。例如,第一永磁体14和第二永磁体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金属合金永磁体或者铁氧体永磁体。金属合金永磁体包括钕铁硼磁铁、铁铬钴磁铁等。铁氧体永磁体包括铁氧体磁铁、铝镍钴磁铁、钐钴等。导磁材料包括铁、钴、镍等材料。第一永磁体14和第二永磁体可以是一体的环状结构;也可以是块状结构,多个块状结构围绕导音管18或者出声管13的端部设置。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2所示,耳机还包括固定件17。固定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声部,所述发声部包括外壳和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具有出声管,所述发声单体发出的声音经由所述出声管辐射出去;以及佩戴部,所述佩戴部具有导音管,所述导音管通过磁力吸引与所述出声管连接,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出声管一起形成出声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声部,所述发声部包括外壳和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具有出声管,所述发声单体发出的声音经由所述出声管辐射出去;以及佩戴部,所述佩戴部具有导音管,所述导音管通过磁力吸引与所述出声管连接,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出声管一起形成出声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音管的连接端和所述出声管的连接端的任意之一上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在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导磁材料,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导磁材料形成磁力吸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音管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外壳由导磁材料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音管的连接端和所述出声管的连接端的任意之一上设置有第一永磁体,在二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形成磁力吸引。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慧邓寿彪徐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