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态电解质正极及包含其的固态电池
本公开涉及电池正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逐年增加。目前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液态有机电解液来进行离子传导,但有机电解液容易出现漏液、腐蚀电极、燃烧爆炸等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固态电解质电池因具有有机液态电池特性及较高的安全性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固态电解质包括聚合物电解质、无机电解质及复合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常温下导电率较低,无机固体电解质成本较高,而目前的复合电解质机械性能较差、与正负极片间界面阻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经深入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在固态电解质电池的常规正极表面涂布一层具有特定组成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层而制备固态电解质正极,能够改善隔膜与正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和电化学工作窗口,提高锂离子循环性能,所制备的固态电池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性能,常温下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正极,其包括: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片,和在正极活性物质层外表面上形成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层,所述复合电解质层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电解质正极,其包括: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片,和在正极活性物质层外表面上形成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层,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层包括有机聚合物、锂盐、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粘结剂和润湿剂,其中,基于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层的总重量,所述有机聚合物的含量为5~80wt%,所述锂盐的含量为5~50%,所述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含量为10~85wt%,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为1~12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0.1~0.5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电解质正极,其包括: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片,和在正极活性物质层外表面上形成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层,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层包括有机聚合物、锂盐、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粘结剂和润湿剂,其中,基于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层的总重量,所述有机聚合物的含量为5~80wt%,所述锂盐的含量为5~50%,所述纳米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含量为10~85wt%,所述粘结剂的含量为1~12wt%,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0.1~0.5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正极,其中,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1-100μm,例如5~60μm,优选10~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正极,其中,所述有机聚合物为选自聚氧乙烯、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碳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锂盐为选自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乙二酸硼酸锂、草酸二氟硼酸锂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纳米无机固体电解质为选自锂镧锆氧、磷酸钛铝锂、铝锂锗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其粒径,以D50表示,为80~500nm,优选为150~250nm,和/或所述润湿剂为选自氟代烷基甲氧基醇醚、聚氧乙烯烷基胺、丁基萘磺酸钠、芳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粘结剂为选自丁苯橡胶、苯丙乳液、聚丙烯酸乙酯、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正极,其中,基于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层的总重量,所述有机聚合物的含量为15~45wt%,优选为20~35wt%;和/或所述锂盐的含量为10~40wt%,优选为15~35wt%;和/或所述纳米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含量为30~60wt%,优选为35~45wt%;和/或所述润湿剂的含量为0.1~0.4wt%,优选为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素霞,王晓明,杨浩田,钟燕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