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美芬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24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其结构包括翻盖、控制盒、主体、粉墨盒、缺墨报警装置、连接导线、接听器、底座、控制面板、保护罩、按键、调节按钮、显示屏、开关,翻盖与控制盒的上表面铰链连接,控制盒与主体相连接,主体的内部嵌有粉墨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结构上设有缺墨报警装置,与粉墨盒相连接,当感应检测器检测到粉墨盒内部的粉墨低于设定值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使得电磁铁得电,产生磁力,吸引衔铁,使得衔铁带动动触点沿着滑轨向左移动拉伸复位弹簧的同时,使得定触点与动触点相接触,从而使得蜂鸣器得电,发声报警,这样能够保证粉墨的存储量,使得传真机顺利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属于传真机领域。
技术介绍
传真机是应用扫描和光电变换技术,把文件、图表、照片等静止图像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以记录形式进行复制的通信设备,传真机能直观、准确地再现真迹,并能传送不易用文字表达的图表和照片,操作简便,在军事通信中广泛应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646859.9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其结构包括:传真机插槽后盖、机体顶盖板、控制面板、数据显示板、操作按钮、传真指示灯、机体下壳体、夹扣板、嵌套槽条框、机体上壳体,机体下壳体与机体上壳体之间设有嵌套槽条框,夹扣板与嵌套槽条框采用过盈配合,机体下壳体与机体上壳体通过嵌套槽条框嵌套成一体结构,传真机插槽后盖与控制面板分别嵌于机体顶盖板前后方,数据显示板、操作按钮、传真指示灯设于控制面板上,操作按钮与控制面板采用间隙配合,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粉墨储蓄量的控制不够准确,使得粉墨较少时难以得知,容易导致传真失败,造成资料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以解决现有对于粉墨储蓄量的控制不够准确,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翻盖(1)、控制盒(2)、主体(3)、粉墨盒(4)、缺墨报警装置(5)、连接导线(6)、接听器(7)、底座(8)、控制面板(9)、保护罩(10)、按键(11)、调节按钮(12)、显示屏(13)、开关(14),所述翻盖(1)与控制盒(2)的上表面铰链连接,所述控制盒(2)与主体(3)相连接,所述主体(3)的内部嵌有粉墨盒(4),所述粉墨盒(4)的右侧设有缺墨报警装置(5),所述缺墨报警装置(5)嵌入安装于主体(3)的右端面,所述主体(3)的背面嵌有连接导线(6),所述连接导线(6)与接听器(7)相连接,所述接听器(7)与保护罩(10)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传真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翻盖(1)、控制盒(2)、主体(3)、粉墨盒(4)、缺墨报警装置(5)、连接导线(6)、接听器(7)、底座(8)、控制面板(9)、保护罩(10)、按键(11)、调节按钮(12)、显示屏(13)、开关(14),所述翻盖(1)与控制盒(2)的上表面铰链连接,所述控制盒(2)与主体(3)相连接,所述主体(3)的内部嵌有粉墨盒(4),所述粉墨盒(4)的右侧设有缺墨报警装置(5),所述缺墨报警装置(5)嵌入安装于主体(3)的右端面,所述主体(3)的背面嵌有连接导线(6),所述连接导线(6)与接听器(7)相连接,所述接听器(7)与保护罩(10)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控制面板(9)的上表面嵌有按键(11),所述翻盖(1)与保护罩(10)相贴合,所述缺墨报警装置(5)包括滑轨(501)、衔铁(502)、电磁铁(503)、控制器(504)、感应检测器(505)、保护外壳(506)、定触点(507)、动触点(508)、复位弹簧(509)、蜂鸣器(510),所述感应检测器(505)与控制器(504)相黏合,所述控制器(504)与电磁铁(503)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冰莹
申请(专利权)人:谢美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