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VKR控股公司专利>正文

形成板件和框架外罩间接合的方法和具此接合的框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197817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供板件(1)和框架外罩(2)之间接合的方法,在所述板件的表面有一自由边缘。通过施加两粘合剂(9、10)而提供所述接合。其中,将仅在硬化后才具有可支承所述板件的承载能力的第一粘合剂待设置在由所述接合连接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使得所述第一粘合剂(9)在安装后状态下将靠近所述自由边缘。与所述第一粘合剂的硬化时间相比在施加后能立即或很快获得其足够的承载能力将所述板件保持在适当位置的第二粘合剂(10)设置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之间。所述第二粘合剂(10)十分紧密地配合于板件与框架外罩,从而可以防止所述所述第一粘合剂(9)挤出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涉及包括此种接合的框架结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供板件和框架外罩之间接合的方法,其中,至少在所述接合连接的表面之一上设置粘合剂,该粘合剂仅在经一硬化时间后才具有承载能力,这样,粘合剂在装配状态下将靠近框架结构的自由边缘设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接合的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从US-B-6,286,267中可以获得以这种方式接合的窗户,该其公开了一种顶窗,其中,一个封闭的窗格直接靠在框架件中的衬垫上。一个带有与屋顶表面成直角的较长脚的L形框格覆盖所述窗格的边缘,且向下延伸于框架外罩结构顶部的上方,而较短脚会与窗格边缘重叠,且这个较短脚的外部自由边缘折向下靠在窗格的表面上,这样,在框格之下,窗格顶部之上就形成一个空腔。窗格就通过该空腔之内的一个接缝紧固于框格之上。该方法和类似的方法的相当大的不便之处在于通常使用的密封剂需要3至4小时的硬化时间以获得一定的强度,在此强度下可以重新对采用所述接合的窗框结构进行加工;或者,必须采用机械保持装置将所述板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但是该方法实施困难且更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说明书开头部分所说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在将所述板件紧固到框架外罩上之后,立即或短时间后装配或以另一种方式处理所述框架外罩。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上述目的和其它一些目的,在所述方法中,在所述板件和所述外罩之间靠近所述第一粘合剂处,放置第二粘合剂,所述第二粘合剂能立即或很快达到它的承载能力(与第一粘合剂的硬化时间相比)。粘合因此是一两个阶段过程,在此过程中,第二粘合剂将会支承着板件,直到第一粘合剂获得其足够的承载力。当第一粘合剂充分硬化达到其足够的承载力时,第二粘合剂完成其功能;原则上讲,第二粘合剂的强度持久性是不重要的。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粘合剂施加在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之间。第一粘合剂以相对较远的位置插入到保护外罩之下,且第二粘合剂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外部荷载,因而形成了一种对所述第一粘合剂的保护。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施加紧密地配合所述板件以致于其防止所述第一粘合剂经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挤出。籍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另一不足即常见的接合密封剂从所述板件和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之间的狭缝处溢出。如果没有除去或没有完全除去此挤出或“舌片”,则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而在一段时间后从所述板件上松动,并且这些挤出在清理接缝时会引起泄漏。优选实施例防止所述粘合剂被挤到所述板件在装配状态下可见的部分上。因此,获得更耐久并且更美感的接合。同时,如果采用足够高的粘附路径,现有技术中所述框架外罩自由边缘的弯曲就不必要了,从而简化了所述框架外罩的成形。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给出了接缝或带形式的第二粘合剂。与例如用刷子施加粘合剂相比,这样两种运用方式能确保在粘合剂和待连接表面之间区域以及所述板件的平面区域实现可相当精确地控制良好分界的粘合。进一步而言,如果所述框架外罩和板件之间的距离变化,那么能获得相对高且窄的粘附路径是相当有利的。如果对所述第二粘合剂无密封能力的要求,那么所述第二粘合剂的施加方式是,沿所述接合有一个或多个由所述接合连接的表面之处的点或片不与所述第二粘合剂接触,这是有利的。能减少粘合剂的消耗,这具有环境和经济优势,尤其是在生产大量的框架结构时。在一个特定的适当实施例中,以离散点或条的方式施加所述第二粘合剂,在另一个适当的实施例中,以不同的高度施加所述第二粘合剂。这些实施例中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用料节省,而第二个实施例能同时确保节约用料和防止所述第一粘合剂挤出。这些实施例中的哪一个是最合适的取决于实际情况,包括所用的粘合剂的类型、生产所述框架外罩和板件所用的材料以及所述框架外罩和板件表面的形状。在一个适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包含硅树脂。经过多年在不同领域包括窗户上的使用,这些粘合剂被证明适用于该目的,此外,还相对便宜、无毒和不与大多数用于诸如窗户、门等框架结构的材料反应。在另一适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合剂包含基于丁基或具有粘附特性的类似物质的物质。该粘合剂不要求硬化,并且能用作紧密配合基体的精密接缝。然而,所述第一和第二粘合剂都可以是已有的或将有的具有必要特性的粘合剂。附图说明下面,将基于在附带的附图中显示的一个实施例来更详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所述附图中图1示出板件和框架外罩之间的根据现有技术生产的接合,和图2示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产的接合,并相当于图1所示的接合。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图2均示出在一板件1(这里以双层玻璃窗表示)和一框架外罩2之间的接合。所述框架外罩的形状基本上为倒J形,其竖直部2a覆盖端边缘3,而其弯曲部2b延伸于所述板件的侧面4的边缘的上方,所述板件在安装状态下面向外。在所述框架外罩的弯曲部2b的下方,形成了向下受所述板件1限制的空腔5。例如,所述板件可以为窗格、面板或类似物。图1显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接合,其中,在所述空腔5内运用了一硅树脂接缝6。实际中经常可见,在接合形成时接缝6流出或向外拖尾,接合密封剂的一部分象一“舌片”7一样放置在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8的外侧。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合,其中,位于所述板件1和所述框架外罩2之间的空腔5容纳两个接缝9和10。所述第二接缝10填充所述空腔5的外部从而在所述第一接缝9和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8与所述板件1之间的所述窄逢之间充当屏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合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即在所述板件上或者施加于所述框架外罩的下表面施加所述第一接缝9。接着,在所述第一接缝的侧面施加所述第二、较小的接缝10,并使所述板件和所述框架外罩接触。所述第二接缝10立即或大概在一短暂硬化时间之后粘结,所述硬化时间优选地小于十分钟。在所述第一接缝进行通常需要三到四个小时的硬化时,所述第二接缝10保持所述板件1与所述框架外罩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对所述框架外罩例如窗户、门或类似物可以继续进行作业,而不需要等待所述第一接缝中的粘合剂硬化。在使用时,主要是所述第一粘合剂9支撑所述板件1。原则上,所述框架外罩的形状是不重要的,然而,为了保护所述接缝使之不受外部影响,在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8和所述板件1之间的窄缝最好是尽可能地小。然而,为了避免例如热应力可能导致板件破裂,通常应当在所述板件1和框架外罩2之间存在一些空气。例如,所述第一接缝9可由一硅树脂基的粘合剂组成,然而,所述第二接缝10可是一所谓的丁基粘合剂(例如,基于丁基、丁烯、聚丁烯的粘合剂)。这两种物质是合适的,因为它们可以在不是液体的状态下使用并且满足上述的要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意味着,使用的粘合剂可以比已有方法所使用的粘合剂稀薄,所述第一接缝由第二接缝保持其适当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提供板件(1)和框架外罩(2)之间接合的方法,其中,在待由所述接合连接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仅在经一硬化时间后才具有承载能力的粘合剂(6、9),使得所述粘合剂在装配状态下靠近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件和所述外罩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粘合剂处,施加第二粘合剂(10)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8)之间,与所述第一粘合剂的硬化时间相比,所述第二粘合剂在施加后能立即或很快获得其承载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供板件(1)和框架外罩(2)之间接合的方法,其中,在待由所述接合连接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仅在经一硬化时间后才具有承载能力的粘合剂(6、9),使得所述粘合剂在装配状态下靠近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件和所述外罩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粘合剂处,施加第二粘合剂(10)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和所述框架外罩的自由边缘(8)之间,与所述第一粘合剂的硬化时间相比,所述第二粘合剂在施加后能立即或很快获得其承载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里斯蒂安赫多格尔瓦格纳佩尔亨里克格里格森
申请(专利权)人:VKR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丹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