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的
,具体是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形成并完善的新型技术,它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为蓄电池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能发电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能量利用不足的问题。然而现有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普遍没有通信接口,无法实现远程监控,而且现有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都是采用一路极板,极板最大功率有限制,充电电流过大时往往烧毁接线端子甚至电路板,适应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能量利用不足、电流过载适应范围小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外转子壳体、外转子轴、第一电机、太阳能板、导线、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外转子轴通过轴承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所述外转子轴另一端固定安装外转子壳体,所述外转子壳体内上下对应位置 ...
【技术保护点】
1.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外转子壳体(1)、外转子轴(5)、第一电机(15)、太阳能板(19)、导线(13)、蓄电池(21)、充放电控制器(29)和逆变器(3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轴(5)通过轴承(7)与第一支撑架(8)转动连接,所述轴承(7)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8),所述外转子轴(5)另一端固定安装外转子壳体(1),所述外转子壳体(1)内上下对应位置固定安装铁芯绕组(2),所述铁芯绕组(2)是由铁芯和绕装载铁芯上的线圈组成,所述外转子壳体(1)通过轴承(7)与内转子轴(10)转动连接,所述内转子轴(10)左侧上固定安装第一内转子磁轭(3),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外转子壳体(1)、外转子轴(5)、第一电机(15)、太阳能板(19)、导线(13)、蓄电池(21)、充放电控制器(29)和逆变器(3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轴(5)通过轴承(7)与第一支撑架(8)转动连接,所述轴承(7)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8),所述外转子轴(5)另一端固定安装外转子壳体(1),所述外转子壳体(1)内上下对应位置固定安装铁芯绕组(2),所述铁芯绕组(2)是由铁芯和绕装载铁芯上的线圈组成,所述外转子壳体(1)通过轴承(7)与内转子轴(10)转动连接,所述内转子轴(10)左侧上固定安装第一内转子磁轭(3),所述第一内转子磁轭(3)末端固定安装永磁铁(9),所述内转子轴(10)上右侧固定安装第二内转子磁轭(4),所述第二内转子磁轭(4)末端固定安装永磁铁(9),所述内转子轴(10)通过轴承(7)与第二支撑架(11)转动连接,所述轴承(7)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11),所述第一电机(15)固定安装在底座(14)上,所述第一电机(15)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电机(15)输出端与驱动轴(16)固定连接,所述铁芯绕组(2)和永磁铁(9)组成风力发电设备,所述风力发电设备输出端通过导线(13)与蓄电池(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太阳能板(19)通过导线(13)与光能发电设备连接,所述光能发电设备输出端通过导线(13)与蓄电池(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器(29)设有SOL正极(23)、SOL负极(24)、UNLOAD正极(25)和UNLOAD负极(26),所述充放电控制器(29)输出端安装直流供电端口(30),所述直流供电端口(30)通过导线与逆变器(3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互补发电蓄电池充放电智能控制系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