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龙岩专利>正文

一种屋顶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13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屋顶绿化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屋顶绿化网架和屋顶绿化栽植池,屋顶绿化网架包括丝网、承托丝网的拉线、支撑丝网和拉线的框架;拉线交叉铺装在框架上,丝网铺装在拉线上;框架包括边框、固定在边框上的多根纵横梁和支撑边框和纵横梁的多根支架;屋顶绿化栽植池包括栽植池和自动滴灌系统;在栽植池下的房顶上固定有一防水层,栽植池内有营养土,其底端有营养土与房顶的隔离层,栽植池侧壁底部开有排水孔,排水孔处有一层渗水阻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屋顶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高楼林立,汽车增多,人居环境出现很多不尽人意的情况,夏季城区高温,热岛效应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尘埃增多,噪音加大。人们希望绿化,政府号召绿化,但由于城区土地面积有限,平面绿化受到很多限制。把城市数量巨大冷背闲置的楼房和厂房屋顶开发出来,种植藤蔓类的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进行屋顶造绿,增加绿化覆盖率,必将对城区热岛效应的遏止、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巨大作用。但现有的屋顶绿化,多是采取对屋顶做防渗处理,用工程手段加固,之后在铺装的厚土上种植植物或摆设花盆,此种方法,工程量大,投资大,增加房顶重量,日常管护困难,难以普及,难以产生大的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重量轻,不改变原屋顶结构,投资小、结构合理的屋顶绿化装置,使用其生长蔓生藤本等植物后可极大地降低屋顶温度,有效延长屋顶使用寿命,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屋顶绿化装置,它包括屋顶绿化网架和屋顶绿化栽植池,屋顶绿化网架包括丝网、承托丝网的拉线、支撑丝网和拉线的框架;拉线交叉铺装在框架上,丝网铺装在拉线上;框架包括边框、固定在边框上的多根纵横梁和支撑边框和纵横梁的多根支架;屋顶绿化栽植池包括栽植池和自动滴灌系统;在栽植池下的房顶上固定有一防水层,栽植池内有营养土,其底端有营养土与房顶的隔离层,栽植池侧壁底部开有排水孔,排水孔处有一层渗水阻土物。上述所述框架的边框、固定在边框上的纵横梁和支架都是杆或者管,支架为一根立柱,其顶端固定在边框和纵横梁上,底端安装有底托。上述所述框架的边框和固定在边框上的纵横梁都是杆或者管,支架是由支架7或者支架8单独组成,或者混合组成;支架8是由底边、立柱和加强筋组成,底边中间固定有立柱,两边固定有加强筋;支架7是由底边和固定在底边上的立柱组成的;立柱的顶端固定在边框和纵横梁上。上述所述框架的边框、纵横梁和支架都是管,边框、纵横梁和支架由可多方向连接的连接件和游韧固定在一起,支架下面安装有底托;连接件有三方向连接件、四方向连接件和五方向连接件。上述所述的自动滴灌系统是由微电脑开关、湿度传感器、电磁阀、滴灌管组成的,在栽植池的营养土上面敷设有滴灌管,滴灌管连接电磁阀,电磁阀连接进水管,电磁阀的控制端由电线连接微电脑开关,湿度传感器由电线连接微电脑开关,微电脑开关连接民用生活电源。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方案,栽植池在现行建筑标准规定的房屋屋顶上都可安装使用,其采用上述结构,避免了屋顶绿化可能造成的屋顶渗漏和结构破坏,保证了藤本植物如爬山虎等在屋顶生长的土壤条件。自动滴灌系统使日常管护的工作量降低到了最少。网架的安装为藤本植物的枝蔓匍匐蜿蜒以便覆盖和绿化屋顶创造了平面舒展、上下通透的适宜的生长条件。在气温38℃时,安装网架有植被绿荫覆盖的房顶与阳光直接照晒的房顶温度相差25-30℃;温度降低能有效减缓防水油毡的老化,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在秋季植物落叶时,不管是大风吹刮还是人工清理,都能方便地进行,能保持房顶清洁干净,不至于因落叶堆积影响屋顶雨雪水的排放,消除了因冻融循环可能对屋顶产生破坏;在不增加绿地地面面积的情况下,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高空俯瞰城市,楼房覆盖在绿荫中,可改变城市形象。生态效益显著,绿色植被的增加,对减少噪音、吸附尘埃、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方面具有巨大作用。本专利技术是在对原屋顶结构不做任何改动的前提下安装使用的,具有重量轻,结构合理,匹配合理,安全可靠,安装、拆卸方便,造价低,适应性广,易普及等优点。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中底托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示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12为图9、图10、图11中垂耳五通的主视图;图13为图9、图10、图11中垂耳五通的俯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17为图14、图15、图16中翘耳三通的主视图;图18为图14、图15、图16中翘耳三通的左视图;图19为图14、图15、图16中翘耳三通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4、图15、图16中双侧垂耳四通的主视图;图21为图14、图15、图16中双侧垂耳四通的左视图;图22为图14、图15、图16中双侧垂耳四通的俯视图;图23为图14、图15、图16中翘耳四通的主视图;图24为图14、图15、图16中翘耳四通的左视图;图25为图14、图15、图16中翘耳四通的俯视图;图26为图14、图15、图16中双侧垂耳五通的主视图;图27为图14、图15、图16中双侧垂耳五通的左视图;图28为图14、图15、图16中双侧垂耳五通的俯视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侧左视图;图32为图29、图30、图31中翘垂耳四通的主视图;图33为图29、图30、图31中翘垂耳四通的左视图;图34为图29、图30、图31中翘垂耳四通的俯视图;图35为图29、图30、图31中翘垂耳五通的主视图;图36为图29、图30、图31中翘垂耳五通的左视图;图37为图29、图30、图31中翘垂耳五通的俯视图;图3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1为图38、图39、图40中左平翘耳四通的主视图;图42为图38、图39、图40中左平翘耳四通的左视图;图43为图38、图39、图40中左平翘耳四通的俯视图;图44为图38、图39、图40中右平翘耳四通的主视图;图45为图38、图39、图40中右平翘耳四通的左视图;图46为图38、图39、图40中右平翘耳四通的俯视图;图47为图38、图39、图40中平翘耳五通的主视图;图48为图38、图39、图40中平翘耳五通的左视图;图49为图38、图39、图40中平翘耳五通的俯视图;图5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种实施例的左视图。图53为本专利技术中屋顶绿化栽植池的主视图;图54为本专利技术中屋顶绿化栽植池的俯视图;图55为图53的AA剖视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屋顶绿化网架的一种焊接式平面屋顶绿化网架,是由丝网1、承托丝网1的拉线5、支撑丝网和拉线的框架组成的。框架是由焊接为一体的边框3、焊接在边框3上的纵横梁6和焊接在边框3、纵横梁6的支架组成的,支架为一根立柱4,其顶端焊接在边框3和纵横梁6上,立柱4下端安装有底托2。边框3、纵横梁6和立柱4为杆或者管。底托2如图4、图5所示,是一个底部为圆盘25,上部为中空短管32的零件。拉线5交叉铺装在框架上,丝网1敷设在拉线5上。如图6、图7、图8所示,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龙岩史子明
申请(专利权)人:史龙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