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像素电路、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和一种显示基板。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中,一般利用驱动晶体管(如硅基驱动晶体管)去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最简单的电路可理解为驱动晶体管与有机发光二极管串联在电源与地之间(以有机发光二极管阳极与驱动晶体管连接,阴极接地为例),二者等效为两个电阻,其中驱动晶体管的等效电阻可变,故可通过调整驱动晶体管的等效电阻来改变其分压,也就是改变OLED阳极电压,其中驱动晶体管电阻受到其栅源电压差的电压差影响。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的亮度与其两极的电压差之间呈曲线关系。其中,通常通过改变驱动晶体管栅极的电压(实际为栅源电压差)可改变有机发光二极管阳极的电压,从而间接地调整有机发光二极管阴阳两极之间的电压差(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阴极接地),也就是调整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但是,由于驱动晶体管三极之间的最大承受压差有限,故其源漏两极之间的电压差的调整范围是有限的(即驱动晶体管的分压是有限的),在电源电压固定的情况下,会导致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数据端、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数据端,第一极连接第二电源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数据端、第一极连接第一电源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数据端,第一极连接第二电源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复位单元和第二复位单元;所述第一复位单元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和第一复位信号端,用于在第一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对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的电压进行复位;所述第二复位单元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和第二复位信号端,用于在第二复位信号端的控制下对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的电压进行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二复位单元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复位信号端,第一极连接初始电压提供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二复位信号端,第一极连接初始电压提供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一存储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第一极接定压源、第二极接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第一极接定压源、第二极接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第一栅控制信号端,用于根据第一栅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数据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第二栅控制信号端,用于根据第二栅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数据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其栅极连接第一栅控制信号端,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端,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其栅极连接第二栅控制信号端,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数据端,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连接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控制第一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宁,杨盛际,杨明,玄明花,岳晗,张粲,王灿,陈亮,赵德涛,王磊,陈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