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理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01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理线模块,包括一下模板、一上模板及一底板,该下模板一侧形成一凹槽及复数定位柱,该上模板一侧形成复数定位孔并在该上模板的周缘开设至少一固定槽,该复数定位孔对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该固定槽对应组设一固定件,在该上模板开设一定子容设空间及至少一镂空部,该定子容设空间的内周缘凸设至少一凸条,该镂空部对应开设于该定子容设空间的周侧,该底板对应设置于所述凹槽上,并在该底板一侧凸设一轴筒,该轴筒对应套设一电路板及一定子组,该定子组对应容设于所述定子容设空间内,该定子组绕设有复数线圈,该复数线圈的一端对应卡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理线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理线模块,尤指一种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效果的风扇理线模块。
技术介绍
有鉴于当今电子产品的薄型化趋势,设置于各种薄型化电子产品之中以供驱动气流进行散热的风扇也必须较传统风扇更具有薄型化要求。因此,在进行风扇薄型化的设计及量产时,如何制造出功率大且结构强度佳之外,还必须具备有薄型化结构的马达定子,俨然已成为风扇薄型化技术的关键要素的一。现有薄型风扇的定子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当将线圈绕设于该定子上后,线圈的一端并无可供固定的结构,完全需通过人工理线的方式来完成后续的相关步骤,如此会造成于线圈进行焊接步骤时容易产生位移松动,造成生产效率不佳的缺失,并且不利于自动化生产的效果。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爰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风扇理线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风扇理线模块。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理线模块,其特征是包括:一下模板,其一侧形成一凹槽及复数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理线模块,其特征是包括:一下模板,其一侧形成一凹槽及复数定位柱;一上模板,其一侧形成复数定位孔并在该上模板的周缘开设至少一固定槽,该复数定位孔对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该固定槽对应组设一固定件,在该上模板开设一定子容设空间及至少一镂空部,该定子容设空间的内周缘凸设至少一凸条,该镂空部对应开设于该定子容设空间的周侧;及一底板,其对应设置于所述凹槽上,该底板一侧凸设一轴筒,该轴筒对应套设一电路板及一定子组,该定子组对应容设于所述定子容设空间内,该定子组绕设有复数线圈,该复数线圈的一端对应卡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理线模块,其特征是包括:一下模板,其一侧形成一凹槽及复数定位柱;一上模板,其一侧形成复数定位孔并在该上模板的周缘开设至少一固定槽,该复数定位孔对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上,该固定槽对应组设一固定件,在该上模板开设一定子容设空间及至少一镂空部,该定子容设空间的内周缘凸设至少一凸条,该镂空部对应开设于该定子容设空间的周侧;及一底板,其对应设置于所述凹槽上,该底板一侧凸设一轴筒,该轴筒对应套设一电路板及一定子组,该定子组对应容设于所述定子容设空间内,该定子组绕设有复数线圈,该复数线圈的一端对应卡设于所述固定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理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由复数硅钢片所组成,该复数硅钢片向外凸伸复数极柱,于该复数极柱外部绕设所述线圈,每一极柱之间形成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凸条对应容设于该容置空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理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颂伟熊海洋董四喜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