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01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震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所述减震圈组件包括上胶圈和下胶圈,上胶圈和下胶圈都包括中心孔、上表面、下表面和外表面;所述上胶圈和下胶圈的中心孔同轴设置且大小相同,所述上胶圈和下胶圈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对应的角度配合标示;所述上胶圈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胶圈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能相互配合的均匀分布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减震圈组件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胶环,所述胶环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装配孔。使用所述减震圈组件能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任意更改安装角度;调整胶环数量,能任意调整轴向长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能使用不同硬度的上下胶圈配合来增强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在工作时,需要不停的转动,而转动会引起震动和噪音。为了减少噪音和吸收震动,通常会在电机内部设置减震圈。现有电机一般都安装有减震圈,减震圈通过紧配合固定在电机上,其主要作用为避免电机运行时,将震动传递至负载,造成噪音问题,同时也可以保证电机的安装尺寸,增强同一款电机的通用性。通常,减震圈的外形主要由负载决定,负载的外形稍有变化,如安装方向改变,安装轴向长度变化等,现有减震圈就无法使用。一般情况下,需要重新设计模具,制作新的减震圈。这样就会增加工艺成本和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在电机中通用性更好的减震圈组件,当仅仅是负载外形变化时,可以不更换减震圈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设计一种减震圈组件,所述减震圈组件能够解决现有减震圈在负载无实质性性变化情况下的通用性问题,以及现有减震圈只采用了紧配合的固定方式来保证与电机的可靠固定,而造成了减震效果未达到最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电机,在电机上安装有上述减震圈组件。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圈组件,所述减震圈组件包括上胶圈和下胶圈,上胶圈和下胶圈都包括中心孔、上表面、下表面和外表面。所述上胶圈和下胶圈的中心孔同轴设置且大小相同。所述上胶圈和下胶圈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对应的角度配合标示。所述上胶圈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胶圈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能相互配合的均匀分布的凸起和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圈组件还包括胶环,所述胶环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装配孔。所述减震圈组件可以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胶环。进一步的,所述上胶圈的上表面也设有角度配合标示。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稍大于所述凹槽,即两者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三角形柱、方柱、不规则多边形柱等。所述凹槽和装配孔对应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凸起的数量。进一步的,所述上胶圈、胶环和下胶圈的可以选用不同硬度的橡胶。当所述减震圈组件不包含胶圈时,其上胶圈和下胶圈可以选用不同硬度的橡胶。实际中,可采用较低硬度的下胶圈,与较高硬度(具体硬度搭配应以实际负载与使用的胶圈固有频率的差值为准)的上胶圈配合,即上胶圈的硬度大于下胶圈的硬度,使减震圈组件具有更好减震效果。也可采用较低硬度的上胶圈,与较高硬度的下胶圈配合,即下胶圈的硬度大于上胶圈的硬度,也能使减震圈组件达到同样的减震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安装有上述减震圈组件。在装配时,下胶圈的下表面与电机的端盖相配合。下胶圈上表面与胶环相配合,胶环上面的装配孔与下胶圈的凸起或凹槽对齐装配,调整胶环的数量能够调整轴向上的长度。在胶环上安装上胶圈,按照对应的角度,将上胶圈的凹槽或凸起与下胶圈的凸起或凹槽对齐装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减震圈组件通过上胶圈与下胶圈之间的凸起与凹槽的配合来实现任意角度安装。凸起与凹槽都是均匀且有规则的设置在上胶圈或下胶圈上,凹槽的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凸起的数量,当任意一个凸起与任意一个凹槽相配合时,其他凸起也能与对应的其他凹槽相配合。这样,当上胶圈旋转了一个凸起占用的角度后,上胶圈与下胶圈也能配合在一起;当上胶圈旋转了两个或更多个凸起占用的角度后,上胶圈与下胶圈也能配合在一起。这样上胶圈和下胶圈之间就能够实现以旋转一个或数个凸起占用的角度来安装。上胶圈的上表面和外表面都设有角度配合标示,下胶圈的外表面设有角度配合标示。根据这些角度配合标示位置的变化,就可以知道负载旋转了多少角度。通过合理的设计凸起及凹槽的形状和分布,能够使减震圈组件获得过多的配合角度,从而满足负载配合角度发生变化时对减震圈组件的上胶圈与下胶圈件的配合角度变化的需求。在实际中,既可以在上胶圈上设置凸起,在下胶圈上设置凹槽,也可以在上胶圈上设置凹槽,在下胶圈上设置凸起。同时,本专利技术中,下胶圈与较薄的胶环(厚度通常为1-2mm)配合,再与上胶圈配合,实现任意轴向安装尺寸。胶环的数量可以改变,这样,所述减震圈组件不仅能够任意角度安装,并且还能任意轴向长度安装,提高其通用性。而且,采用此种减震圈组件,可以改变减震圈组件的固有频率,降低震动,进一步增强了其减震效果。可以使用硬度不同的上胶圈、胶环和下胶圈组合成减震圈组件。这种减震圈组件,硬度稍小的结构具有更好的吸震效果,硬度稍大的结构能够提供强度,这样,既能增强减震效果,又能保证电机运转时的结构强度,保证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减震圈组件能够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前提下,任意更改安装角度。2、能够应用至少两种不同硬度的胶圈配合来增强减震效果。3、多种胶圈自由组合,搭配不同负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上下胶圈的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上胶圈的上表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上胶圈的下表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下胶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胶环示意图;其中,1为上胶圈,2为下胶圈,3为胶环,4为角度配合标示,5为凹槽,6为凸起,7为装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应当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圈组件包含上胶圈1和下胶圈2,上胶圈和下胶圈都包括中心孔、上表面、下表面和外表面。所述上胶圈1和下胶圈2的中心孔同轴设置且大小相同,所述上胶圈1的上表面印有角度配合标示4。上胶圈1和下胶圈2的外表面都设有相对应的角度配合标示4。所述上胶圈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胶圈2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能相互配合的均匀分布的凸起6和凹槽5。所述凸起6稍大于所述凹槽5,即两者过盈配合。所述凸起6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三角形柱、方柱、不规则多边形柱等。所述凹槽5对应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所述凹槽5的数量等于或者多于凸起6的数量。如图5所示,所述减震圈组件还包括胶环3,所述胶环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装配孔7。所述装配孔7的形状与凸起6和凹槽5相对应,为圆形、三角形、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胶圈1、胶环3和下胶圈2的硬度不相同。采用了较低硬度的下胶圈2,与正常硬度或更高硬度(具体硬度搭配应以实际负载与使用的胶圈固有频率的差值为准)的上胶圈1配合,即上胶圈1的硬度大于下胶圈2的硬度,使减震圈组件具有更好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圈组件通过上胶圈1与下胶圈22之间的凸起6与凹槽5的配合来实现多角度安装。凸起与凹槽都是均匀且有规则的设置在上胶圈或下胶圈上,凹槽有12个而凸起只有4个,当任意一个凸起与任意一个凹槽相配合时,其他凸起也能与对应的其他凹槽相配合。这样,当上胶圈1旋转了一个凸起6占用的角度(约30°)后,上胶圈1与下胶圈2也能配合在一起;当上胶圈1旋转了两个凸起占用的角度(约60°)后,上胶圈1与下胶圈2也能配合在一起。这样上胶圈1和下胶圈2之间就能够实现以旋转一个或数个凸起6占用的角度来安装。上胶圈1的上表面和外表面都设有角度配合标示4,下胶圈2的外表面设有角度配合标示4。上胶圈1旋转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圈组件包括上胶圈和下胶圈,上胶圈和下胶圈都包括中心孔、上表面、下表面和外表面;所述上胶圈和下胶圈的中心孔同轴设置且大小相同,所述上胶圈和下胶圈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对应的角度配合标示;所述上胶圈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胶圈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能相互配合的均匀分布的凸起和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圈组件包括上胶圈和下胶圈,上胶圈和下胶圈都包括中心孔、上表面、下表面和外表面;所述上胶圈和下胶圈的中心孔同轴设置且大小相同,所述上胶圈和下胶圈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对应的角度配合标示;所述上胶圈的下表面和所述下胶圈的上表面分别设有能相互配合的均匀分布的凸起和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圈组件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胶环,所述胶环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装配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圈的上表面也设有角度配合标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稍大于所述凹槽,即两者过盈配合。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硕业唐林刘丽刚肖胜宇蔡易霖张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