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滞洪区的水文研究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滞洪区的水文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滞洪区是防洪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方面,所以对滞洪区的关注多基于防洪效益的角度,而对其生态水文功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有关滞洪区生态水文功能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报到导。滞洪区有些可能是农业耕地集中区和小城镇分布区,所以关注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理应成为滞洪区启用前应当充分论证的内容。然而,有些滞洪区天然状况下就是一个流域的洪水调蓄区,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水文过程、土壤环境和野生生物分布,往往这类滞洪区在流域或区域内的功能不只是起洪水的调蓄作用,更具有支持重要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水文过程、调节区域小气候和净化流域水质等重大生态环境功能。因此急需一种滞洪区的水文研究方法对滞洪区的水文进行系统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滞洪区的水文研究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滞洪区的水文研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现场踏查,收集近几十年以来相关水文、气象、农业生产、土地利用、水利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滞洪区的水文研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现场踏查,收集近几十年以来相关水文、气象、农业生产、土地利用、水利工程、地下水位变化方面的数据,结合流域相关工程设计和研究文献资料,并利用遥感影相数据、早期各类地形图以及农业、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图件,获取流域下垫面及水文变化过程信息和数据;步骤二,通过分析和计算滞洪区对地表径流的调节能力,以及对地下水的补充能力来分析其在流域的水循环调节功能;步骤三,根据水文站数据分析水文年平均径流量过程的变化是否上升或下降,分析在集水区域内是否存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湿地植被组成结构的变化的影响;步骤四,洪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滞洪区的水文研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现场踏查,收集近几十年以来相关水文、气象、农业生产、土地利用、水利工程、地下水位变化方面的数据,结合流域相关工程设计和研究文献资料,并利用遥感影相数据、早期各类地形图以及农业、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图件,获取流域下垫面及水文变化过程信息和数据;步骤二,通过分析和计算滞洪区对地表径流的调节能力,以及对地下水的补充能力来分析其在流域的水循环调节功能;步骤三,根据水文站数据分析水文年平均径流量过程的变化是否上升或下降,分析在集水区域内是否存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湿地植被组成结构的变化的影响;步骤四,洪水调蓄功能的分析与计算:利用公式D=(S-C)·F·H·ρ------(1)式中:D----土壤滞洪量;S----指湿地土壤0-30cm土层范围内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茂,吕宪国,夏广亮,孟祥玮,崔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坤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