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线固定件和虚拟现实设备组件
本申请涉及虚拟现实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线固定件和虚拟现实设备组件。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是一种在计算机上生成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VR设备是虚拟现实设备的一种,本质上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机交互设备,常见的VR设备,例如VR眼镜,内置独立的屏幕,可以将VR影像呈现给佩戴者的左右眼,形成虚拟现实影像。VR设备可分为外接式和一体式两种,其中,外接式VR设备,因其较低的制造成本和较好的影像显示效果,而广泛使用。图1示出一种典型的外接式VR设备,包括:采用专利号US20170017078B公开的光学系统的VR眼镜100以及通过数据线200与VR眼镜100连接的计算机主机300。实际使用中,VR眼镜100佩戴在用户头部,由内置的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姿态参数,通过数据线200传输至计算机主机300,计算机主机300根据姿态参数处理VR资源,生成与姿态参数对应的VR影像,再通过数据线200传输至VR眼镜的屏幕。可见,数据线200作为数据传输的通道,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一直保证在VR眼镜100与计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面(1902)、第一侧面(1901)和第二侧面(1903),所述顶面(1902)分别与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侧面(1901)和所述第二侧面(1903)连接;所述顶面(1902)、所述第一侧面(1901)和所述第二侧面(1903)围成U形的数据线收容腔(193),所述数据线收容腔(193)与虚拟现实设备的数据线接口相对应;数据线收容腔(193)内部具有圆弧过渡结构;所述第一侧面(1901)、第二侧面(1903)以及顶面(1902)均为平面结构,在所述第一侧面(1901)、第二侧面(1903)以及顶面(1902)之间的连接位置设有平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面(1902)、第一侧面(1901)和第二侧面(1903),所述顶面(1902)分别与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侧面(1901)和所述第二侧面(1903)连接;所述顶面(1902)、所述第一侧面(1901)和所述第二侧面(1903)围成U形的数据线收容腔(193),所述数据线收容腔(193)与虚拟现实设备的数据线接口相对应;数据线收容腔(193)内部具有圆弧过渡结构;所述第一侧面(1901)、第二侧面(1903)以及顶面(1902)均为平面结构,在所述第一侧面(1901)、第二侧面(1903)以及顶面(1902)之间的连接位置设有平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1903)与虚拟现实设备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901)位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外围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9)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1901)、第二侧面(1903)以及顶面(1902)的同一侧侧面连接的数据线挡板(1904);所述数据线挡板(1904)远离所述顶面(1902)的底面(1941)与第一侧面(1901)的底端(1911)平齐,构成主体底面(1905);所述数据线挡板(1904)上,远离所述顶面(1902)的位置设有走线口(1906),所述走线口(1906)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侧面(1901)与第二侧面(1903)之间的距离;所述顶面(1902)与所述第二侧面(1903)之间设有过渡部(19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1907)上设有开口(1908),所述开口(1908)包括与所述顶面(1902)垂直的内侧开口面(1981);以及垂直于所述内侧开口面(1981)的第一开口侧面(1982)和第二开口侧面(1983),所述第一开口侧面(1982)设置在靠近所述数据线挡板(1904)的位置,所述第二开口侧面(1983)设置在远离所述数据线挡板(1904)的位置;所述开口(1908)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开口侧面(1982)和第二开口侧面(1983)的开口支撑板(1984);所述开口支撑板(1984)相对于所述顶面(1902)倾斜设置,且从靠近所述数据线挡板(1904)到远离所述数据线挡板(1904)的方向上所述开口支撑板(1984)的坡度逐渐增大;从远离所述第二侧面(1903)到靠近所述第二侧面(1903)的方向上所述开口支撑板(1984)的坡度逐渐增大;所述过渡部(1907)的圆弧曲率半径等于所述开口支撑板(1984)到所述顶面(1902)的最大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支撑板(1984)包括靠近所述主体底面(1905)的开口贴合面(1985)以及远离所述主体底面(1905)的开口延伸面(1986);所述开口贴合面(19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张丰学,龙寿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