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73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59
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光度计模块、采样阻力模块和单片机,机箱中部安装有滤膜夹具,所述滤膜夹具包括上压圈和下压圈,所述上压圈由夹具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下压圈内安装有放置滤膜的滤膜座;所述上压圈的下表面和下压圈的上表面均沿外缘设置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单片机电连接的多个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夹具的上下压圈之间设置连接微动开关的触碰环,操作人员若将收伸入夹具之间触发微动开关,则驱动气缸带动上压圈上升,避免夹伤操作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气滤材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沙尘暴及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空气质量的检测也尤为重要,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监测、分析和研究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滤膜、滤筒是颗粒物浓度检测仪中用于过滤颗粒物的滤材,其捕集效率及阻力需经仪器进行检测,滤膜检测仪可对环境空气颗粒物和固定污染源采样滤膜(滤筒)的过滤效率/捕集效率进行检测,同时可对滤膜(滤筒)采样阻力进行检测,也可用于口罩等其他滤材的性能检测。常用的滤膜检测仪例如美国TSI公司生产的TSI-8230型自动滤料检测仪,包括机箱,机箱内安装有气溶胶发声器和滤膜夹具,其测量部分是在滤膜具上下游各有一套光度计用来测量上下游气溶胶浓度,从而计算出过滤效率。使用时,将待检测滤膜放置在夹具的上下两部分之间,此后夹具夹紧滤膜开始检测。实际使用中发现,操作人员会因错误操作,而出现放置滤膜的手未及时退出夹具之间而被夹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滤膜检测装置缺少防夹手装置,易造成操作人员手被夹具夹伤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反应灵敏,可有效防止夹具夹手的滤膜检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光度计模块、采样阻力模块和单片机,机箱中部安装有滤膜夹具,所述滤膜夹具包括上压圈和下压圈,所述上压圈由夹具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下压圈内安装有放置滤膜的滤膜座;所述上压圈的下表面和下压圈的上表面均沿外缘设置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单片机电连接的多个微动开关。作为优选,所述微动开关与凹槽槽底之间安装有弹性体,上、下压圈接触时微动开关沉入凹槽内。作为优选,上压圈和下压圈内微动开关的触点均通过触碰环连接。作为优选,上压圈和下压圈内均安装有2-4个微动开关。作为优选,所述夹具驱动机构包括与主控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上压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包括盐性气溶胶发生器和油性气溶胶发生器。作为优选,所述上压圈和下压圈上均设置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部安装有与主控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警示灯及报警器,所述警示灯包括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上压圈下降时警示灯红灯亮,出现压手时报警器鸣叫。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还安装有显示屏。作为优选,所述单片机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检测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滤膜检测装置在其夹具的上、下压圈之间设置微动开关,上压圈下降接近下压圈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若将手伸入夹具之间触发微动开关,则驱动气缸带动上压圈上升,避免夹伤操作者。2、该触碰式防压检测机构检测灵敏,配合凹陷式安装结构,其使用寿命长。3、触碰环沿压圈的的外圆周设置,操作人员手部无论从哪个位置伸入均可检测到,无检测死角。4、配合警示灯及报警器,通过声光提醒操作人员夹具运行状态,出现夹手情况时及时发出警告,更加直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滤膜检测装置的夹具抬起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滤膜检测装置的夹具下压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滤膜检测装置的下压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滤膜检测装置的触碰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滤膜检测装置的控制原理图;以上各图中:1、机箱;11、操作箱;12、启动开关;13、万向轮;2、滤膜夹具;21、上压圈;22、下压圈;23、凹槽;24、触碰环;25、微动开关;26、弹簧;27、滤膜座;3、警示灯;4、触摸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境采样滤膜(滤筒)和固定污染源滤膜(滤筒)的过滤效率/捕集效率。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光度计模块、采样阻力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机箱1中部为操作箱11,操作箱11上设置有开关门,开关门级开关门两侧的箱壁均由透明的工业塑料制成,便于观察。如图3、图4所示,操作箱11内安装有滤膜夹具2,所述滤膜夹具2包括上压圈21和下压圈22,所述上压圈21由夹具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下压圈22内安装有放置滤膜的滤膜座27;所述上压圈21的下表面和下压圈2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环形的凹槽,为避免检测死角,所述凹槽设置在接近上、下压圈的外圆周处。所述凹槽的槽底均布有四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固定有一弹簧26,其中相隔的两个工位的弹簧26上固定有微动开关25,微动开关25的触点及另外两弹簧26的上端经一触碰环24连接,触碰环24安装位置略伸出凹槽,当触碰环24被触碰时,微动开关25被触发,微动开关25将信号输送至单片机。为避免误判,设定两下压圈的微动开关25均被触发时,单片机判定为夹手。若单片机判定夹手,则单片机控制气缸带动上压圈上升,快速释放压力,避免操作者手指受伤。所述上压圈21和下压圈22上均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电极槽的内圈部分。所述夹具驱动机构包括与主控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上压圈21连接,当然夹具驱动机构也可以选用驱动电机加螺杆的结构或机械臂等可实现上压圈21上下直线运动的机构。所述箱体上部安装有与主控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警示灯3及报警器,所述警示灯3包括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还安装有触摸屏4及启动开关12,可实时显示该检测装置的运行程序、参数等信息,可通过触摸选择程序,按下启动开关12,单片机控制驱动气缸推动上压圈21下降(参照图5)。当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行程接近末端,即上压圈接近下压圈时,例如间距小于5mm(小于人手指的一般厚度)时,说明未出现夹手,此时单片机不进行夹手判定,上下压圈接触,此时触碰圈缩入凹槽内。为满足不同的检测要求,所述气溶胶发生器包括盐性气溶胶发生器和油性气溶胶发生器,盐性气溶胶发生器采用ZR-1310型,油性气溶胶发生器采用ZR-1300型。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检测数据。当该滤膜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工作时,将滤膜安装在滤膜座27上,按下启动开关12,此时下压圈22下降,同时警示灯24红灯亮,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将手远离夹具。如果上压圈21在下降过程中操作人员将手伸入上压圈21与下压圈22之间的区域,当上下压圈均接触到手部,上下压圈的触碰环24均被触动。此时单片机接收到微动开关25的触发信号,判定上下压圈22之间有异物,此时单片机控制驱动气缸反向运行,使上压圈21退回至起始位置,同时报警器发出滴滴的叫声提醒操作人员将手退出夹具之间。当上压圈21上行时,警示灯3绿灯亮,提示操作人员安全状态。为便于移动该检测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13。本实施例所述的滤膜检测装置在其夹具的上、下压圈之间设置微动开关25,上压圈21下降接近下压圈22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若将手伸入夹具之间触发微动开关25,则驱动气缸带动上压圈21上升,避免夹伤操作者。该触碰式防压检测机构检测灵敏,配合凹陷式安装结构,其使用寿命长。触碰环24沿压圈的的外圆周设置,操作人员手部无论从哪个位置伸入均可检测到,无检测死角。配合警示灯3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光度计模块、采样阻力模块和单片机,机箱中部安装有滤膜夹具,所述滤膜夹具包括上压圈和下压圈,所述上压圈由夹具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下压圈内安装有放置滤膜的滤膜座;所述上压圈的下表面和下压圈的上表面均沿外缘设置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单片机电连接的多个微动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安装有气溶胶发生器、光度计模块、采样阻力模块和单片机,机箱中部安装有滤膜夹具,所述滤膜夹具包括上压圈和下压圈,所述上压圈由夹具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所述下压圈内安装有放置滤膜的滤膜座;所述上压圈的下表面和下压圈的上表面均沿外缘设置有环形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与单片机电连接的多个微动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与凹槽槽底之间安装有弹性体,上、下压圈接触时微动开关沉入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压圈和下压圈内微动开关的触点均通过触碰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碰式防压手滤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压圈和下压圈内均安装有2-4个微动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碰式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远哲郭亮于谦张晶晶李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