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直流电能的校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设备电能计量校验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直流电能的校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快速推广,电动汽车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充电设备的电能表往往会存在一些测量不准确的问题,这会造成电动汽车车主或是相关配电部门的经济损失。通常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充电桩)设置在室外,而且具有不可移动性,与此同时,国内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的现场检测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校验阶段,因此无法满足实际的社会需求。直流充电设备因其快速充电的特性更适用于社会车辆的充电,相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在使用更加普及的同时也具有无法高精度检测直流电流的问题。在现场环境下,校验装置需要检测的电流范围为0.2A~300A,且其检测精度至少为0.05级,传统的霍尔传感器、分流器都不符合测量要求。充电设备的校验装置往往需要使用到直流互感器来采集电流信号,通常的直流互感器主要是零磁通互感器和光电互感器,其中,零磁通互感器可以采用单铁芯开环或闭环结构,也可以采用双铁芯开环或闭环结构。开环和闭环结构中都存在激励线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直流电能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采样模块、直流电流采样模块、脉冲输入接口、电能脉冲比较模块、型号为ADE7753电能计量模块、型号为TCAN334GDR的CAN通信模块、型号为ADSP‑21483的MCU主控模块、电源及电池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电能脉冲比较模块包括型号为STM32F429IGT6的单片机芯片,所述单片机芯片的VDD管脚和VSS管脚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源端(VCC)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及电池模块包括型号为MCP73837T‑FCI/UN的芯片和两端并联有第三电容(C3)的充电电池(B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直流电能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采样模块、直流电流采样模块、脉冲输入接口、电能脉冲比较模块、型号为ADE7753电能计量模块、型号为TCAN334GDR的CAN通信模块、型号为ADSP-21483的MCU主控模块、电源及电池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电能脉冲比较模块包括型号为STM32F429IGT6的单片机芯片,所述单片机芯片的VDD管脚和VSS管脚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源端(VCC)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及电池模块包括型号为MCP73837T-FCI/UN的芯片和两端并联有第三电容(C3)的充电电池(BAT),所述充电电池(BAT)的正极连接至MCP73837T-FCI/UN芯片的CELL管脚,充电电池(BAT)的负极连接至MCP73837T-FCI/UN芯片的GND管脚,MCP73837T-FCI/UN芯片的VDD管脚连接至电源端(VCC)且GND管脚接地;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型号为NL6448BC20-21C的液晶模组芯片和型号为ZLG7290B的芯片;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能计量模块的V1管脚连接;所述直流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能计量模块的V2管脚连接;所述电能计量模块SPI串口的SDI、SDO、SCLK、CS管脚分别与MCU主控模块的P3.0-P3.3管脚相连;所述电能脉冲比较模块的TIMER1管脚和TIMER2管脚分别与脉冲输入接口的输出端和电能计量模块的CF管脚连接,所述电能脉冲比较模块的TX、RX管脚分别与MCU主控模块的P1.0、P1.2管脚相连;CAN通信模块SPI串口的MOSI、MISO、SCLK、CS管脚分别与MCU主控模块的P2.6、P2.7、P2.8、P2.9管脚相连;电源及电池模块的SCL管脚和SDA管脚分别与MCU主控模块的P7.4、P7.5管脚相连;人机交互模块中型号为NL6448BC20-21C的液晶模组芯片的SCLK±、D0±、D1±、D2±、D3±管脚分别与MCU主控模块的P8.0-P8.9相连,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中型号为ZLG7290B的芯片的RX、TX管脚分别与MCU主控模块的P5.0、P5.1管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充电设备直流电能的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输入接口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Z),第一晶体二极管(D1),第二晶体二极管(D2),施密特触发器和第一光电耦合器(OC),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安,韩霞,程昱舒,赵园,郭易鑫,张强,任露莹,赵杰,张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