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539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部本体,出风部本体具有出风口;导风板支架,导风板支架与出风部本体相连接,导风板支架设置在出风口的下部;导风板,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导风板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风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结构的导风板不容易打开或闭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全封闭双导风板形式的空调器内机,导风板均通过导风板支架设置在面板体上,通过导风板相对于导风板支架转到从而实现出风口的扫风。现有的导风板支架均设置在出风口的中部位置,在导风板转动时,由于导风板支架的位置限制,从而影响导风板的转动方向,直接影响导风板的打开与闭合。此外,空调器内机在制冷模式运行中,为了实现空调的舒适性,当出风温度较低且环境湿度较大时,很容易在下导风板支架的背风面,即支架下端面和前端面生成凝露水,且在开机2-3小内时就开始连续不断滴水的情况,可能给用户家里地板或其他物品造成损坏,影响空调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结构的导风板不容易打开或闭合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部本体,出风部本体具有出风口;导风板支架,导风板支架与出风部本体相连接,导风板支架设置在出风口的下部;导风板,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导风板支架上。进一步地,出风部本体上设置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部本体,所述出风部本体具有出风口(40);导风板支架,所述导风板支架与所述出风部本体相连接,所述导风板支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40)的下部;导风板(20),所述导风板(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部本体,所述出风部本体具有出风口(40);导风板支架,所述导风板支架与所述出风部本体相连接,所述导风板支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40)的下部;导风板(20),所述导风板(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导风板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本体上设置有引流通道(80),所述引流通道(80)与所述出风口(40)相连通,所述导风板支架与所述引流通道(80)的通道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80)为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80)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引流通道(80)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收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80)的相邻两个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b,其中,15°≤b≤8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所述支架本体(10)与所述导风板(20)相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0)上设置有引流部(30);其中,所述引流部(30)为凸起或凹陷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30)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10)的下边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30)为多个,多个所述引流部(30)沿所述支架本体(10)的外边缘间隔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30)为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梯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30)包括底壁(31)、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所述底壁(31)位于所述第一侧壁(32)和所述第二侧壁(33)之间,所述底壁(31)与所述第一侧壁(32)之间弧形过渡,和/或,所述底壁(31)与所述第二侧壁(33)之间弧形过渡。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3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a,所述第一预设夹角a为锐角。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0≤a≤15.5°。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智周忠亮宁强延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