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51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的定子线圈组,以及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转子组,转子组中心穿设并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伸出壳体顶端;转轴伸出壳体一端与被测件连接,另一端连接检测完毕后转轴的复位装置。定子线圈组上缠绕有初级线圈组41,以及按电势反相串接的第一次级线圈组42和第二次级线圈组43。转子转动方向不同,其产生的电动势的方向不同,电动势的绝对值与转轴的转动角度正相关。进而既可以测试扭矩的大小,也可以测试扭矩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
技术介绍
扭矩传感器分为动态和静态两大类,其中动态扭矩传感器又可叫做转矩传感器、转矩转速传感器、旋转扭矩传感器等。扭矩传感器是对各种旋转或非旋转机械部件上对扭转力矩感知的检测。扭矩传感器将扭力的物理变化转换成精确的电信号。扭矩传感器可以应用在制造粘度计,电动(气动,液力)扭力扳手。现有的扭矩传感器,在测试动态扭矩的同时不能测旋转角度位移量。现有的动态扭矩传感器分为两种,一种为相位差式动态扭矩传感器,另一种为应片式动态扭矩传感器,这两种传感器在测试动态扭矩的同时不能测旋转角度位移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其实现了测试动态扭矩的同时,还可以测试旋转角度位移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转子组,转子组包括转子衔铁和转轴,转子衔铁中心穿设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壳体轴线方向延伸出壳体顶端,转子衔铁和转轴固定连接,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转子衔铁上套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转子组(3),转子组(3)包括转子衔铁(31)和转轴(2),转子衔铁(31)中心穿设有转轴(2)且转轴(2)的一端延壳体轴线方向延伸出壳体(1)顶端,转子衔铁(31)和转轴(2)固定连接,转轴(2)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转子衔铁(31)上套设有定子线圈组(4),定子线圈组(4)装配连接在壳体(1)内;所述的定子线圈组(4)上缠绕有初级线圈组(41),以及按电动势反相串接的第一次级线圈组(42)和第二次级线圈组(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转子组(3),转子组(3)包括转子衔铁(31)和转轴(2),转子衔铁(31)中心穿设有转轴(2)且转轴(2)的一端延壳体轴线方向延伸出壳体(1)顶端,转子衔铁(31)和转轴(2)固定连接,转轴(2)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转子衔铁(31)上套设有定子线圈组(4),定子线圈组(4)装配连接在壳体(1)内;所述的定子线圈组(4)上缠绕有初级线圈组(41),以及按电动势反相串接的第一次级线圈组(42)和第二次级线圈组(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转轴(2)转动后的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套设在转轴(2)上的凸轮(7),凸轮(7)固定连接在转轴(2)上;凸轮(7)的底端卡合连接有凹轮(8),凹轮(8)滑动连接在壳体(1)内;壳体(1)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安装底板(10),安装底板(10)和凹轮(8)之间设有驱动凹轮(8)在壳体(1)内上下滑动的弹性件(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态差分式扭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7)与凹轮(8)相对的一侧设有若干凸起(71),在凹轮(8)上开设有与所述若干凸起(71)相适配的凹槽(8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态差分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旭彤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