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灯的快速安装支架及其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451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顶灯的快速安装支架及其吸顶灯,安装支架采用长条形金属薄板,所述薄板两端弯折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自由端内侧设有倒钩,所述倒钩的中部设有卡槽,以用于与吸顶灯主体上的弹性卡扣模块相配合完成卡接装配;位于所述卡槽两侧的倒钩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逐渐变小。该安装支架的倒钩结构可以实现快速盲装,其较现有技术中圆形安装支架节省一半的材料用量,可以将成本直接节省至少一半,并且直接省略掉了旋压和铣边工艺,生产效率提升至少一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顶灯的快速安装支架及其吸顶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顶灯及吸顶灯的固定装置,尤其是吸顶灯的灯体的固定安装装置及其吸顶灯。
技术介绍
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上。通常的吸顶灯的安装支架与灯主体之间通过手动卡扣、螺旋或者螺丝连接等方式连接,都需要将灯罩取出,然后再将安装支架安装在天花板上打好的安装孔上,其组装和拆卸时都比较复杂、费时。而且,在接电的操作过程中,比较容易碰到元器件而造成击伤,安装好后,因为不能很好的密封,而导致产品比较容易进入飞虫和灰尘。中国技术专利201621040810.0中公开了一种吸顶灯结构,包括连接的灯顶盘和灯主体,灯主体上设有弹性卡扣模块,灯顶盘包括设置于灯顶盘周侧壁、与所述弹性卡扣模块配合的卡接部;在灯主体与灯顶盘装配时,弹性卡扣模块在外力作用下压缩,以使灯主体与所述灯顶盘对接装配;待灯主体与灯顶盘装配到位后消除对弹性卡扣模块的外力,弹性卡扣模块在弹力作用下回复以与卡接部配合固定连接。该结构可以快速安装及拆卸。从生产实践的实际情况看,上述吸顶灯结构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成本较高以及工艺繁琐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吸顶灯快速安装支架,即保留了原有的快装安装功能,又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加工工艺和提高生产的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安装支架的吸顶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解决方案:一种吸顶灯的快速安装支架,采用长条形金属薄板,所述薄板两端弯折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自由端内侧设有倒钩,所述倒钩的中部设有卡槽,以用于与吸顶灯主体上的弹性卡扣模块相配合完成卡接装配;位于所述卡槽两侧的倒钩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逐渐变小。进一步地,所述倒钩为第一弯折部的自由端向内弯折形成的第二弯折部,弯折角度小于90°,其外侧为引导斜面;位于所述卡槽两侧的倒钩的部分本体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轴向有10-20°夹角。进一步地,所述倒钩包括纵向依次分割的前片、中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对称设置在所述中片的两侧,其上端均高于所述中片,构成所述卡槽;所述前片和后片的部分本体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逐渐变小,所述中片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内外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前片和后片分别沿相应的所述中片第二弯折部上端点至其第二弯折部下端点的连线向第一弯折部方向弯折。进一步地,所述中片的第二弯折部竖直弯折形成所述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平行于所述第一弯折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为垂直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30-60°。进一步地,所述薄板设有横向长条螺丝孔和纵向长条螺丝孔。基于上述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提供一种吸顶灯,包括卡接装配的安装支架和灯主体,灯主体上设有弹性卡扣模块,其中,安装支架如上所述;在所述灯主体与安装支架装配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的倒钩作用于所述弹性卡扣模块,使其受力压缩;当作用力消除,所述弹性卡扣模块恰好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扣固定,所述弹性卡扣模块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扣模块包括按压件、卡舌和弹性元件,其中,卡舌固定于按压件上,弹性元件连接于按压件与所述灯主体的灯板;所述按压件和卡舌被限制在滑槽内伸缩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卡舌设有与所述倒钩相配合的引导斜面,并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定位部。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安装支架作为一个标准件可以安装在天花板上,安装支架配合吸顶灯主体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其结构设计巧妙,较现有技术中圆形安装支架节省一半的材料用量,可以将成本直接节省至少一半。2、现有技术圆形安装支架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冲压裁切,折弯,旋压,铣边,喷粉表面处理等工艺。而本技术的安装支架仅需冲压和折弯工艺即可完成,直接省略掉了旋压和铣边工艺,生产效率提升至少一倍。3、安装支架的卡槽可以避免安装后的吸顶灯发生串动,并且倒钩的特殊设计,可以实现快速盲装,非常适合于非专业人士自行安装。4、长条螺丝孔的结构可以实现与线盒的上下左右方向的自由装配。附图说明参照实施例可以更好的理解下面的示意图,这是说明性的,并没有任何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限制。具体说来,附图中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提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图1本技术示例的安装支架与灯主体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示例的安装支架和灯主体的装配方向示意图;图3本技术示例的安装支架与灯主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示例的安装支架与灯主体装配后的侧视图;图5本技术示例的安装支架与灯主体装配后的剖视图;图6本技术示例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技术示例的安装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8、9、10本技术示例的安装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前片与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变化和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示例性的吸顶灯,包括装配的灯主体1和安装支架2,灯主体1包括外壳11、位于外壳内的灯罩12、弹性卡扣模块13、灯板14和光源(图中未示)。其中,除了安装支架2以外的其它结构,包括灯主体1、弹性卡扣模块13等均为现有技术。灯主体1通过弹性卡扣模块13与安装支架2固定连接,而弹性卡扣模块13具有可伸缩的卡扣部件,从而实现与安装支架2的安装和拆卸。如图6-10所示,安装支架2,一个长条形金属薄板,薄板两端垂直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21。第一弯折部21的自由端内侧设有倒钩22,倒钩22设有卡槽23,以用于与吸顶灯主体上的弹性卡扣模块相配合完成卡接装配。其中,倒钩22为第一弯折部21的自由端向内弯折形成的第二弯折部,其中,第二弯折部22的倒钩的弯折角α小于90°,以形成卡接装配时的引导斜面220,优选弯折角度为30-60°,更为优选是的40-50°。为了更好的实现灯主体1与安装支架2的盲装结构,倒钩22纵向依次分割成前片221、中片222和后片223,以便于加工成具有不同斜面结构的倒钩。前片221和后片223对称设置在中片222的两侧,由于前片221和后片223的上端均高于中片222,从而构成中片222上方的U形豁口,形成卡槽23,作为安装支架的卡槽23与吸顶灯弹性卡扣模块13相配合定位。优选地,中片222的自由端继续竖直弯折一段形成第三弯折部2221,其平行于第一弯折部21。优选地,前片和后片的部分本体2210、2230也继续弯折,以前片为例,即分别沿对应一侧的中片第二弯折部上端点A至前片第二弯折部下端点B的连线向外,即第一弯折部方向弯折(图7中示出A-B的弯折线),从而与第一弯折部21之间形成10-20°夹角β,从侧面看,前片221和后片223的部分本体2210、2230与第一弯折部21之间的距离均由内至外逐渐变小(图10中箭头方向),使得相对的两个前片221或两个后片223之间的距离从内向外越来越大,而中片222与第一弯折部21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均是相同的(图5、7示出)。这样更利于灯主体1的弹性卡扣模块在倒钩的任意位置均可顺利地移动并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顶灯的快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采用长条形金属薄板,所述薄板两端弯折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自由端内侧设有倒钩,所述倒钩的中部设有卡槽,以用于与吸顶灯主体上的弹性卡扣模块相配合完成卡接装配;位于所述卡槽两侧的倒钩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逐渐变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顶灯的快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采用长条形金属薄板,所述薄板两端弯折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自由端内侧设有倒钩,所述倒钩的中部设有卡槽,以用于与吸顶灯主体上的弹性卡扣模块相配合完成卡接装配;位于所述卡槽两侧的倒钩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逐渐变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为第一弯折部的自由端向内弯折形成的第二弯折部,弯折角度小于90°,其外侧为引导斜面;位于所述卡槽两侧的倒钩的部分本体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轴向有10-20°夹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钩包括纵向依次分割的前片、中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和后片对称设置在所述中片的两侧,其上端均高于所述中片,构成所述卡槽;所述前片和后片的部分本体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由内至外逐渐变小,所述中片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内外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片和后片分别沿相应的所述中片的第二弯折部上端点至其第二弯折部下端点的连线向第一弯折部方向弯折。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达平谢仕大王晓平韩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