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26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1,滑动件1可滑动连接到车窗的滑动件2,该车窗可通过车窗的支撑装置移动,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所述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为所述车窗提供相对于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两个线性运动自由度,其中,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与车窗成一体的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1承载至少一个螺柱11,所述螺柱11的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和一个环2将支撑装置固定到滑动件2上,并且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摩擦锁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其尤其指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车窗升降器是汽车门窗玻璃的升降装置,主要分电动玻璃升降器与手动玻璃升降器两大类。现在许多轿车门窗玻璃的升降一般都改用按钮式的电动升降方式,使用电动玻璃升降器。轿车用的电动玻璃升降器多是由电动机、减速器、导绳、导向板、玻璃安装托架等组成。总开关由驾车者,控制全部门窗玻璃的开闭,而各车门内把手上的分开关由乘员分别控制各个门窗玻璃的开闭,操作十分便利。单臂式玻璃升降器结构特点是只有一个升降臂,结构最简单,但由于升降臂支承点与玻璃质心之间的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玻璃升降时会产生倾斜、卡滞,该结构只适用于玻璃两侧为平行直边的情况。双臂式玻璃升降器结构特点是具有两个升降臂,依两臂的布置方式又分为平行臂式升降器和交叉臂式升降器,与单臂式玻璃升降器相比,双臂式玻璃升降器本身可保证玻璃平行升降,提升力也比较大。其中交叉臂式玻璃升降器支承宽度较大,故运动比较平稳,被普遍采用。而平行臂式玻璃升降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紧凑,但由于支承宽度较小,工作载荷变化较大,因而运动平稳性不如前者。绳轮式玻璃升降器组成小齿轮、扇形齿轮、钢丝绳、运动托架、滑轮、带轮、座板齿轮的啮合。驱动固联于扇形齿轮的带轮,从而带动钢丝绳,钢丝绳的松紧度可利用张紧轮进行调节。升降器所用零件少,自身质量轻,便于加工,所占空间小,常用于小型轿车。带式玻璃升降器运动软轴采用塑料穿孔带,其它零件亦多采用塑料制品,从而大大减轻了升降器总成的自身质量。其传动机构中均涂以润滑脂,使用过程中无须维护保养,运动平稳。摇把手柄的位置可自由布置,设计、安装和调。交叉臂式玻璃升降器是有座板、平衡弹簧、扇形齿板、胶条、玻璃托架、主动臂、从动臂、导向槽板、垫片、动弹簧、摇把、小齿轮轴组成。柔式玻璃升降器的传动机构为齿轮软轴啮合传动,具有“柔式”的特点,故其设置、安装都比较灵活方便,结构设计也比较简捷,且自身结构紧凑,总体质量轻。软轴式升降器由摇窗电机、软轴、成形轴套、滑动支座、支架机构以及护套等组成。当电机旋转时,输出端上的链轮与软轴外轮廓啮合,带动软轴在成形轴套内移动,从而使与门窗玻璃相联结的滑动支座沿着支架机构中导轨上下运动,达到了升降玻璃的目的。但是所有的以上的车窗升降都是垂直进行的,不能使得车窗产生偏转而不进行垂直的升降,这样在一些特殊的外观的车辆上不能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1,滑动件1可滑动连接到车窗的滑动件2,该车窗可通过车窗的支撑装置移动,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所述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为所述车窗提供相对于所述滑块的至少两个线性运动自由度,其特征在于,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与车窗成一体的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1承载至少一个螺柱11,所述螺柱11的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和一个环2将支撑装置固定到滑动件2上,并且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摩擦锁定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摩擦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的外表面上的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摩擦锁定装置包括两个平面,所述两个平面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包括椭圆形内槽31,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容纳在所述椭圆形内槽中。进一步的,所述环2和所述滑动件2分别承载互补的两个制动构件。进一步的,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是弹性体。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机动车门,其配备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窗升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应用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解释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1,滑动件1可滑动连接到车窗的滑动件2,该车窗可通过车窗的支撑装置移动,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所述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为所述车窗提供相对于所述两个滑块的至少两个线性运动自由度,其特征在于,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与车窗成一体的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1承载至少一个螺柱11,所述螺柱11的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和一个环2将支撑装置固定到滑动件2上,并且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摩擦锁定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摩擦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的外表面上的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摩擦锁定装置包括两个平面,所述两个平面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包括椭圆形内槽31,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容纳在所述椭圆形内槽中。进一步的,所述环2和所述滑动件2分别承载互补的两个制动构件。进一步的,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是弹性体。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解释所述机动车门,其配备有车窗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1,滑动件1可滑动连接到车窗的滑动件2,该车窗可通过车窗的支撑装置移动,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所述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为所述车窗提供相对于所述两个滑块1和2的至少两个线性运动自由度,其特征在于,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与车窗成一体的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1承载至少一个螺柱11,所述螺柱11的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和一个环2将支撑装置固定到滑动件2上,并且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摩擦锁定装置。所述摩擦锁定装置包括两个平面,所述两个平面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的外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包括椭圆形内槽31,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容纳在所述椭圆形内槽中。所述环2和所述滑动件2分别承载互补的两个制动构件。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是弹性体。实施例三。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所述机动车门,其配备有车窗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1,滑动件1可滑动连接到车窗的滑动件2,该车窗可通过车窗的支撑装置移动,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所述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为所述车窗提供相对于所述两个滑块的至少两个线性运动自由度,其特征在于,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与车窗成一体的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1承载至少一个螺柱11,所述螺柱11的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和一个环2将支撑装置固定到滑动件2上,并且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摩擦锁定装置。所述摩擦锁定装置包括两个平面,所述两个平面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的外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包括椭圆形内槽31,所述至少一个螺柱11容纳在所述椭圆形内槽中。所述环2和所述滑动件2分别承载互补的两个制动构件。所述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是弹性体。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还示例的解释其组装方法,包括:1、安装所述滑动件1的步骤:所述滑动件引导所述滑动件2;2、组装车窗和车窗的支撑件1的步骤;3、将一个或多个环2固定到支座3的步骤:包括将支座3固定到支撑件1的步骤,固定支撑件1的步骤滑动件2上的窗口的一部分。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环2和所述支座3通过四分之一圈的平移和旋转组装在所述车窗的支撑件1上。实施例四。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所述机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1,滑动件1可滑动连接到车窗的滑动件2,该车窗可通过车窗的支撑装置移动,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所述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为所述车窗提供相对于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两个线性运动自由度,其特征在于,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与车窗成一体的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1承载至少一个螺柱11,所述螺柱11的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和一个环2将支撑装置固定到滑动件2上,并且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摩擦锁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动件1,滑动件1可滑动连接到车窗的滑动件2,该车窗可通过车窗的支撑装置移动,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偏转装置,所述偏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所述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为所述车窗提供相对于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两个线性运动自由度,其特征在于,车窗的支撑装置包括与车窗成一体的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1承载至少一个螺柱11,所述螺柱11的通过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元件3和一个环2将支撑装置固定到滑动件2上,并且所述车窗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可旋转的摩擦锁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锁定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聪玲刘业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甜慕链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