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12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包括:连接方木、输送管壁、固定方木;栏栅设置在连接方木的顶部,且栏栅与连接方木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侧板及第二侧板设置在连接方木的上部两端,且侧板及第二侧板通过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与连接方木通过螺钉相连接;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安装在侧板及第二侧板的两侧,且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与侧板及第二侧板通过螺钉相连接;连接方木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壁,且连接方木与输送管壁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垃圾处理效率高,占用时间小,且垃圾垂直运输简单等优点,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的垃圾运输往往成为建筑施工一直困扰的问题,而施工电梯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的常规方法,但该方法不仅效率低下,且占用时间;针对该问题,设置垃圾垂直运输通道,即能解决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困难、减少运输成本,又能保护环境、取得一定经济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期为高层建筑垃圾运输开拓一条新路。现有的建筑垃圾在处理时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占用时间大,且垃圾垂直运输困难的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垃圾处理效率高,占用时间小,且垃圾垂直运输简单的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来解决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效率低下,占用时间大,且垃圾垂直运输困难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效率低下,占用时间大,且垃圾垂直运输困难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包括:连接方木、输送管壁、固定方木、承重墙体、螺纹钢、钢套筒、挡板、支撑板、侧板、栏栅、第二侧板、第二支撑板和混凝土面;所述栏栅设置在连接方木的顶部,且栏栅与连接方木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侧板及第二侧板设置在连接方木的上部两端,且侧板及第二侧板通过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与连接方木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安装在侧板及第二侧板的两侧,且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与侧板及第二侧板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连接方木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壁,且连接方木与输送管壁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的内部两端设置有固定方木,且输送管壁与固定方木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连接方木安装在承重墙体的前部,且连接方木与承重墙体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螺纹钢,且输送管壁通过螺纹钢与承重墙体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螺纹钢的外部设置有钢套筒,且螺纹钢与钢套筒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挡板,且输送管壁与挡板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方木及承重墙体安装在混凝土面的下部,且连接方木及承重墙体与混凝土面通过贯通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方木俯视呈矩形板体式结构设置,且连接方木的顶面与混凝土面的上表面持平。优选的,所述钢套筒为中空式的圆形筒体结构设置有一组。优选的,所述侧板及第二侧板的宽度为300mm,且侧板及第二侧板呈45度倾斜状分别设置有一组。优选的,所述栏栅为十字格状结构设置,且栏栅为螺纹钢焊接而成。优选的,所述固定方木俯视为矩形长条状结构设置,且固定方木呈对称状设置有四组。优选的,所述连接方木、输送管壁及承重墙体上分别开设有与螺纹钢相贯穿的开孔,且所述的螺纹钢前视呈L形的螺纹钢结构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连接方木俯视呈矩形板体式结构设置,且连接方木的顶面与混凝土面的上表面持平,便于垃圾的进入及处理,实现了垃圾处理效率高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钢套筒为中空式的圆形筒体结构设置有一组,利用剪力墙施工时留下的固定模板的丝杠穿孔,穿入钢筋,制成的缓冲期转轴,其一端固定在穿孔中,另一端制成90°弯钩,弯钩的长度大于缓冲钢筒直径,在转轴上套一截直径150以上薄壁钢管构成缓冲装置,当下落重物落在钢管的任一部位钢管都会发生偏心转动以消耗下落重物动能,起到减速作用。3、本技术通过侧板及第二侧板的宽度为300mm,且侧板及第二侧板呈45度倾斜状分别设置有一组,45度倾斜状结构设置的侧板及第二侧板,能够实现垃圾处理简单快捷的优点。4、本技术通过对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的改进,具有垃圾处理效率高,占用时间小,且垃圾垂直运输简单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方木1、输送管壁2、固定方木3、承重墙体4、螺纹钢5、钢套筒6、挡板7、支撑板8、侧板9、栏栅10、第二侧板11、第二支撑板12、混凝土面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包括:连接方木1、输送管壁2、固定方木3、承重墙体4、螺纹钢5、钢套筒6、挡板7、支撑板8、侧板9、栏栅10、第二侧板11、第二支撑板12和混凝土面13;栏栅10设置在连接方木1的顶部,且栏栅10与连接方木1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侧板9及第二侧板11设置在连接方木1的上部两端,且侧板9及第二侧板11通过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与连接方木1通过螺钉相连接;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安装在侧板9及第二侧板11的两侧,且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与侧板9及第二侧板11通过螺钉相连接;连接方木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壁2,且连接方木1与输送管壁2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输送管壁2的内部两端设置有固定方木3,且输送管壁2与固定方木3通过螺钉相连接;连接方木1安装在承重墙体4的前部,且连接方木1与承重墙体4通过螺钉相连接;输送管壁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螺纹钢5,且输送管壁2通过螺纹钢5与承重墙体4通过贯穿相连接;螺纹钢5的外部设置有钢套筒6,且螺纹钢5与钢套筒6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输送管壁2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挡板7,且输送管壁2与挡板7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连接方木1及承重墙体4安装在混凝土面13的下部,且连接方木1及承重墙体4与混凝土面1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包括:连接方木(1)、输送管壁(2)、固定方木(3)、承重墙体(4)、螺纹钢(5)、钢套筒(6)、挡板(7)、支撑板(8)、侧板(9)、栏栅(10)、第二侧板(11)、第二支撑板(12)和混凝土面(13);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栅(10)设置在连接方木(1)的顶部,且栏栅(10)与连接方木(1)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侧板(9)及第二侧板(11)设置在连接方木(1)的上部两端,且侧板(9)及第二侧板(11)通过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与连接方木(1)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安装在侧板(9)及第二侧板(11)的两侧,且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与侧板(9)及第二侧板(11)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连接方木(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壁(2),且连接方木(1)与输送管壁(2)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2)的内部两端设置有固定方木(3),且输送管壁(2)与固定方木(3)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连接方木(1)安装在承重墙体(4)的前部,且连接方木(1)与承重墙体(4)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螺纹钢(5),且输送管壁(2)通过螺纹钢(5)与承重墙体(4)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螺纹钢(5)的外部设置有钢套筒(6),且螺纹钢(5)与钢套筒(6)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2)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挡板(7),且输送管壁(2)与挡板(7)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方木(1)及承重墙体(4)安装在混凝土面(13)的下部,且连接方木(1)及承重墙体(4)与混凝土面(13)通过贯通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垂直分理筛分输送井式结构,包括:连接方木(1)、输送管壁(2)、固定方木(3)、承重墙体(4)、螺纹钢(5)、钢套筒(6)、挡板(7)、支撑板(8)、侧板(9)、栏栅(10)、第二侧板(11)、第二支撑板(12)和混凝土面(13);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栅(10)设置在连接方木(1)的顶部,且栏栅(10)与连接方木(1)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侧板(9)及第二侧板(11)设置在连接方木(1)的上部两端,且侧板(9)及第二侧板(11)通过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与连接方木(1)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安装在侧板(9)及第二侧板(11)的两侧,且支撑板(8)及第二支撑板(12)与侧板(9)及第二侧板(11)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连接方木(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壁(2),且连接方木(1)与输送管壁(2)通过铆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2)的内部两端设置有固定方木(3),且输送管壁(2)与固定方木(3)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连接方木(1)安装在承重墙体(4)的前部,且连接方木(1)与承重墙体(4)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螺纹钢(5),且输送管壁(2)通过螺纹钢(5)与承重墙体(4)通过贯穿相连接;所述螺纹钢(5)的外部设置有钢套筒(6),且螺纹钢(5)与钢套筒(6)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壁(2)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生俊孙剑马祥斌丁邦武徐国平任国强王为志丁左栋陈松凯范正东陈玉俊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龙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