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689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6:22
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TiO2和NiCoMnO4粉末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两种催化剂不同能带结构的电子和空穴迁移途中,大部分被聚乙烯分子阻挡,与聚乙烯发生反应,导致聚乙烯降解,应用不受光源条件限制,而且纳米TiO2对不同细菌均具有灭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低碳生活的需求,传统塑料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应运而生的是可降解的塑料材料,主流的两种降解材料分别是光降解材料和生物降解材料,现有的光降解塑料由于自身仅用于日照时间长,光照量充足的地区使用,应用范围较窄,多限于农田覆盖物等,环境友好可降解型材料主要是在聚乙烯中填充能被微生物分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光催化剂,生物可降解聚乙烯复合材料在降解过程中,聚乙烯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降解,光降解聚乙烯复合材料在无光照条件下也难以降解,因此如何提高光降解材料聚乙烯膜的光降解率,使其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是目前所需努力的方向。纳米TiO2具有强光催化能力,而且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因而被广泛用作光催化剂,同时纳米TiO2属于非溶出型抗菌剂,本身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无毒性,重金属含量极少,具有抗菌广谱性、长效性,是纤维、塑料、建材等生活制品最适宜的抗菌剂品种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控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不仅能够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降解,在无光的条件下也能够降解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聚乙烯膜。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TiO2和NiCoMnO4粉末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持续通入氧气3~5小时,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所述的步骤(1)中TiO2和NiCoMnO4粉末占其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混合后的总质量百分比1%~5%。所述的步骤(1)中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的质量比为2~3:1。所述的纳米TiO2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为: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浓度为3~4wt%的溶液,然后与纳米TiO2粉体混合均匀,加热至80℃,保持恒温3~5小时后,再以渗透的方式提取经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粉末。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TiO2和NiCoMnO4协同催化降解聚乙烯膜,两种催化剂不同能带结构的电子和空穴迁移途中,大部分被聚乙烯分子阻挡,与聚乙烯发生反应,导致聚乙烯降解,应用不受光源条件限制,而且纳米TiO2对不同细菌均具有灭菌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经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和NiCoMnO4粉末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持续通入氧气3~5小时,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纳米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所述的步骤(1)中纳米TiO2和NiCoMnO4粉末占其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混合后的总质量百分比1%~5%。所述的步骤(1)中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的质量比为2~3:1。所述的纳米TiO2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为: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浓度为3~4wt%的溶液,然后与纳米TiO2粉体混合均匀,加热至80℃,保持恒温3~5小时后,再以渗透的方式提取经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粉末。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TiO2和NiCoMnO4粉末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使TiO2和NiCoMnO4粉末占其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混合后的总质量百分比1%,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的质量比为2:1,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持续通入氧气3~5小时,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所述的纳米TiO2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为: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浓度为3wt%的溶液,然后与纳米TiO2粉体混合均匀,加热至80℃,保持恒温3~5小时后,再以渗透的方式提取经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粉末。实施例2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TiO2和NiCoMnO4粉末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使TiO2和NiCoMnO4粉末占其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混合后的总质量百分比2%,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的质量比为3:1,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持续通入氧气3~5小时,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所述的纳米TiO2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为: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浓度为4wt%的溶液,然后与纳米TiO2粉体混合均匀,加热至80℃,保持恒温3~5小时后,再以渗透的方式提取经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粉末。实施例3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TiO2和NiCoMnO4粉末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使TiO2和NiCoMnO4粉末占其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混合后的总质量百分比3%,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的质量比为2:1,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持续通入氧气3~5小时,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所述的纳米TiO2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为:将钛酸酯偶联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配成浓度为3wt%的溶液,然后与纳米TiO2粉体混合均匀,加热至80℃,保持恒温3~5小时后,再以渗透的方式提取经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粉末。实施例4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TiO2和NiCoMnO4粉末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使TiO2和NiCoMnO4粉末占其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混合后的总质量百分比5%,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的质量比为3:1,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持续通入氧气3~5小时,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所述的纳米TiO2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为:将钛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TiO2和NiCoMnO4粉末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持续通入氧气3~5小时,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为:(1)取等质量的TiO2和NiCoMnO4粉末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中,用密炼机充分混合至扭矩下降平稳;(2)将混合均匀料在保持290~400℃温度下加入分散剂熔融,持续通入氧气3~5小时,通入氮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5~8小时后经双螺杆混炼机挤出,空气冷却后造粒,制备出填充TiO2和NiCoMnO4的复合母料颗粒;(3)将此母料颗粒和聚乙烯在高速分散机上混合均匀,经吹膜机组吹膜,得复合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的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TiO2和NiCoMnO4粉末占其与聚乙烯蜡和聚乙烯粉末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彦玲张学岭张松赵银刚杨庆刚倪连颖刘士为石宝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宝德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