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77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5:34
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属于包装机械或工业自动化传送线运动控制技术领域,根据转移方向的要求,通过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的合成实现运动方向的改变,包括基座、竖直板、铰链座、销轴一、竖直气缸、工作台、左上支座、右上支座、左导向轴、右导向轴、左连杆、右连杆、左转轴、右转轴、左下支座、右下支座、销轴二、浮动接头一、水平气缸、浮动接头二、销轴四、L形连杆、下连杆、销轴三;整个机构工作原理清晰、紧凑合理、动作迅速、方便可靠,一方面解决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便于安装调试,可操作性高,明显地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
本技术属于包装机械或工业自动化传送线运动控制
,根据转移方向的要求,通过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的合成实现运动方向的改变,涉及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包装机械或工业自动化传送线运动控制
实现转移方向的改变时均采用单一运动机构分别控制,一方面造成整个运动机构错综复杂且安装调试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整个运动机构无法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导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根据传送方向的要求,通过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的合成实现运动方向的改变,整个机构可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便于安装调试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竖直板、竖直气缸、工作台、两个左上支座、两个右上支座、左导向轴、右导向轴、两个左连杆、两个右连杆、左转轴、右转轴、两个左下支座、两个右下支座、水平气缸、L形连杆、下连杆;所述竖直板、两个左下支座、两个右下支座分别固定连接于基座上,竖直板、两个右下支座分别位于两个左下支座左、右两侧;所述竖直气缸底部铰接于竖直板上部,所述竖直气缸的输出轴指向基座,且竖直气缸的输出轴与L形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左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左下支座转动连接,且左转轴的两端还分别与两个左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连杆的拐角处与所述左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左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左导向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左导向轴的两端还分别与两个左上支座转动连接;所述L形连杆的右端与水平气缸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气缸的输出轴与下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右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右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右下支座转动连接,且右转轴的两端还分别与两个右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右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右导向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且右导向轴的两端还与两个右上支座转动连接;两个左上支座、两个右上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工作台底部四角。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板通过铰链座与所述竖直气缸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浮动接头一,所述L形连杆的左端通过销轴二与浮动接头一的下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L形连杆的右端通过销轴三与水平气缸的底部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浮动接头二,所述下连杆的下端通过销轴四与浮动接头二的右端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整个机构工作原理清晰、紧凑合理、动作迅速、方便可靠,一方面解决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便于安装调试,可操作性高,明显地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右视示意图;附图1、2中:基座1、竖直板2、铰链座3、销轴一4、竖直气缸5、工作台6、左上支座7、右上支座8、左导向轴9、右导向轴10、左连杆11、右连杆12、左转轴13、右转轴14、左下支座15、右下支座16、销轴二17、浮动接头一18、水平气缸19、浮动接头二20、销轴四21、L形连杆22、下连杆23、销轴三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竖直板2的底部与基座1固定连接,铰链座3的底部与竖直板2固定连接,竖直气缸5的底部通过销轴一4与铰链座3转动连接,浮动接头一18的顶部与竖直气缸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L形连杆22的左端通过销轴二17与浮动接头一18的下端转动连接,L形连杆22的中间与左转轴13的中间固定连接;左转轴1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左下支座15的上端与两个左连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左转轴13分别与两个左下支座15转动连接,两个左下支座15的底部分别与基座1固定连接,两个左连杆11的上端分别与穿过两个左上支座7的左导向轴9的两端转动连接,左导向轴9分别与两个左上支座7转动连接,两个左上支座7的顶部分别与工作台6固定连接;L形连杆22的右下端通过销轴三24与水平气缸19的底部转动连接,浮动接头二20的左端与水平气缸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下连杆23的下端通过销轴四21与浮动接头二20的右端转动连接,下连杆23的上端与右转轴14的中间固定连接;右转轴14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右下支座16的上端与两个右连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右转轴14分别与两个右下支座16转动连接,两个右下支座26的底部分别与基座1固定连接,两个右连杆12的上端分别与穿过两个右上支座8的右导向轴10的两端转动连接,右导向轴10分别与两个右上支座8转动连接,两个右上支座8的顶部分别与工作台6固定连接。如图1、2所示,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其工作原理如下:根据转移方向的要求,首先,竖直气缸5(的输出轴)通过销轴二17与浮动接头一18驱动L形连杆22转动,L形连杆22一方面通过左转轴13驱动两个左连杆11转动,同时另一方面通过销轴三24、水平气缸19、浮动接头二20、销轴四21驱动下连杆23转动,下连杆23通过右转轴14驱动两个右连杆12转动,两个左连杆11与两个右连杆12分别通过左导向轴9、两个左上支座7与右导向轴10、两个右上支座8共同驱动工作台6平行移动至要求位置;其次,水平气缸19通过浮动接头二20、销轴四21驱动下连杆23转动,下连杆23通过右转轴14驱动两个右连杆12转动,两个右连杆12通过右导向轴10、右上支座8驱动工作台6绕着左导向轴9转动完成转移;最后,水平气缸19与竖直气缸5分别复位,构成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整个机构合理紧凑,工作原理清晰,动作迅速,方便可靠以及可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其目的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竖直板(2)、竖直气缸(5)、工作台(6)、两个左上支座(7)、两个右上支座(8)、左导向轴(9)、右导向轴(10)、两个左连杆(11)、两个右连杆(12)、左转轴(13)、右转轴(14)、两个左下支座(15)、两个右下支座(16)、水平气缸(19)、L形连杆(22)、下连杆(23);所述竖直板、两个左下支座、两个右下支座分别固定连接于基座上,竖直板、两个右下支座分别位于两个左下支座左、右两侧;所述竖直气缸底部铰接于竖直板上部,所述竖直气缸的输出轴指向基座,且竖直气缸的输出轴与L形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左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左下支座转动连接,且左转轴的两端还分别与两个左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连杆的拐角处与所述左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左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左导向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左导向轴的两端还分别与两个左上支座转动连接;所述L形连杆的右端与水平气缸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气缸的输出轴与下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右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右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右下支座转动连接,且右转轴的两端还分别与两个右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右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右导向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且右导向轴的两端还与两个右上支座转动连接;两个左上支座、两个右上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工作台底部四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移动与旋转运动合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竖直板(2)、竖直气缸(5)、工作台(6)、两个左上支座(7)、两个右上支座(8)、左导向轴(9)、右导向轴(10)、两个左连杆(11)、两个右连杆(12)、左转轴(13)、右转轴(14)、两个左下支座(15)、两个右下支座(16)、水平气缸(19)、L形连杆(22)、下连杆(23);所述竖直板、两个左下支座、两个右下支座分别固定连接于基座上,竖直板、两个右下支座分别位于两个左下支座左、右两侧;所述竖直气缸底部铰接于竖直板上部,所述竖直气缸的输出轴指向基座,且竖直气缸的输出轴与L形连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左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左下支座转动连接,且左转轴的两端还分别与两个左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L形连杆的拐角处与所述左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两个左连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左导向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左导向轴的两端还分别与两个左上支座转动连接;所述L形连杆的右端与水平气缸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气缸的输出轴与下连杆的下端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郁斌范天月王一仲陈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