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秀玉专利>正文

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70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封口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其包含封盖和盖体,盖体上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环围和第二环围,盖体设封闭组件,第二环围与封闭组件之间设有挤断凹槽,封闭组件与第二环围之间还通过加强肋连接;封盖与第二环围螺纹连接,封盖内部设有储槽,封盖上方设旋动组件,封盖对封闭组件能够产生挤压开启压力或刺穿压力以使封闭组件开启,当封闭组件开启后,添加物可以顺利落入瓶内。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使用者快速获得高质量的用于食用的物品。其次,可防止封闭组件落入瓶内。杜绝了封闭组件掉落瓶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该容器盖操作简单,学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
本技术涉及封口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有添加物的瓶盖或容器如授权公告号为TWI344921B的台湾专利技术专利(日本特许申请案号2004-095454,2004-232134)所示。其提供一种瓶盖,包括盖体,包括:一外管部,在其内周边形成螺纹部,以与瓶子口部的螺纹部卡合;一顶部,用以密封该瓶子的口部的一开口;及一内管部,插入于该瓶子的口部,作为原料材料容纳部,用以容纳一原料;一底盖,以分开方式塑造于该内管部上,用以盖合该内管部之一下端;该底盖,包括一挠性可变形开启用突出部,其为挠性变形,当该盖体转到一封闭方向,将该内管部插入于该瓶子的口部,以至于该底盖被插入于该瓶子而复位,当该开启用突出部穿过该瓶子的一颈部,原来状态是与该颈部卡合;当该盖体转至一开启方向,将该内管部由该瓶子的颈部拔出,该瓶子的颈部阻止该底盖向上移动,且当该内管部向上移动时,该底盖由该内管部的该下端分开,进而使该内管部的该下端打开,且该内管部内的该原料材料放入至该瓶子中。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当盖体被转至开启方向,因底盖无法上移动且保持与颈部下表面卡合,底盖即由切割部自内管部分开,向上移动后落下,并让内管部的原料材料与压力气体一起喷出,底盖落入瓶子内。亦即,最终底盖会落入于瓶内的内容物之中,造成饮用上的安全隐患。并且,要让底盖被开启,需先转动盖体,并让底盖下移,让其突出部脱离盖体,之后,再反向转动,让底盖的突出部向盖体下端抵顶,最终让底盖与盖体分离脱落,直至掉入瓶内为止,此过程中需要反复操作。反复操作必然带来使用上的困扰。本技术创作者具有长期的塑料制品设计、制造与研发经验,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封闭组件落入瓶内的容器盖,以确保饮食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第一环围和第二环围,所述第二环围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环围连接,所述第一环围内壁设有内螺纹,在所述第一环围与所述第二环围之间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二环围的内壁设有与封盖上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环围的上开口周边形成凹环面,所述凹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固突缘,所述卡固突缘用于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封盖密闭盖合;所述盖体设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环围的下方出口处,所述第二环围的内侧形成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围与所述封闭组件的周边共同形成挤断凹槽,所述封闭组件与所述第二环围之间还通过加强肋连接;一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环围内壁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封盖上方设有旋动组件;所述封盖内设有储槽,所述储槽与所述第二环围相配合以储放添加物;当转动所述旋动组件时,所述封盖旋转而向下移动,所述封盖对所述第二环围上的所述封闭组件产生挤压压力,所述封盖使所述第二环围上的所述封闭组件被开启或被穿破,所述储槽内的添加物随即落入瓶内,且所述封闭组件在被开启或被穿破后不与所述第二环围全部分离;所述封盖顶端周边设安全扣件,所述安全扣件的周边设至少一个卡固凹槽,所述卡固凹槽与所述凹环面上的所述卡固突缘互相结合,以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封盖之间卡固密闭盖合;所述安全扣件上还设有断裂凹槽,当转动所述封盖时,所述安全扣件断裂且留存于所述凹环面的上方。较佳地,所述第二环围上设有大径部、斜颈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内壁设有用于与所述封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小径部内壁为平整表面;所述大径部的外径与容器口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容器口紧密连接。较佳地,所述小径部在其下方出口处与所述封闭组件线性连接,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封闭组件的周边形成类三角状的挤断凹槽;所述挤断凹槽位于所述封闭组件内侧或所述封闭组件外侧;所述封闭组件与所述小径部还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加强肋连接,当所述封闭组件被开启时,所述加强肋的结构使所述封闭组件呈现向一侧垂落开启的状态,以避免所述封闭组件掉入所述容器口。较佳地,所述封闭组件呈锥形且设置在所述小径部内侧,所述封闭组件上设有多个呈现放射状分布的穿破槽,所述穿破槽是匹配所述封闭组件的形状而成型的;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封闭组件连接,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封闭组件的周边形成类三角状的挤断凹槽;所述挤断凹槽位于所述封闭组件内侧或所述封闭组件外侧;所述封闭组件与所述小径部还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加强肋连接,当所述封闭组件被开启时,所述加强肋的结构使所述封闭组件呈现向一侧垂落开启的状态,以避免所述封闭组件掉入所述容器口。较佳地,在所述封闭组件中央或接近于中央处设置穿槽,并于所述封盖的上壁面下方设置一体成型的穿破组件;当通过手动或工具转动所述旋动组件时,所述封盖旋转并向下移动,所述穿破组件加压于所述穿槽,所述穿槽被刺穿后,添加物落入瓶内且所述封闭组件不落入容器口。较佳地,在所述封闭组件中央或接近于中央处设置尖状物;在所述封盖的下方出口设封口膜,所述封口膜的材质为纸材质或PP塑料材质;当通过手动或工具转动所述旋动组件时,所述封盖旋转并向下移动,所述尖状物穿破所述封口膜;当继续转动所述旋动组件时,所述封盖持续加压于所述封闭组件,直至所述封闭组件开启;所述封闭组件开启后,添加物落入瓶内且所述封闭组件不落入容器口。较佳地,所述盖体上设有锥形封闭组件,所述锥形封闭组件接近外围,所述锥形封闭组件上设有多个尖状物;在所述封盖的下方出口设封口膜,所述封口膜的材质为纸材质或PP塑料材质;当通过手动或工具转动所述旋动组件时,所述封盖旋转并向下移动,所述尖状物穿破所述封口膜;当继续转动所述旋动组件时,所述封盖持续加压于所述锥形封闭组件,直至所述锥形封闭组件开启;所述锥形封闭组件开启后,添加物落入瓶内且所述锥形封闭组件不落入容器口。较佳地,所述储槽设有上壁面,所述上壁面设置于所述封盖内壁面接近于顶端的位置,所述上壁面位置低于所述封盖内壁面的顶端;位于所述上壁面的所述旋动组件的高度与所述封盖的顶端平齐或低于所述封盖的顶端,所述旋动组件为片状或其他任意几何形状,所述旋动组件的形状与工具上的夹槽形状相匹配。较佳地,其还包括一工具,所述工具与所述旋动组件连接;所述工具设把手,且于所述把手的下方设横向环面,所述横向环面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封盖的外径,于所述横向环面的下方设夹槽;所述旋动组件一端插入所述夹槽内,所述工具通过所述旋动组件带动所述封盖旋转;当所述封盖旋转并向下移动时,所述封盖加压于所述封闭组件,直至所述封闭组件开启;所述封闭组件开启后,添加物落入瓶内且所述封闭组件向一侧垂落而并不落入容器口。较佳地,所述封盖上设有第一密封环围,所述第一密封环围位于所述安全扣件下方;当所述封盖相对静止时,所述第二环槽接近于上方入口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密封环围紧密连接,所述储槽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环围的内壁紧密连接;当所述封盖往下移动时,所述第一密封环围仍保持紧密贴触于所述第二环槽的内壁上。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在未启动添加功能前,可以使瓶内或容器内的物品与容器盖内的添加物之间保持分离状态,当使用者准备启动添加功能时,转动容器盖使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第一环围和第二环围,所述第二环围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环围连接,所述第一环围内壁设有内螺纹,在所述第一环围与所述第二环围之间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二环围的内壁设有与封盖上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环围的上开口周边形成凹环面,所述凹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固突缘,所述卡固突缘用于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封盖密闭盖合;所述盖体设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环围的下方出口处,所述第二环围的内侧形成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围与所述封闭组件的周边共同形成挤断凹槽,所述封闭组件与所述第二环围之间还通过加强肋连接;一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环围内壁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封盖上方设有旋动组件;所述封盖内设有储槽,所述储槽与所述第二环围相配合以储放添加物;当转动所述旋动组件时,所述封盖旋转而向下移动,所述封盖对所述第二环围上的所述封闭组件产生挤压压力,所述封盖使所述第二环围上的所述封闭组件被开启或被穿破,所述储槽内的添加物随即落入瓶内,且所述封闭组件在被开启或被穿破后不与所述第二环围全部分离;所述封盖顶端周边设安全扣件,所述安全扣件的周边设至少一个卡固凹槽,所述卡固凹槽与所述凹环面上的所述卡固突缘互相结合,以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封盖之间卡固密闭盖合;所述安全扣件上还设有断裂凹槽,当转动所述封盖时,所述安全扣件断裂且留存于所述凹环面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第一环围和第二环围,所述第二环围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环围连接,所述第一环围内壁设有内螺纹,在所述第一环围与所述第二环围之间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二环围的内壁设有与封盖上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环围的上开口周边形成凹环面,所述凹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固突缘,所述卡固突缘用于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封盖密闭盖合;所述盖体设封闭组件,所述封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环围的下方出口处,所述第二环围的内侧形成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围与所述封闭组件的周边共同形成挤断凹槽,所述封闭组件与所述第二环围之间还通过加强肋连接;一封盖,所述封盖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环围内壁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封盖上方设有旋动组件;所述封盖内设有储槽,所述储槽与所述第二环围相配合以储放添加物;当转动所述旋动组件时,所述封盖旋转而向下移动,所述封盖对所述第二环围上的所述封闭组件产生挤压压力,所述封盖使所述第二环围上的所述封闭组件被开启或被穿破,所述储槽内的添加物随即落入瓶内,且所述封闭组件在被开启或被穿破后不与所述第二环围全部分离;所述封盖顶端周边设安全扣件,所述安全扣件的周边设至少一个卡固凹槽,所述卡固凹槽与所述凹环面上的所述卡固突缘互相结合,以使所述盖体与所述封盖之间卡固密闭盖合;所述安全扣件上还设有断裂凹槽,当转动所述封盖时,所述安全扣件断裂且留存于所述凹环面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围上设有大径部、斜颈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的内壁设有用于与所述封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小径部内壁为平整表面;所述大径部的外径与容器口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容器口紧密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部在其下方出口处与所述封闭组件线性连接,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封闭组件的周边形成类三角状的挤断凹槽;所述挤断凹槽位于所述封闭组件内侧或所述封闭组件外侧;所述封闭组件与所述小径部还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加强肋连接,当所述封闭组件被开启时,所述加强肋的结构使所述封闭组件呈现向一侧垂落开启的状态,以避免所述封闭组件掉入所述容器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组件呈锥形且设置在所述小径部内侧,所述封闭组件上设有多个呈现放射状分布的穿破槽,所述穿破槽是匹配所述封闭组件的形状而成型的;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封闭组件连接,所述小径部与所述封闭组件的周边形成类三角状的挤断凹槽;所述挤断凹槽位于所述封闭组件内侧或所述封闭组件外侧;所述封闭组件与所述小径部还通过至少一个所述加强肋连接,当所述封闭组件被开启时,所述加强肋的结构使所述封闭组件呈现向一侧垂落开启的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廖秀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