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掉底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67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掉底包装盒,包括上盒和下盒,上盒与下盒活动套接并围合形成内腔;下盒包括外围部和连接部,外围部包括底面和侧面,底面和侧面围合形成下腔体。连接部包括侧壁,连接部位于下腔体内,其侧壁下部与外围部侧面固定连接;外围部侧面包括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侧面层,第一侧面层上设置有至少一开窗;连接部侧壁与开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活动卡板,卡板包括连接侧壁的固定部和可外折并抵接开窗上缘的活动部。本技术方案在下盒外围部和连接部粘接的基础上,还在外围部的第一侧壁层上设置开口、在连接部上设置卡板与开口卡合,进一步固定外围部和连接部,防止使用过程中包装盒掉底,提高包装盒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掉底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掉底包装盒。
技术介绍
在市面上,采用包装盒对产品进行包装是非常常见的包装方式,采用包装盒不仅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还可提升产品的档次。当前包装盒的材质和形状多种多样,带来便利和提升产品美观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小缺陷。以内榫口连接的包装盒为例,现在市面上部分酒盒采用内榫口方式的连接上下盒,内榫口与下盒之间通过胶水粘接,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榫口粘胶不牢、下盒掉底的情况;同时也容易被人为打开置换假酒,致使酒盒内装的是非原装酒也可以混入市场,给商家和消费者都带来不利。因而需要解决上述包装盒易掉底和打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掉底的包装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掉底包装盒,包括上盒和下盒,上盒与下盒活动套接并围合形成内腔;下盒包括外围部和连接部;外围部包括底面和侧面,底面和侧面围合形成下腔体;连接部包括侧壁,连接部位于下腔体内,其侧壁下部与外围部侧面固定连接;外围部侧面包括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侧面层,第一侧面层上设置有至少一开窗;连接部侧壁与开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活动卡板,卡板包括连接侧壁的固定部和可外折并抵接开窗上缘的活动部。优选地,所述卡板由连接部侧壁在对应开窗位置切割形成,切割形成的卡板向外延伸依次形成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卡板活动部上缘与开窗上缘相抵接。优选地,所述开窗为多边形,所述卡板面积小于开窗。优选地,所述开窗为四边形,所述卡板为面积小于开窗的四边形;所述四边形卡板一边连接连接部侧壁,另外三边外折并分别抵接开窗的上缘和两侧缘。优选地,所述外围部侧面还包括紧邻第一侧面层的第二侧面层;所述卡板外侧面与第二侧面层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卡板外侧面与第二侧面层通过胶黏剂粘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侧壁下部外侧面与外围部第一侧面层内面连接,连接部侧壁上部高于外围部侧面上缘;所述上盒与连接部上部套接、包裹于连接部上部外面;上盒下缘与下盒外围部侧面上缘相抵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侧壁下部外向面与第一侧壁层内面通过胶黏剂粘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层为灰板。优选地,所述包装盒上盒、下盒均为纸质材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下盒外围部和连接部粘接的基础上,还在外围部的第一侧壁层上设置开口、在连接部上设置卡板与开口卡合,进一步固定外围部和连接部,防止使用过程中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造成的包装盒掉底,提高包装盒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在具体实施例中,包装盒结构图;图2在具体实施例中,下盒开窗处示意图;图3在具体实施例中,下盒开窗处截面图。其中,10上盒,20下盒连接部,21下盒外围部上缘,22下盒外围部,23下盒开窗,24开窗侧缘,25开窗下缘,26开窗上缘,200第二侧壁层,201第一侧面层,202连接部侧壁,203连接部卡板。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防掉底包装盒包括上盒10和下盒,上盒与下盒套接形成中间可容纳产品的内腔体。在具体实施例中,包装盒为长方体形;上盒10、下盒的底面均为四方形,一起围合形成长方体形包装盒。在应用中,根据使用的需要,包装盒可为多种形状,例如正方体型、圆柱形、棱柱形等等。在具体实施例中,下盒包括两部分,由外到内分别是外围部22和连接部20。其中,外围部22包括底面和侧面,底面为四方形,和四个侧面一起围合形成下腔体。连接部20顾名思义起到连接作用,相当于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内榫口结构的作用。连接部20包括四个侧壁202,侧壁的下半部分贴合在外围部22侧面内,上半部分高于外围部上缘21。使用时,上盒10套接在连接部上半部分,上盒下缘和下盒外围部上缘21相抵接。如图2、图3所示,外围部22的侧面包括粘接连接部侧壁202的第一侧面层201以及紧邻第一侧面层的第二侧面层200,在一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侧面层201为外围部的内层,由灰板制成,第二侧面层200为外围部的外层。如图1所示第一侧面层201上开设有两个方形开窗23,两开窗相对;连接部侧壁202在开窗23对应位置切割出卡板203结构,卡板203包括连接侧壁的固定部和可外折并抵接开窗上缘的活动部。卡板203为小于开窗23的方形结构,底边连接侧壁202,另外三边可活动。使用时将卡板203外折,卡板203可活动三边刚好抵接开窗上缘26和两侧缘24,同时用胶水将卡板203粘接到外围部第二侧面层200上,由于卡板203与开窗23的卡合,连接部20与外围部22连接更加稳固,防止包装盒掉底。在其他实施例中,开窗23和卡板203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半圆形、三角形等等。卡板203与侧壁202的连接处除了底边也可是侧边,只要卡板203的一边缘能与开窗上缘26抵接卡合,就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同时开窗23和卡板203的结构可以为一个也可为若干个,是具体包装盒的需求而定。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部20与外围部22通过胶水粘接,卡板23与外围部第二侧面层200通过胶水粘接;在应用中,可采用多种连接方式,并不限于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盒体材质为纸质;但本技术所公开防掉底盒体材质不限于纸质,也可应用PVC材料等等。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防掉底包装盒的使用方式为:将产品放置在下盒内,将上盒10套接于下盒连接部20外,上盒下缘与下盒外围部上缘21抵接卡合。本技术所公开的包装盒结构可用作酒盒使用,但不仅限于酒盒的应用,同样可以用于其它产品的包装例如用作工艺品、电子产品等等的包装礼盒。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掉底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和下盒,上盒与下盒活动套接并围合形成内腔;下盒包括外围部和连接部;外围部包括底面和侧面,底面和侧面围合形成下腔体;连接部包括侧壁,连接部位于下腔体内,其侧壁下部与外围部侧面固定连接;外围部侧面包括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侧面层,第一侧面层上设置有至少一开窗;连接部侧壁与开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活动卡板,卡板包括连接侧壁的固定部和可外折并抵接开窗上缘的活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掉底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和下盒,上盒与下盒活动套接并围合形成内腔;下盒包括外围部和连接部;外围部包括底面和侧面,底面和侧面围合形成下腔体;连接部包括侧壁,连接部位于下腔体内,其侧壁下部与外围部侧面固定连接;外围部侧面包括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侧面层,第一侧面层上设置有至少一开窗;连接部侧壁与开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可活动卡板,卡板包括连接侧壁的固定部和可外折并抵接开窗上缘的活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底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由连接部侧壁在对应开窗位置切割形成,切割形成的卡板向外延伸依次形成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卡板活动部上缘与开窗上缘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掉底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为多边形,所述卡板面积小于开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掉底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窗为四边形,所述卡板为面积小于开窗的四边形;所述四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柏星龙创意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