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58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属于石油储运技术领域。所述装置用于安装位于浮顶储罐极限低液位处的限位开关,包括:第一旁通管、下端与第一旁通管连通的第二旁通管;第一旁通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浮顶储罐的连通,第二端用于与限位开关连接,且限位开关的探测端伸入至第一旁通管内;第一旁通管与浮顶储罐之间呈75°~90°的夹角;第二旁通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竖直管、弯曲管;竖直管的自由端与第一旁通管连通,弯曲管的自由端与浮顶储罐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当浮顶储罐内的液位由极限高液位降至极限低液位时,第一旁通管内的油品可顺利流入至浮顶储罐内,使限位开关能确定浮顶储罐内的液位已到达极限低液位,进行连锁停泵,起到液位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储运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品(包括原油、成品油等)储运过程中,通常利用浮顶储罐进行贮存,使得浮顶与罐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密封装置(包括一次密封装置、二次密封装置)的环形空间,以减少油品的蒸汽损失。其中,浮顶储罐的极限高液位处、极限低液位处分别安装有限位开关,以当浮顶储罐内的液位到达极限高液位、极限低液位时,进行连锁停泵,以起到液位保护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相关技术中,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设置成管体结构,该装置的一端用于与浮顶储罐连通,另一端用于与限位开关连接,且限位开关的探测端伸入至该装置内,以获取浮顶储罐内的液位信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当浮顶储罐内的液位由高液位降至极限低液位时,上述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内的油品无法流入至浮顶储罐内,造成限位开关不能获取浮顶储罐内的液位信息,无法连锁停泵,从而失去液位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安装位于浮顶储罐极限低液位处的限位开关,包括:第一旁通管、下端与所述第一旁通管连通的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浮顶储罐的连通,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限位开关连接,且所述限位开关的探测端伸入至所述第一旁通管内;所述第一旁通管与所述浮顶储罐之间呈75°~90°的夹角;所述第二旁通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竖直管、弯曲管;所述竖直管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旁通管连通,所述弯曲管的自由端与所述浮顶储罐连通。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浮顶储罐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第一旁通管与所述第二旁通管均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内。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保温层的外壁上设置有金属保护层。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保温层包括:多个依次层叠的子保温层;所述子保温层通过多个保温板拼接而成,且相邻所述子保温层的保温板交错设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顶储罐的外壁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件;所述子保温层通过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顶储罐的外壁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沿所述浮顶储罐的周向均匀设置的角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金属保护层通过铆钉分别与所述子保温层、所述支撑件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二旁通管设置为电伴热结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旁通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开关法兰连接;所述第一旁通管的法兰与所述限位开关的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第一旁通管的第一端处设置有补强圈;所述补强圈与所述浮顶储罐的外壁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通过第二旁通管使浮顶储罐的顶壁与浮顶之间的空间和一次密封装置与浮顶储罐内液位之间的空间相贯通,进而可使当浮顶储罐内的液位由高液位降至极限低液位时,第一旁通管内的油品可顺利流入至浮顶储罐内,使限位开关能确定浮顶储罐内的液位已到达极限低液位,进行连锁停泵,进而起到液位保护的作用;另外,通过将第一旁通管与浮顶储罐之间的夹角设置成75°~90°(举例来说,可设置成75°、90°等),可避免当浮顶储罐内的液位由极限高液位降至极限低液位时,浮顶储罐内的油品经第一旁通管而撞击限位开关的探测端,进而可确保限位开关能准确判断浮顶储罐内的液位是否到达极限低液位。以及,通过将第二旁通管设置成顺次连通的竖直管、弯曲管的结构,即便于与第一旁通管、浮顶储罐的连通,又便于第二旁通管的生产、加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即能有效起到液位保护的作用,也便于生产、加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与金属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说明如下:1-第一旁通管;1a-法兰;1b-补强圈;2-第二旁通管;21-竖直管;22-弯曲管;3-保温层;31-子保温层;4-金属保护层;5-支撑件;A-浮顶储罐;B-限位开关;C-一次密封装置;D-浮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浮顶储罐A既包括外浮顶储罐,也包括内浮顶储罐。其中,浮顶储罐A的上、下端均设置有限位开关B,用于监控浮顶储罐A的液位是否到达极限高液位或极限低液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安装位于浮顶储罐A极限低液位处的限位开关B;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旁通管1、下端与第一旁通管1连通的第二旁通管2;第一旁通管1的第一端用于与浮顶储罐A连通,第二端用于与限位开关B连接,且限位开关B的探测端伸入至第一旁通管1内;第一旁通管1与浮顶储罐A之间呈75°~90°的夹角;第二旁通管2包括:顺次连接的竖直管21、弯曲管22;竖直管21的自由端与第一旁通管1连通,弯曲管22的自由端与所述浮顶储罐A连通。需要说明的是,竖直管21的自由端指的是竖直管21中不与弯曲管22连接的一端。弯曲管22的自由端指的是弯曲管22中不与竖直管21连接的一端。另外,第一旁通管1与浮顶储罐A之间的夹角指的是,第一旁通管1的轴线与浮顶储罐A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下面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的工作原理给予描述:应用时,先将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安装在浮顶储罐A的外壁上,具体为,将第二旁通管2的上端与浮顶储罐A的罐壁连通,并将保温层3设置在浮顶储罐A的外壁上,以及将第一旁通管1的第一端与浮顶储罐A的罐壁连通,第二端与限位开关B连接,并使限位开关B的探测部伸入至第一旁通管1内。当浮顶储罐A内的液位由高液位降至极限低液位时,由于第二旁通管2的竖直管21与第一旁通管1连通,弯曲管22与浮顶储罐A连通,可使浮顶储罐A的顶壁与浮顶D之间的空间和一次密封装置C与浮顶储罐A内液位之间的空间相贯通,即这两处空间的压力相等,进而使第一旁通管1内的油品流入浮顶储罐A内,此时,限位开关B的探测端根据第一旁通管1内的介质密度变化,来确定浮顶储罐A内的液位已到达极限低液位,进行连锁停泵,进而起到液位保护的作用。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通过第二旁通管2使浮顶储罐A的顶壁与浮顶D之间的空间和一次密封装置C与浮顶储罐A内液位之间的空间相贯通,进而可使当浮顶储罐A内的液位由高液位降至极限低液位时,第一旁通管1内的油品可顺利流入浮顶储罐A内,使限位开关B能确定浮顶储罐A内的液位已到达极限低液位,进行连锁停泵,进而起到液位保护的作用;另外,通过将第一旁通管1与浮顶储罐A之间的夹角设置成75°~90°(举例来说,可设置成75°、90°等),可当浮顶储罐A内的液位由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安装位于浮顶储罐(A)极限低液位处的限位开关(B),包括:第一旁通管(1)、下端与所述第一旁通管(1)连通的第二旁通管(2);所述第一旁通管(1)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浮顶储罐(A)的连通,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限位开关(B)连接,且所述限位开关(B)的探测端伸入至所述第一旁通管(1)内;所述第一旁通管(1)与所述浮顶储罐(A)之间呈75°~90°的夹角;所述第二旁通管(2)包括:顺次连接的竖直管(21)、弯曲管(22);所述竖直管(21)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旁通管(1)连通,所述弯曲管(22)的自由端与所述浮顶储罐(A)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安装限位开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安装位于浮顶储罐(A)极限低液位处的限位开关(B),包括:第一旁通管(1)、下端与所述第一旁通管(1)连通的第二旁通管(2);所述第一旁通管(1)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浮顶储罐(A)的连通,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限位开关(B)连接,且所述限位开关(B)的探测端伸入至所述第一旁通管(1)内;所述第一旁通管(1)与所述浮顶储罐(A)之间呈75°~90°的夹角;所述第二旁通管(2)包括:顺次连接的竖直管(21)、弯曲管(22);所述竖直管(21)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旁通管(1)连通,所述弯曲管(22)的自由端与所述浮顶储罐(A)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顶储罐(A)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3);所述第一旁通管(1)与所述第二旁通管(2)均设置于所述保温层(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的外壁上设置有金属保护层(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包括:多个依次层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昊轩郭慧军张朝阳刘发安刘清华刘海宁赵国峰王亮张志魁徐敬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