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茶盘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6378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茶盘及制作方法,石茶盘包括由石材制作而成的茶盘本体,茶盘本体上设置有泡茶槽、烧水槽、安装槽和排水盲孔,泡茶槽中心设置有与排水盲孔连通的漏水孔,安装槽外形与电磁炉外形相匹配;所述制作方法包括磨削加工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铣边加工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铣削加工泡茶槽和烧水槽、铣削加工排水槽、铣削加工支撑脚和安装槽、烘干处理、粘接天然石板材A与天然石板材B、钻削加工漏水孔、铣边加工茶盘本体;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石茶盘受环境因素影响减少,延长了使用寿命,生产工艺流程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精度,使云石胶在天然石板材之间的结合面被充分压延,粘接更牢固,承载强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茶盘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具
,尤其涉及一种石茶盘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茶盘是作为泡茶放茶具用的盘子,其种类繁多,其制作材料有不锈钢压模、塑料、合成树脂、木制等,但这些材料的茶具使用时间一长,不仅会引起颜色的变化,使茶具上的花纹图案变形,而且使用寿命也短,而且泡茶时茶盘均会接受高温的考验,有时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危害。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0407175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隐藏抽水烧水式石茶盘,包括茶盘本体,所述茶盘本体是由石材制作而成的,其分为泡茶部、抽水部和烧水部,所述泡茶部、抽水部和烧水部的上表面均设有图案雕刻层,所述泡茶部上表面中部设有下陷的泡茶槽,该泡茶槽的底面由四周向其中心逐渐倾斜,并在该泡茶槽中心处设有排水孔,所述泡茶部内设有倾斜的隐藏式排水装置,该隐藏式排水装置的入水口与上述排水孔相通,其出水口穿过该泡茶部的下表面。采用该技术的技术方案,使茶盘具有了经久耐用的特性,但是,该茶盘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难以获得广泛推广和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茶盘及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茶盘及制作方法,包括由石材制作而成的茶盘本体,所述茶盘本体上表面设置有泡茶槽和烧水槽,所述茶盘本体内部设设置有排水盲孔,所述泡茶槽中心设置与所述排水盲孔连通的漏水孔,所述茶盘本体下表面设置有外形轮廓与电磁炉相匹配的安装槽,安装槽布置位置与所述烧水槽位置相对应。所述茶盘本体下表面角落部位还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安装槽底壁与所述烧水槽底壁之间的间距为5mm~10mm。所述排水盲孔布置方向与所述茶盘本体长度方向平行,并且该排水盲孔端口布置于所述茶盘本体左侧表面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石茶盘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其中天然石板材A厚度是天然石板材B厚度的2.5倍~3.5倍,分别对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及反面进行磨削加工,使天然石板材A、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及反面表面粗糙度达到12.5微米以下;步骤二:分别对步骤一所述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四周侧面进行铣削加工,使所述天然石板材A、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及方面均为大小一致的矩形;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经过铣削加工后的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进行铣削加工,在天然石板材B正面的左右两侧分别铣削加工出泡茶槽和烧水槽,其中泡茶槽长度为L1,泡茶槽左侧与天然石板材B的左侧边缘距离为Z1,烧水槽长度为L2,烧水槽右侧与天然石板材B的右侧边缘距离为Z2;步骤四:对步骤二中经过铣削加工后的天然石板材A正面进行铣削加工,以所述天然石板材A左侧表面为起点,使铣刀进给运动方向与其长度方向平行,在天然石板材A的正面铣削加工出一条排水槽,该排水槽长度为L3,宽度为H3,并且满足以下关系:L3≥Z1+0.5×L1+H3;步骤五:对天然石板材A的反面进行铣削加工,在天然石板材A反面四个角落部铣削加工出支撑脚,再对天然石板材A反面进行铣削加工,在天然石板材A反面靠近右侧表面一侧加工出与电磁炉外形相匹配的安装槽,该安装槽长度为L4,安装槽右侧与天然石板材A右侧边缘距离为Z4,并且满足以下关系:|(0.5×L4+Z4)-(0.5×L2+Z2)|≤1mm;步骤六:将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经过铣削加工后的天然石板材A、天然石板材B放入放入烘箱中将附着于其外表面上的水分烘干,再放置于阴凉通风处,使其冷却至常温;步骤七:在天然石板材A的正面涂上云石胶,在天然石板材B的反面涂上云石胶,将天然石板材A的正面与天然石板材B的反面叠合在一起并施加适当压力,当云石胶固化后,使天然石板材A与天然石板材B粘接在一起;步骤八:对步骤七中所述粘接在一起后的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进行钻削加工,在泡茶槽的中心钻削加工出一个直径小于H3的漏水孔;步骤九:使用铣床对粘接在一起的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进行铣削加工,去除其四周侧面多余的材料,获得茶盘本体。步骤一中所述分别对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及反面进行磨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磨床上配置粒度为B100的金刚石砂轮,所述砂轮直径为Φ150mm,砂轮线速度为30m/s,进给量为20mm/min。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或步骤九中对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进行铣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主轴转速250r/min~400r/min,进给量5mm/r~10mm/r。步骤六中所述对天然石板材A、天然石板材B进行烘干处理的工艺参数为:烘箱内温度为80℃~120℃,烘箱内保持时间为5min~10min。步骤七中所述使天然石板材A与天然石板材B粘接在一起的工艺参数为:向天然石板材A与天然石板材B上施加压力为:400kgf/m2~600kgf/m2,施加压力持续时间为20min~40min,云石胶用量为750mL/m2~1000mL/m2,云石胶固化温度为20℃~35℃。步骤八中对粘接在一起后的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进行钻削加工的工艺参数为:主轴转速800r/min~1200r/min,进给量0.5mm/r~1mm/r。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茶盘本体采用石材制成,减少了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外形更美观时尚,经久耐用,使用寿命也更长,并且,通过在安装槽以内嵌装电磁炉即可对烧水槽进行加热,通过泡茶槽以内的排水盲孔和漏水孔则可以将在泡制茶叶过程中渗漏的茶水排出,并且排水盲孔具有很高的隐蔽性,没有破坏茶盘外表面整体外观,采用本专利技术石茶盘的制作工艺方法,对天然石板材的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后再经过烘干、铣削、粘接和钻削等加工后,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精度,使制作而成的石茶盘表面更平整光滑,并且使云石胶在天然石板材之间的结合面被充分压延,使天然石板材粘接更牢固,强度也更高,使制作而成的石茶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石茶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石茶盘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石茶盘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茶盘本体,101-泡茶槽,102-烧水槽,103-排水盲孔,104-漏水孔,105-安装槽,106-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茶盘及制作方法,如图1、图2所示,石茶盘包括由石材制作而成的茶盘本体1,茶盘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泡茶槽101和烧水槽102,茶盘本体1内部设设置有排水盲孔103,泡茶槽101中心设置与排水盲孔103连通的漏水孔104,茶盘本体1下表面设置有外形轮廓与电磁炉相匹配的安装槽105,安装槽105布置位置与烧水槽102位置相对应。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茶盘本体采用石材制成,减少了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外形更美观时尚,经久耐用,使用寿命也更长,并且,通过在安装槽以内嵌装电磁炉即可对烧水槽进行加热,通过泡茶槽以内的排水盲孔和漏水孔则可以将在泡制茶叶过程中渗漏的茶水排出,并且排水盲孔具有很高的隐蔽性,没有破坏茶盘外表面整体外观,采用本专利技术石茶盘的制作工艺方法,对天然石板材的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后再经过烘干、铣削、粘接和钻削等加工后,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精度,使制作而成的石茶盘表面更平整光滑,并且使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石材制作而成的茶盘本体(1),所述茶盘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泡茶槽(101)和烧水槽(102),所述茶盘本体(1)内部设设置有排水盲孔(103),所述泡茶槽(101)中心设置与所述排水盲孔(103)连通的漏水孔(104),所述茶盘本体(1)下表面设置有外形轮廓与电磁炉相匹配的安装槽(105),安装槽(105)布置位置与所述烧水槽(102)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石材制作而成的茶盘本体(1),所述茶盘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泡茶槽(101)和烧水槽(102),所述茶盘本体(1)内部设设置有排水盲孔(103),所述泡茶槽(101)中心设置与所述排水盲孔(103)连通的漏水孔(104),所述茶盘本体(1)下表面设置有外形轮廓与电磁炉相匹配的安装槽(105),安装槽(105)布置位置与所述烧水槽(102)位置相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盘本体(1)下表面角落部位还设置有支撑脚(10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5)底壁与所述烧水槽(102)底壁之间的间距为5mm~1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孔(103)布置方向与所述茶盘本体(1)长度方向平行,并且该排水盲孔(103)端口布置于所述茶盘本体(1)左侧表面上。5.一种石茶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其中天然石板材A厚度是天然石板材B厚度的2.5倍~3.5倍,分别对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及反面进行磨削加工,使天然石板材A、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及反面表面粗糙度达到12.5微米以下;步骤二:分别对步骤一所述天然石板材A和天然石板材B四周侧面进行铣削加工,使所述天然石板材A、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及方面均为大小一致的矩形;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经过铣削加工后的天然石板材B的正面进行铣削加工,在天然石板材B正面的左右两侧分别铣削加工出泡茶槽(101)和烧水槽(102),其中泡茶槽(101)长度为L1,泡茶槽(101)左侧与天然石板材B的左侧边缘距离为Z1,烧水槽(102)长度为L2,烧水槽(102)右侧与天然石板材B的右侧边缘距离为Z2;步骤四:对步骤二中经过铣削加工后的天然石板材A正面进行铣削加工,以所述天然石板材A左侧表面为起点,使铣刀进给运动方向与其长度方向平行,在天然石板材A的正面铣削加工出一条排水槽,该排水槽长度为L3,宽度为H3,并且满足以下关系:L3≥Z1+0.5×L1+H3;步骤五:对天然石板材A的反面进行铣削加工,在天然石板材A反面四个角落部铣削加工出支撑脚(106),再对天然石板材A反面进行铣削加工,在天然石板材A反面靠近右侧表面一侧加工出与电磁炉外形相匹配的安装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值唐国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石阡县明值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