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筒状工件时工厂中十分常见的工件,在工件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往往会出现磨损进而使得筒状工件的品质下降进而影响其性能。为了保证筒状工件的性能,则需要对筒状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现有技术中对筒状工件一般是操作者手持筒状工件,然后再通过抛光片对筒状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打磨。该种抛光打磨方式不仅往往会出现打磨不均匀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操作者被抛光片误伤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该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能够安全、高效地对筒状工件进行抛光打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中下部水平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支撑杆穿过贯穿孔且支撑杆、旋转杆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以使得旋转杆能够绕支撑杆的轴向转动;支撑杆的底部向下铰接有两个夹持杆,两个夹持杆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支撑杆上还水平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旋转杆、夹持杆之间,夹持杆的顶部连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顶部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中下部水平设置有旋转杆(7),所述旋转杆(7)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支撑杆(6)穿过所述贯穿孔且所述支撑杆(6)、旋转杆(7)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9)以使得所述旋转杆(7)能够绕所述支撑杆(6)的轴向转动;所述支撑杆(6)的底部向下铰接有两个夹持杆(17),两个所述夹持杆(1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8),所述支撑杆(6)上还水平设置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位于所述旋转杆(7)、夹持杆(17)之间,所述夹持杆(17)的顶部连接有驱动杆(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中下部水平设置有旋转杆(7),所述旋转杆(7)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支撑杆(6)穿过所述贯穿孔且所述支撑杆(6)、旋转杆(7)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9)以使得所述旋转杆(7)能够绕所述支撑杆(6)的轴向转动;所述支撑杆(6)的底部向下铰接有两个夹持杆(17),两个所述夹持杆(17)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8),所述支撑杆(6)上还水平设置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位于所述旋转杆(7)、夹持杆(17)之间,所述夹持杆(17)的顶部连接有驱动杆(16)且所述驱动杆(16)的顶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杆(15)上;所述旋转杆(7)的两端竖直向下设置有夹紧杆(10),所述夹紧杆(10)能够沿着所述旋转杆(7)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夹紧杆(10)的底部交叉轴接有两个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设置有抛光片,所述转动杆(11)向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5)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驱动杆(16)为螺纹杆,所述驱动杆(16)贯穿所述螺纹孔且所述驱动杆(16)的顶部设置有螺母(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调式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1)向内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3),所述转动杆(11)向外的一端之间通过卡扣杆(12)连接,所述卡扣杆(12)上设置有多个卡扣以能够固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孝,胡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德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