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31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包括支座一和支座二,所述支座一包括弧形板一和底板一,所述底板一上设有支撑柱一,所述弧形板一底部设有凹槽一,所述支撑柱一设置在凹槽一内,所述支座二包括弧形板二和底板二,所述底板二上设有支撑柱二,所述弧形板二底部设有凹槽二,所述支撑柱二设置在凹槽二内,所述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内均设有空腔,伸缩板两端均设有防脱块,位于一端的防脱块设置在弧形板一的空腔内,位于另一端的防脱块设置在弧形板二的空腔内,所述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上均设有轨道,所述两轨道之间设有滑动杆,该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结构新颖,支撑效果好,放置面积可调节,使用便捷,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支座用于放置材料,而建筑材料中有一些形状偏向圆形或者圆柱形,这类材料极易发生偏移,从高处掉落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这就需要使用专用的支座用于放置这类材料,而当前的支座尽管造型已经能够有效限制圆柱体材料的移动,但是这些支座大多结构还是较为单一,且自身结构死板,不够灵活,使用时能够放置的材料也有限,同时材料由于支座边缘一般设有围栏,从支座上取下时也较为困难,需要大量人力资源,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新颖,支撑效果好,放置面积可调节,使用便捷,适合推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包括支座一和支座二,所述支座一包括弧形板一和底板一,所述底板一上设有支撑柱一,所述弧形板一底部设有凹槽一,所述支撑柱一设置在凹槽一内,所述支座二包括弧形板二和底板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包括支座一(1)和支座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一(1)包括弧形板一(3)和底板一(4),所述底板一(4)上设有支撑柱一(5),所述弧形板一(3)底部设有凹槽一,所述支撑柱一(5)设置在凹槽一内,所述支座二(2)包括弧形板二(6)和底板二(7),所述底板二(7)上设有支撑柱二(8),所述弧形板二(6)底部设有凹槽二,所述支撑柱二(8)设置在凹槽二内,所述弧形板一(3)和弧形板二(6)内均设有空腔(9),伸缩板(10)两端均设有防脱块(11),位于一端的防脱块(11)设置在弧形板一(3)的空腔(9)内,位于另一端的防脱块(11)设置在弧形板二(6)的空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大口径双联支座,包括支座一(1)和支座二(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一(1)包括弧形板一(3)和底板一(4),所述底板一(4)上设有支撑柱一(5),所述弧形板一(3)底部设有凹槽一,所述支撑柱一(5)设置在凹槽一内,所述支座二(2)包括弧形板二(6)和底板二(7),所述底板二(7)上设有支撑柱二(8),所述弧形板二(6)底部设有凹槽二,所述支撑柱二(8)设置在凹槽二内,所述弧形板一(3)和弧形板二(6)内均设有空腔(9),伸缩板(10)两端均设有防脱块(11),位于一端的防脱块(11)设置在弧形板一(3)的空腔(9)内,位于另一端的防脱块(11)设置在弧形板二(6)的空腔(9)内,所述支撑柱一(5)和支撑柱二(8)上均设有轨道(12),所述两轨道(12)之间设有滑动杆(13),所述滑动杆(13)上设有杠杆(14),所述杠杆(14)底部设有滚珠一(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骏安骐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