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超然专利>正文

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92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0:20
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所述供气软管的管壁设置有线形的开口,该开口的两侧的管壁分别连接设置有链带I和链带II,链带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链带I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I,上述链牙I和链牙II能够啮合密封或被分离张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气软管。
技术介绍
在建筑火灾中,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导致被困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建筑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烟雾对人们的侵害,特别是森林火灾,火灾烟雾巨大,给消防救援队员和逃生人员带来巨大的威胁,目前消防救援人员在解救被火灾烟雾围困人员时大部分还是依靠消防空气罐结合消防面具的使用,然而携带消防空气罐不方便且无法提供给多人使用,有时消防队员携带的备用空气罐还无法满足自己的救援使用,更不要说满足火灾现场的被困人员。同样,在厂房大、大商场、高楼发生火灾时同样存在如何长时间满足消防队员以及逃生人员呼吸用的空气的需求。现有技术已揭示拉链的定义,拉链是由两条互为啮合的柔性牙链带及可使其重复进行拉开、拉合的拉头等组成的连接件。拉链可分为三个系列:金属、尼龙、胶牙(注塑);连续成型:尼龙;单个成型:金属(冲压)、胶牙(注塑)。按材质分类:金属材料分为铝质和铜质;尼龙的材料为聚酯单丝;胶牙的材料主要为聚甲醛(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拉链的工作原理一般是用合力和分力的原理解释的:拉开拉链时,三角形的物体在两链间和拉链一起运动,手的拉力在三角形物体上产生了两个分力,在夹角很小的情况下,作用在尖角上的力很大,两分力向拉链施力且分力大于竖直向下的合力,即分力大于手的拉力,所以很难直接分离开的拉链很容易地被三角形分开。也可以说拉链又称拉锁,是一个可重复拉合、拉开的由两条柔性的可互相啮合的连接件,它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专利技术之一,常见的拉链形式有单头闭尾式、双头闭尾式、双头开尾式等。拉链的原理是利用了一个简单机械——斜面,也叫楔。用手拉动时你会感觉很轻松,因为利用斜面是省力的,但要用手直接将拉链啮合,却是十分的困难。早在西元前2500年埃及人建金字塔时,即使用斜面来移动巨大石块。虽斜面已被人使用数世纪之久,直到1586年时斯蒂文才提出理论上的说明,当一物体沿一光滑斜面向上推时,将其提高到斜面顶端所需的力是F=wh/d,其中F是平行於斜面方向施加於物体的外力,W是物重,h足斜面的高度,d是斜面长度。斜面减少了提高物体所需之外力,因斜面具有机械利益,即d/h比值。斜面越平缓,机械利益越大。拉链也是斜面应用的一种,斜面使拉拉链的微小力量转换成足以分合链齿的强大力量。拉头是一头大一头小,有点像船形,大头端的中间还有一个中心顶舌,闭合拉链时,一对对锁齿被引导到小头,依靠小头逐对逐对地迫使锁齿互扣。打开拉链时,大头处的中心顶舌逐对逐对地顶开或张开锁齿,打开的锁齿被引导向大头,即向两旁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气软管,它与呼吸空气气源连接后能够很好满足灭火救援工作时对新鲜空气的需求,当建筑或森林等处发生火灾时,在消防救援人员和逃生人员在避难或逃生过程可以方便地吸取新鲜空气进行救援或逃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所述供气软管的管壁设置有线形的开口,该开口的两侧的管壁分别连接设置有链带I和链带II,链带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链带I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I,上述链牙I和链牙II能够啮合密封或被分离张开;其中,所述供气软管采用胶管或塑料管;其中,所述链带I和链带II连接处设置有通气滑块装置,上述通气滑块装置可在链带I和链带II上滑动,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结构包括两个导向口、底板、盖板、内芯体,底板通过内芯体与盖板连接,底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缝隙,滑动时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导向口外侧的链带I的链牙I与链带II的链牙II处于啮合状态,上述通气滑块装置可在链带I和链带II上以链牙I和链牙II为导轨滑动,位于通气滑块装置内的链牙I与链牙II被上述内芯体分离张开或者被上述通气滑块装置内部腔体的凸出的轨道或凸出的腔体结构分离张开,所述链带I和链带II从上述缝隙中穿过,所述通气滑块装置设置有出气孔洞,所述排列的链牙I和链牙II相互交错排列,采用现有技术的拉头能够夹持链牙I和链牙II,借助上述拉头拉襻滑行即可使链牙I和链牙II相互啮合或脱开,上述通气滑块装置是对现有技术的拉头的结构进行改进、变化得到的,当所述供气软管的开口一侧的管壁连接有链带I,上述开口另一侧的管壁连接有链带II时,上述链带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上述链带I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I,为便于安装通气滑块装置,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结构采用如下活动组装结构:所述通气滑块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端部的导向口、底板、盖板、内芯体,底板上设置有竖直的内芯体,内芯体与盖板活动连接,例如上述内芯体的顶端设置有螺丝孔,对应上述螺丝孔位置的上述盖板上设置有孔洞,配套的螺栓穿过上述盖板上的孔洞后就可旋转进入上述螺丝孔达到让上述底板连接固定盖板的目的,还有下列活动连接方案,上述内芯体的顶端设置有垂直的螺杆,对应上述螺杆位置的上述盖板上设置有孔洞,上述盖板通过上述孔洞能够套在上述内芯体的螺杆上并采用螺帽旋转在上述螺杆上就能够压住盖板把盖板固定在上述内芯体上,上述活动连接的方式还可采用插接固定的方式,插接固定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里不作详述,在本申请的上述供气软管安装上述通气滑块装置时,我们先让上述链牙I与链牙部分或全部处于分离状态,这很容易做的,我们把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盖板与底板分离,先把上述链带I的链牙I与链带II的链牙II塞进或安装进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底板的内部腔体内,然后把盖板压住链牙I与链牙II并固定在上述内芯体上,链牙I与链牙II能够被通气滑块装置的导向口的内部腔体挤压啮合到一起,还有简单的方法是把链带I的链牙I与链带II的链牙II塞进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底板的内部腔体内后,一边塞进一边沿链带I或链带II的方向左右移动,这样很快就能够把上述链牙I与链牙II安装进上述底板上的内部腔体或底板上的轨道内,然后把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盖板压住上述链牙I与链牙II并连接固定到上述底板上的内芯体上并沿链带I或链带II的方向左右移动,这样通过通气滑块的导向口及内芯体的作用,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导向口的外侧附近的链带I的链牙I与链带II的链牙II处于啮合状态,上述通气滑块装置内部的链牙I与链牙II处于张开状态,如果远离上述通气滑块的链带I和链带II依然处于分离状态,我们仅需把通气滑块装置滑动到上述链牙I及链牙II的一端再反向滑动到上述链牙I及链牙II的另一端就实现了通气滑块装置外侧的链牙I与链牙II均处于啮合状态,通气滑块装置内部的链牙I与链牙II处于张开状态,通过上述安装方法还能够在链带I和链带II继续安装多个通气滑块装置并让安装在链带I和链带II上的所有通气滑块装置外侧的链牙I与链牙II均处于啮合状态,上述所有通气滑块装置内的链牙I与链牙II均处于张开状态,上述链带I和链带II从上述缝隙中穿过,所述通气滑块装置设置有出气孔洞,通气滑块装置在移动时位于上述导向口处的链牙I与链牙II能够被上述导向口的内部腔体挤压啮合到一起,所述链带I和链带II从上述缝隙中穿过并向所述通气滑块装置的外部延伸后与所述供气软管的开口两侧的管壁连接,位于所述供气软管内部的通气滑块装置的底板或盖板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通气滑块装置可打开或闭合链带I和链带II,闭合链带I和链带II时,位于通气滑块装置内部的一对对链牙I和链牙II被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软管的管壁设置有线形的开口,该开口的两侧的管壁分别连接设置有链带I和链带II,链带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链带I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I,上述链牙I和链牙II能够啮合密封或被分离张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软管的管壁设置有线形的开口,该开口的两侧的管壁分别连接设置有链带I和链带II,链带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链带II的一侧边设置有排列的链牙II,上述链牙I和链牙II能够啮合密封或被分离张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带I或链带II或链牙I或链牙II或链带I与所述供气软管的管壁的连接处或链带II与所述供气软管的管壁的连接处或链带I与链牙I的连接处或链带II与链牙II的连接处或链牙I与链牙II的啮合连接处刷涂有防水胶或刷涂有密封胶或粘结有密封胶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带I和链带II连接处设置有通气滑块装置,上述通气滑块装置可在链带I和链带II上滑动,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结构包括两个导向口、底板、盖板、内芯体,底板通过内芯体与盖板连接,底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缝隙,滑动时上述通气滑块装置的导向口外侧的链带I的链牙I与链带II的链牙II处于啮合状态,位于通气滑块装置内的链牙I与链牙II被分离张开,所述链带I和链带II从上述缝隙之间穿过,所述通气滑块装置设置有出气孔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软管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出气孔洞与所述供气软管的外部相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援呼吸器的供气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滑块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然
申请(专利权)人:吴超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