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郗蓉蓉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吸入式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91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吸入式给药装置,包括瓶体、注药瓶、储药瓶和喷头,所述注药瓶和储药瓶固定在瓶体内,瓶体内部固定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且固定在一起,所述注药瓶底部连接有注药管和出药管,所述注药管内部设有上行单向阀,出药管内部设有下行单向阀,所述上转片和下转片上均对角设有两个90°扇形通孔,且两通孔相互错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持续按压推柄,可将储药瓶内药液持续吸入至注药瓶内并将注药瓶内药液以一定压力沿出药管排出,通过转动喷头,即可改变注药斗和出药斗间通道的宽度,进而控制药液喷出的量,调节药液喷出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吸入式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用具
,尤其是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吸入式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内科是现代西医内科的一个常见的科室,常见于治疗肺部、气管、支气管及咽喉疾病,呼吸内科给药途径多种多样,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其中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但一方面口服给药药效作用慢,药物经肝脏首过效应后利用率下降,另一方面药物可能会刺激消化系统,引起肠胃不适,除口服给药外,呼吸内科经常采用吸入给药的给药方式,即部分药剂在受热或受压的情况下产生雾滴并通过气道直接入肺,并在肺内直接吸收入血循环或直接喷至腔道粘膜,以直接到达作用部位或吸收部位,具有十分明显的速效作用与定位作用,同时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尤其在呼吸道给药方面具有其他剂型不能替代的优势。在公告号为CN107812285A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布了一种可调节给药速度的呼吸内科雾化给药装置,在使用给药装置时能够将药剂瓶嵌入给药主体内,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药剂瓶脱落。但该装置相比于传统的吸入式给药装置,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避免传统充电器带来的充电线杂乱,难以整理的问题,而过度依靠电能,如果电量耗尽而不能及时充电的话将不能正常工作,其内部药剂排出结构并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吸入式给药装置,通过持续按压推柄,可使得注药瓶内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并将储药瓶内药液持续吸入至注药瓶内并将注药瓶内药液以一定压力沿出药管排出,通过转动喷头,即可改变注药斗和出药斗间通道的宽度,进而控制药液喷出的量,调节药液喷出速度,出药管内药液受到来自注药瓶内压力通过雾化喷头雾化直接进入呼吸道内,可以尽可能大地发挥吸入式给药的优势。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吸入式给药装置,包括瓶体、注药瓶、储药瓶和喷头,所述注药瓶和储药瓶通过固定块固定在瓶体内且注药瓶位于储药瓶上方,二者通过注药管连接,所述瓶体内部通过齿轮轴固定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且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齿轮上方横向设有水平推杆,水平推杆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适匹配的齿牙,所述水平推杆一端插设于瓶体内侧壁上水平推杆套筒内,另一端穿出瓶体并于瓶体外部固定连接有推柄,所述水平推杆套筒内设有支撑弹簧且所述支撑弹簧设于水平推杆与瓶体内侧壁之间,水平推杆套筒用以保证水平推杆沿水平方向推动,所述第二齿轮右侧设有竖直推杆,竖直推杆上设有与第二齿轮相适匹配的齿牙,所述竖直推杆向下伸入至注药瓶内,且所述竖直推杆下端于注药瓶内部连接有活塞,当向右侧推动推柄,使水平推杆向右移动,可带动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二齿轮亦被带动顺时针转动,使得竖直推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松开推柄,水平推杆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向左侧复位,并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齿轮亦被带动逆时针转动,使得竖直推杆带动活塞向上移动,所述注药瓶底部连接有注药管和出药管,所述注药管内部设有上行单向阀,出药管内部设有下行单向阀,上行单向阀仅允许液体上行通过,下行单向阀仅允许液体下行通过,当活塞向下移动时,将挤压注药瓶内空间,使得注药瓶内液压增大,此时注药瓶内药液将通过出药管内下行单向阀被以一定压力排出,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注药瓶内压力减小,储药瓶内药液通过注药管内上行单向阀被吸入至注药瓶内,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可将储药瓶内药液持续吸入至注药瓶内并将注药瓶内药液以一定压力沿出药管排出;所述注药管伸入至储药瓶底部,以便汲取药液,储药瓶下方留有注药口,并设有相应的注药口塞,以便于向储药瓶内注入药液,所述出药管向上弯折至瓶体内部上方并连接有注药斗,所述瓶体上方固定连接有下转片,所述注药斗顶端口径与下转片直径相同且所述注药斗固定连接下转片,所述喷头下方固定连接有上转片,所述上转片上方固定连接有出药斗且出药斗下端口径与上转片直径相同,出药斗上方连接有喷药管,所述下转片和上转片紧贴在一起,二者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上转片和下转片上均对角设有两个90°扇形通孔,且下转片上通孔与上转片上通孔相互错开,所述喷头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雾化喷头且所述雾化喷头连通喷药管,转动喷头,使喷头带动上转片转动以改变上转片与下转片通孔间相互错开的角度,从而改变注药斗和出药斗间通道的宽度,进而控制药液喷出的量,调节药液喷出速度,出药管内药液受到来自注药瓶内压力通过雾化喷头雾化直接进入呼吸道内,可以尽可能大地发挥吸入式给药的优势;所述储药瓶两侧固定有加热层,加热层内设有电热丝,所述瓶体上固定有电源插头和电热丝开关,所述电源插头上插接有外接电源线,电源插头与电热丝电性连接,电热丝用于对储药瓶内药液增温,以防止药剂温度过低而刺激呼吸道内壁。进一步的,所述推柄及瓶体外壁上于推柄相对应的位置固设有握垫,以增强持握及推拉推柄时的摩擦力,增强使用时的舒适度。进一步的,所述储药瓶及瓶体上设有位置相重合的观察管,所述观察窗上刻画有刻度线,用来观察储药瓶内药液余量,以便在药液余量不足时及时补充药液。进一步的,所述瓶体底端外部设有一圈环形的金属固定座,以增强装置放置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瓶体外侧固定有电源固定夹,以用于固定外接电源线,防止产生因外接电源线杂乱,难以整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持续按压推柄,可使得注药瓶内活塞上下往复运动,按压推柄使得活塞向下运动时,药液仅可被从注药瓶内挤压至出药管内而不会返回至储药瓶内,松开推柄使得活塞向上运动时,药液仅可被从储药瓶内吸入至注药瓶内而不会从出药管内吸回;通过转动喷头,即可改变注药斗和出药斗间通道的宽度,进而控制药液喷出的量,调节药液喷出速度,出药管内药液受到来自注药瓶内压力通过雾化喷头雾化直接进入呼吸道内,可以尽可能大地发挥吸入式给药的优势,喷头的实际有效调整范围为0°~90°,不会干扰到对握柄的操作;电热丝仅用于对储药瓶内药液增温,以防止药剂温度过低而刺激呼吸道内壁,对电能依靠不大,主要依靠手动提供压力使得药液通过雾化喷头液化,通过螺纹连接的雾化喷头可以及时更换。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转片与下转片相关零部件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专利技术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包括瓶体1、注药瓶2、储药瓶3和喷头25,所述注药瓶2和储药瓶3通过固定块4固定在瓶体1内且注药瓶2位于储药瓶3上方,二者通过注药管5连接,所述瓶体1内部通过齿轮轴6固定有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同轴且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齿轮7上方横向设有水平推杆9,水平推杆9上设有与第一齿轮7相适匹配的齿牙10,所述水平推杆9一端插设于瓶体1内侧壁上水平推杆套筒11内,另一端穿出瓶体1并于瓶体1外部固定连接有推柄12,所述水平推杆套筒11内设有支撑弹簧13且所述支撑弹簧13设于水平推杆9与瓶体1内侧壁之间,水平推杆套筒11用以保证水平推杆9沿水平方向推动,所述第二齿轮8右侧设有竖直推杆14,竖直推杆14上设有与第二齿轮8相适匹配的齿牙10,所述竖直推杆14向下伸入至注药瓶2内,且所述竖直推杆14下端于注药瓶2内部连接有活塞15,当向右侧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吸入式给药装置,包括瓶体、注药瓶、储药瓶和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瓶和储药瓶通过固定块固定在瓶体内且注药瓶位于储药瓶上方,二者通过注药管连接,所述瓶体内部通过齿轮轴固定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且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齿轮上方横向设有水平推杆,水平推杆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适匹配的齿牙,所述水平推杆一端插设于瓶体内侧壁上水平推杆套筒内,另一端穿出瓶体并于瓶体外部固定连接有推柄,所述水平推杆套筒内设有支撑弹簧且所述支撑弹簧设于水平推杆与瓶体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齿轮右侧设有竖直推杆,竖直推杆上设有与第二齿轮相适匹配的齿牙,所述竖直推杆向下伸入至注药瓶内,且所述竖直推杆下端于注药瓶内部连接有活塞,所述注药瓶底部连接有注药管和出药管,所述注药管内部设有上行单向阀,出药管内部设有下行单向阀;所述注药管伸入至储药瓶底部,储药瓶下方留有注药口,并设有相应的注药口塞,所述出药管向上弯折至瓶体内部上方并连接有注药斗,所述瓶体上方固定连接有下转片,所述注药斗顶端口径与下转片直径相同且所述注药斗固定连接下转片,所述喷头下方固定连接有上转片,所述上转片上方固定连接有出药斗且出药斗下端口径与上转片直径相同,出药斗上方连接有喷药管,所述下转片和上转片紧贴在一起,二者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端和下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上转片和下转片上均对角设有两个90°扇形通孔,且下转片上通孔与上转片上通孔相互错开,所述喷头末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雾化喷头且所述雾化喷头连通喷药管;所述储药瓶两侧固定有加热层,加热层内设有电热丝,所述瓶体上固定有电源插头和电热丝开关,所述电源插头上插接有外接电源线,电源插头与电热丝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临床吸入式给药装置,包括瓶体、注药瓶、储药瓶和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瓶和储药瓶通过固定块固定在瓶体内且注药瓶位于储药瓶上方,二者通过注药管连接,所述瓶体内部通过齿轮轴固定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同轴且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齿轮上方横向设有水平推杆,水平推杆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适匹配的齿牙,所述水平推杆一端插设于瓶体内侧壁上水平推杆套筒内,另一端穿出瓶体并于瓶体外部固定连接有推柄,所述水平推杆套筒内设有支撑弹簧且所述支撑弹簧设于水平推杆与瓶体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齿轮右侧设有竖直推杆,竖直推杆上设有与第二齿轮相适匹配的齿牙,所述竖直推杆向下伸入至注药瓶内,且所述竖直推杆下端于注药瓶内部连接有活塞,所述注药瓶底部连接有注药管和出药管,所述注药管内部设有上行单向阀,出药管内部设有下行单向阀;所述注药管伸入至储药瓶底部,储药瓶下方留有注药口,并设有相应的注药口塞,所述出药管向上弯折至瓶体内部上方并连接有注药斗,所述瓶体上方固定连接有下转片,所述注药斗顶端口径与下转片直径相同且所述注药斗固定连接下转片,所述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蓉蓉马素芳
申请(专利权)人:郗蓉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