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登癸专利>正文

球门肘关节装置、球架肘关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82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门肘关节装置、球架肘关节装置,其球门肘关节装置包含有:一第一转动件、一第二转动件及一连接板体所构成;第一、二转动件组装在连接板体上,第一、二转动件设置有一第一、二结合部,该第一、二结合部可插置在一球门之管材内壁中,第一、二转动件具有一第一、二沟槽并于第一、二沟槽朝上、下方设有一贯穿的第一、二转动孔,透过第一、二转动孔的结合栓能让第一、第二转动件产生相对枢转,藉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供组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球门具有展开及折叠收纳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门肘关节装置、球架肘关节装置
本技术大体上相关于一种肘关节装置领域,特别而言,是用于球门或球架之肘关节装置。
技术介绍
习知的球门结构如足球球门为例,主要透过多个长短不一的管体组装成一楼梯状截面的装置,这些管体之间大多选用焊接的方式结合,其具有装置强度高,可承受球的高速撞击,但因体积大、形状固定,故难以收纳及搬运,通常都是摆放在运动场上的固定位置处供运动员练习或比赛之用,运动员难以在非运动场处自行架设球门练习。现有技术另有可利用接头将若干杆件组装成球门者,而呈拆装状态之杆件与接头除了可大量减少收纳空间之外,更有利于搬运,让运动员可在运动场之外的场所自行架设球门以进行练习。惟,该利用接头与杆件所组成之球门仍有组装及拆装步骤繁复、耗时的问题,且装置强度低,容易因球之撞击而倾倒或解体。参阅图9,系根据本技术之先前技术说明习知之球架结构,此先前技术为吾人所申请并取得技术专利之专利案,专利申请号:TW103129629,专利名称:球架结构。参阅图9可知,此球架结构之支撑柱20,皆需具有特定角度之弯曲或转向以承载基座30。因此在制程上需预先制作多个相同弯曲角度的支撑柱20,此固定角度的支撑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门肘关节装置,用于球门组装,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第一转动件,由塑料所制成,包含:一第一结合部插置于球门之管材内壁中;一第一沟槽,系配置于该第一转动件中,上下方具有贯穿之第一转动孔;以及一第一平面段系配置于该第一沟槽之延伸,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一第二转动件,由塑料所制成,置于该第一转动件之对向,并与该第一转动件为反向装置,包含:一第二结合部,系插置于球门之管材内壁中;一第二沟槽,系配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中,上下方具有贯穿之第二转动孔;以及一第二平面段,系配置于该第二沟槽之延伸,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以及一连接板体,由金属所制成,耦接于该第一平面段上及该第二平面段上,具有复数个穿孔,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门肘关节装置,用于球门组装,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第一转动件,由塑料所制成,包含:一第一结合部插置于球门之管材内壁中;一第一沟槽,系配置于该第一转动件中,上下方具有贯穿之第一转动孔;以及一第一平面段系配置于该第一沟槽之延伸,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一第二转动件,由塑料所制成,置于该第一转动件之对向,并与该第一转动件为反向装置,包含:一第二结合部,系插置于球门之管材内壁中;一第二沟槽,系配置于该第二转动件中,上下方具有贯穿之第二转动孔;以及一第二平面段,系配置于该第二沟槽之延伸,具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以及一连接板体,由金属所制成,耦接于该第一平面段上及该第二平面段上,具有复数个穿孔,对应于该第一、第二转动孔及该至少一第一、第二固定孔;其中该连接板体位于该第一、第二转动件之第一、第二沟槽内,由复数个结合栓穿入该第一、第二转动孔,使得该第一、第二转动件具有选择性之相对枢转或固定于一相对角度位置,利于带动球门之管材以展开及折叠收纳,其中该连接板体具有一限位侧,用以限制该第一、第二转动件转动角度;其中由金属所制成之该连接板体与由塑料所制成之该第一、第二平面段之搭配利于减少相对运动产生之材料损耗;以及其中球门之管材预先经一接合处理后,将该第一、第二结合部插置于球门之管材内壁中,并将该复数结合栓穿入该第一、第二转动孔,转动该第一、第二转动件至该相对角度位置并固定该第一、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第二转动件外侧上更包含一固定套,用以保护该球门肘关节装置及减少该第一、第二转动件之损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门肘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转动件经转动至一第一位置使该第一、第二结合部带动球门管材之转动,使得该第一、第二转动件与球门之管材呈一直线状态,该至少一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癸
申请(专利权)人:陈登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