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部关节康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81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足部关节康复支架,包括腿部固定板、外侧板、内侧板及足底支架;所述腿部固定板包括靠近患者腿部的内表面及远离患者腿部的外表面;所述外侧板包括外侧横向固定部及由外侧横向固定部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外侧纵向固定部;所述内侧板包括内侧横向固定部及由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内侧纵向固定部;所述足底支架包括外侧连接板、内侧连接板及连接外侧连接板和内侧连接板一端的足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用患者的左右脚,适应不同小腿半径的患者,适应不同程度的足部病变,减轻了患者的不适,避免了足部的二次伤害,提高了牵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部关节康复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足部关节康复支架。
技术介绍
当人体的足部关节受伤或病变后,治疗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移动对足部关节造成二次伤害,通常会采用康复支架对患者的足部进行固定及牵引。然而,人体的左右脚均为外侧的踝关节凸出,而内侧的踝关节对应的位置较平整,结构单一的康复支架不能很好的适应患者的左右脚,造成治疗效果不佳及患者不适;并且,不同的患者的小腿部位的半径均不相同,需要能够根据不同患者而能够进行调节的足部关节康复支架。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足部关节康复支架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患者的左右脚、适应不同小腿半径的患者、减轻患者的不适、避免足部的二次伤害、提高牵引效果的足部关节康复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足部关节康复支架,包括腿部固定板、外侧板、内侧板及足底支架;所述腿部固定板包括靠近患者腿部的内表面及远离患者腿部的外表面,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另一端的宽度,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宽度较大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第一凸扣,两个第一凸扣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侧边缘,两个第一凸扣之间穿插有绑带;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宽度较小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第二凸扣,两个第二凸扣间隔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中心轴的位置;所述外侧板包括外侧横向固定部及由外侧横向固定部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外侧纵向固定部;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开设有穿插孔,外侧横向固定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外侧固定孔,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与外侧纵向固定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粘结区,所述外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外侧连接螺栓孔;所述内侧板包括内侧横向固定部及由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内侧纵向固定部;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侧开设有内侧固定孔,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与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粘结区,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内侧连接螺栓孔;所述足底支架包括外侧连接板、内侧连接板及连接外侧连接板和内侧连接板一端的足底板,所述外侧连接板的远离所述足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内侧连接板的远离所述足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绑带穿插两个第一凸扣之间且将腿部固定板固定于患者的小腿上;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穿过两个第二凸扣及外侧横向固定部的穿插孔并固定于第一粘结区内,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穿插孔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粘结区内,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远离所述穿插孔的一端与内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侧的位置叠靠,所述外侧固定孔与内侧固定孔位置相对,通过螺栓穿过外侧固定孔及内侧固定孔将外侧板及内侧板连接固定;通过螺栓穿过外侧连接螺栓孔及第一螺栓孔将外侧纵向固定部与外侧连接板连接固定,通过螺栓穿过外侧连接螺栓孔及第二螺栓孔将内侧纵向固定部与内侧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足底板位于患者前脚掌及脚后跟之间。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纵向固定部在纵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在纵向上的长度;所述外侧连接板在纵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侧连接板在纵向上的长度。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连接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足底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内侧连接板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足底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内侧连接板及外侧连接板为弯曲的弧形板。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固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外侧固定孔在外侧横向固定部上横向排列。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固定孔与第一粘结区之间开设有多个贯穿的透气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绑带的两端通过粘扣粘结固定;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通过粘扣固定于第一粘结区内;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通过粘扣固定于第二粘结区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多根支条,所述支条所在的方向与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中心轴平行。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足底支架为具有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足部关节康复支架,能够适用患者的左右脚,适应不同小腿半径的患者,适应不同程度的足部病变,减轻了患者的不适,避免了足部的二次伤害,提高了牵引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足部关节康复支架的腿部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足部关节康复支架的外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足部关节康复支架的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足部关节康复支架的足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足部关节康复支架,包括腿部固定板10、外侧板20、内侧板30及足底支架40。所述腿部固定板10包括靠近患者腿部的内表面101及远离患者腿部的外表面102,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另一端的宽度,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宽度较大的一端的外表面102凸设有两个第一凸扣11,两个第一凸扣11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侧边缘103,两个第一凸扣11之间穿插有绑带12;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宽度较小的一端的外表面102凸设有两个第二凸扣13,两个第二凸扣13间隔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中心轴A-A’的位置。具体的,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宽度较大的一端抵靠于患者小腿的靠近膝盖的位置,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宽度较小的一端抵靠于患者小腿的靠近足部的位置。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内表面101设置有多根支条(图未示),所述支条所在的方向与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中心轴A-A’平行,所述支条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刚性支条,用于提高所述腿部固定板10的牵引强度,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所述外侧板20包括外侧横向固定部21及由外侧横向固定部21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外侧纵向固定部22;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21的一端开设有穿插孔211,外侧横向固定部21的另一端开设有外侧固定孔212,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21的与外侧纵向固定部2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粘结区213,所述外侧纵向固定部22的远离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21的一端设置有外侧连接螺栓孔221。具体的,所述外侧固定孔212与第一粘结区213之间开设有多个贯穿的透气孔214,用于提高外侧板20的透气性,提高患者的舒适性。所述内侧板30包括内侧横向固定部31及由内侧横向固定部31的一端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内侧纵向固定部32;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32的远离内侧横向固定部31的一侧开设有内侧固定孔321,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32的与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3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粘结区322,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32的远离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31的一端设置有内侧连接螺栓孔323。所述足底支架40包括外侧连接板41、内侧连接板42及连接外侧连接板41和内侧连接板42一端的足底板43,所述外侧连接板41的远离所述足底板4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孔411,所述内侧连接板42的远离所述足底板4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栓孔421;具体的,所述外侧连接板41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足底板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部关节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腿部固定板、外侧板、内侧板及足底支架;所述腿部固定板包括靠近患者腿部的内表面及远离患者腿部的外表面,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另一端的宽度,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宽度较大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第一凸扣,两个第一凸扣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侧边缘,两个第一凸扣之间穿插有绑带;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宽度较小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第二凸扣,两个第二凸扣间隔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中心轴的位置;所述外侧板包括外侧横向固定部及由外侧横向固定部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外侧纵向固定部;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开设有穿插孔,外侧横向固定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外侧固定孔,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与外侧纵向固定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粘结区,所述外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外侧连接螺栓孔;所述内侧板包括内侧横向固定部及由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内侧纵向固定部;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侧开设有内侧固定孔,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与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粘结区,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内侧连接螺栓孔;所述足底支架包括外侧连接板、内侧连接板及连接外侧连接板和内侧连接板一端的足底板,所述外侧连接板的远离所述足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内侧连接板的远离所述足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绑带穿插两个第一凸扣之间且将腿部固定板固定于患者的小腿上;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穿过两个第二凸扣及外侧横向固定部的穿插孔并固定于第一粘结区内,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穿插孔的一端固定于第二粘结区内,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远离所述穿插孔的一端与内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侧的位置叠靠,所述外侧固定孔与内侧固定孔位置相对,通过螺栓穿过外侧固定孔及内侧固定孔将外侧板及内侧板连接固定;通过螺栓穿过外侧连接螺栓孔及第一螺栓孔将外侧纵向固定部与外侧连接板连接固定,通过螺栓穿过外侧连接螺栓孔及第二螺栓孔将内侧纵向固定部与内侧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足底板位于患者前脚掌及脚后跟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部关节康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腿部固定板、外侧板、内侧板及足底支架;所述腿部固定板包括靠近患者腿部的内表面及远离患者腿部的外表面,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另一端的宽度,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宽度较大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第一凸扣,两个第一凸扣间隔设置且靠近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侧边缘,两个第一凸扣之间穿插有绑带;所述腿部固定板的宽度较小的一端的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第二凸扣,两个第二凸扣间隔设置且位于靠近所述腿部固定板的中心轴的位置;所述外侧板包括外侧横向固定部及由外侧横向固定部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外侧纵向固定部;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开设有穿插孔,外侧横向固定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外侧固定孔,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与外侧纵向固定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粘结区,所述外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外侧连接螺栓孔;所述内侧板包括内侧横向固定部及由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向纵向延伸形成的内侧纵向固定部;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侧开设有内侧固定孔,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与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粘结区,所述内侧纵向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内侧连接螺栓孔;所述足底支架包括外侧连接板、内侧连接板及连接外侧连接板和内侧连接板一端的足底板,所述外侧连接板的远离所述足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内侧连接板的远离所述足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绑带穿插两个第一凸扣之间且将腿部固定板固定于患者的小腿上;所述内侧横向固定部的一端穿过两个第二凸扣及外侧横向固定部的穿插孔并固定于第一粘结区内,所述外侧横向固定部的靠近所述穿插孔的一端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杰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