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773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包括连接端、支撑端、卡槽和排水孔,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为筒状结构且外壁涂有医用亲水涂层,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槽,超细内镜穿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支撑端上开有一排水孔。超细内镜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细内镜透明帽的支撑作用,撑开镜头前端消化道粘膜,拓宽视野,解决了合并有严重消化道狭窄病症需超细内镜检查或治疗时,因视野范围小或消化道蠕动等情况影响病变观察或继续进镜的问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安装和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仪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
技术介绍
消化道狭窄为消化道各种良/恶性病变或内镜及外科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伴有严重消化道狭窄的患者往往需超细内镜通过狭窄部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然而,消化道具有持续蠕动的特点,而超细内镜视野小,消化道粘膜会阻挡在镜头前端影响观察,不能准确地寻找到腔道或观察病变粘膜,从而影响进镜及诊断,甚至无法进镜到理想部位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随着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兴起,内镜透明帽问世,解决了一些合并有消化道轻度狭窄或变形疾病的检查及治疗的难题。但临床当中往往有许多患者合并有严重消化道狭窄,此类患者的检查或治疗需要超细内镜。而目前市场上无超细内镜透明帽,针对这类患者,亟需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来解决或拓展消化内镜下的检查或治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透明帽撑开镜头前端的消化道粘膜,拓宽观察视野,利于观察病变或寻找腔道,其操作简单方便且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包括连接端、支撑端、卡槽和排水孔,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为筒状结构且外壁涂有医用亲水涂层,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槽,超细内镜穿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支撑端上开有一排水孔。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的内径相同,且为5.6mm-6.0mm。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的壁厚相同,且为1mm。优选的,所述连接端、所述支撑端、所述卡槽为硅橡胶或聚氨酯或其他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优选的,所述连接端、所述支撑端、所述卡槽和所述排水孔为一体成型制得。优选的,所述连接端长4mm,所述支撑端长3mm。优选的,所述卡槽为一环形的凸起,所述凸起高0.5mm-1mm,宽0.5mm-1mm。优选的,所述排水孔为设置于所述支撑端外缘的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的宽为1.5mm-2.0mm。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的外沿倒圆角。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超细内镜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超细内镜透明帽的支撑作用,撑开镜头前端消化道粘膜,拓宽视野,解决了合并有严重消化道狭窄病症需超细内镜检查或治疗时,因视野范围小或消化道蠕动等情况影响病变观察或继续进镜的问题,且本专利技术装置安装和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超细内镜透明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连接端,2-支撑端,3-卡槽,4-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透明帽撑开镜头前端的消化道粘膜,拓宽观察视野,利于观察病变或寻找腔道,其操作简单方便且安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包括连接端1、支撑端2、卡槽3和排水孔4,连接端1和支撑端2为筒状结构且外壁涂有医用亲水涂层,连接端1和支撑端2之间设置有卡槽3,超细内镜穿过连接端1与卡槽3卡接,支撑端2上开有一排水孔4。连接端1、支撑端2、卡槽3为硅橡胶或聚氨酯或其他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连接端1、支撑端2、卡槽3和排水孔4一体成型。具体的,连接端1和支撑端2的内径相同,且为5.6mm-6.0mm,连接端1和支撑端2的壁厚相同,且为1mm,连接端1长4mm,支撑端2长3mm。连接端1的内径需与超细内镜的外径尺寸相匹配,连接端1的内径与超细内镜直径一致,超细内镜透明帽可较牢固的与超细内镜头端嵌套连接。卡槽3为一环形的凸起,凸起高0.5mm-1mm,宽0.5mm-1mm。卡槽3和超细内镜的连接部相匹配。卡槽3可以阻挡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粘膜对支撑端2的推力作用,而不使透明帽向镜身方向移动进而脱离超细内镜的连接部。检查过程中透明帽可能会有脱落的情况,特殊情况需要将透明帽与内镜连接牢固,可以用防水胶带将透明帽的连接端1与超细内镜缠住。排水孔4为设置于支撑端2外缘的U形开口,U形开口的宽为1.5mm-2.0mm。排水孔4的设置可及时排出透明帽内残留的液体,维持超细内镜的观察视野清楚。连接端1和支撑端2的外沿倒圆角,使进镜和退镜过程中透明帽不损伤消化道粘膜。超细内镜利用本实施例的超细内镜透明帽的支撑作用,可撑开镜头前端消化道粘膜,拓宽了视野,解决了合并有严重消化道狭窄病症需超细内镜检查或治疗时,因视野范围小或消化道蠕动等情况影响病变观察或继续进镜的问题,且本实施例的超细内镜透明帽安装和使用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支撑端、卡槽和排水孔,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为筒状结构且外壁涂有医用亲水涂层,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槽,超细内镜穿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支撑端上开有一排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内镜透明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支撑端、卡槽和排水孔,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为筒状结构且外壁涂有医用亲水涂层,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卡槽,超细内镜穿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支撑端上开有一排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内镜透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的内径相同,且为5.6mm-6.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内镜透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支撑端的壁厚相同,且为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内镜透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所述支撑端、所述卡槽为硅橡胶或聚氨酯或其他透明医用高分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奇卢林芝李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医学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