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平辉专利>正文

捕鼠器用笼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59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捕鼠器用笼框,笼框为塑料盒体,盒体的前端呈敞口设置,盒体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均远离敞口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塑料盒体作为笼框,通过在盒体上设置通孔实现盒体和框门的连接,显著提高了笼框的稳固性,简化了安装工序,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同时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在盒体的敞口边沿设置凸起,在凸起上设有铰接座和门杠起落槽,不仅增加了敞口处的强度,防止敞口处易变形损坏,而且提高了制备和安装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盒体由前端逐渐向后端收缩,便于生产货物的放置,节约了发货所占空间,显著减小了包装所需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捕鼠器用笼框
本技术涉及捕鼠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捕鼠器用笼框。
技术介绍
捕鼠器作为一种灭鼠器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等领域,目前常见的捕鼠器包括夹体和框体两种。夹体捕鼠器由于结构的特殊设置,通常只要一碰触便引发夹体的闭合,容易出现误夹的现象,造成操作人员的人身伤害,带来安全隐患,并且夹体使用后还需要清洗,使得捕鼠操作过程较为麻烦。框体捕鼠器一般由笼框、框门以及连接机构组成,通过触发同笼框和框门相连的连接机构,使打开的框门闭合,从而实现捕鼠。由于连接机构上通常设有诱饵(即老鼠药),老鼠食用一段时间后即可打开框门进行后续清理,捕鼠操作更为简便。现有框体捕鼠器普遍采用钢材焊接而成,并且整体呈网状,以便于察看笼内的情况,然而钢质捕鼠器不仅原材料成本较高,制备工序较为繁琐,安装较为耗时耗力,而且整体框架的稳固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鼠器用笼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备成本较高、稳固性不佳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捕鼠器用笼框,所述笼框为塑料盒体,所述盒体的前端呈敞口设置,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均远离所述敞口一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鼠器用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笼框为塑料盒体,所述盒体的前端呈敞口设置,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均远离所述敞口一端,所述敞口的边沿设有朝向外侧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敞口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的上凸起、下凸起、左凸起和右凸起,所述下凸起、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的背部均设有一凹槽,所述上凸起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长条状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中央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的上端均高于所述敞口上端,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的上、下两端之间分别设有一门杠起落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鼠器用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笼框为塑料盒体,所述盒体的前端呈敞口设置,所述盒体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三个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均远离所述敞口一端,所述敞口的边沿设有朝向外侧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敞口上端、下端、左端和右端的上凸起、下凸起、左凸起和右凸起,所述下凸起、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的背部均设有一凹槽,所述上凸起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长条状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中央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的上端均高于所述敞口上端,所述左凸起和所述右凸起的上、下两端之间分别设有一门杠起落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器用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辉
申请(专利权)人:孙平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