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装置及不均匀沉降实时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453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测量装置及不均匀沉降实时检测系统,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容纳腔;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液体容纳腔内液位数据;电动升降单元,用于升降所述液体容器;测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容器,且通信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以采集所述液位数据;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外部设备以传送所述液位数据,结构简单,精度高,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装置及不均匀沉降实时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土体沉降测量与监测
,具体是涉及测量装置及不均匀沉降实时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以其速度快、运能大、污染少等优点,受到社会的青睐,很多城市已经拥有了城轨,还有更多城轨在规划建设中。一条城轨线一般包含地下线、高架线和地面线等不同线路敷设形式。地下结构有采用盾构施工的圆形隧道、明挖施工的矩形结构及暗挖施工的马蹄形结构;高架线部分有连续梁、简支梁、钢混结合梁等不同结构形式;地面线路基部分有填土、挖方等施工情况;不同结构形式变形复杂,各分体结构存在差异变形,需要及时了解全线各部位,特别是衔接处的变形情况、既有线路与新建工程存在结构变形差异和因地基变形及内部应力、外部荷载变化而产生城轨工程结构变形和沉降。城轨工程呈线状分布,分布范围较长,整个工程范围内由于线路敷设形式不同有可能存在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城轨结构不均匀沉降监控是城轨工程结构遇到最多的问题之一,需要城轨主体部分进行重点监测,掌握重点位置的结构变形情况,包括(1)车站与区间衔接处的差异沉降;(2)城轨交通穿越河流、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区段的特殊沉降;(3)既有隧道与新建隧道衔接处的差异沉降;(4)区间联络通道附近衔接处的差异沉降;(5)城轨交通沿线有高大建筑或工程正在施工的地段对隧道的影响;(6)本线与后建设的城轨交通线路交叉点附近地段对本线隧道的影响;(7)高架桥地段的墩台沉降、梁体的挠曲变形;(8)隧道、高架桥与路基的过渡段的差异沉降;(9)城轨交通穿越国家既有铁路对隧道的影响。如结构变形和沉降超过允许值,将会对城轨运营造成影响,甚至会造成运营中断。对城轨工程结构进行监测,了解变形情况,分析变形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预防事故、保证城轨的正常运营是非常必要的。城轨监测作为安全监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监测路线长、目标多、数据精度要求高、变形及过程不可复现、作业环境复杂、对城轨影响程度要小,尤其是隧道内无稳定基准点等特点。目前针对不均匀沉降、形变监测主要依靠人工方式低频度数据采集的人工监测,其中城轨沉降监测主要方法是在管片关键位置或变化显著位置,布设人工目标点,利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技术获取位置点高程数据。人工检测方法存在下面几个缺点:(1)人工检测存在较大误差,前后数据连续性及可比性差,也难保证数据稳定性,尤其在恶劣天气与环境下;(2)监测点难以全面覆盖,监护难度高;(3)现场维护远,耗费人力物力,工作量大;(4)人工成本上升很快,人力成本高;(5)数据量太少,测试数据难以全面评估结构健康状况;(6)在轨运营时间紧张情况下难以实施。在实际检测中,城轨运营时反复振动和转弯曲线上未平衡离心力等的作用都可能诱发区间隧道洞体形变和隧道周围土体性质变化,道床沉降速率时高时低,通过人工难以得到连续数据;沉降的自动监测是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将智能仪器与设备安装在监测区域,进行高频度自动数据采集,然后通过数据传输通信将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出路来达到实时监测目的。目前在现场应用的自动监测技术主要有静力水准测量、电子水平尺、全站仪自动监测等。现有静力水准仪产品测量安装比较简单.量程范围宽,一般单点精度高,但测量10米以上不均匀沉降精度低,不能满足施工与维护的技术要求,受环境振动影响大,不合适车辆运动时实时检测,在过载时容易损坏;现有光电式检测产品价格很高、安装与保养困难,不宜长期在现场在光线不好时,测量效果差,安装调试复杂,需要专业人员;现有GNSS产品,受卫星信号的限制,在地铁与隧道中无法使用,且精度不能满足施工与维护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测量装置及不均匀沉降实时检测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包括: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容纳腔;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液体容纳腔内液位数据;电动升降单元,用于升降所述液体容器;测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容器,且通信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以采集所述液位数据;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外部设备以传送所述液位数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容纳腔设有供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有阀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设有供与外部连通的导气口。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电动升降单元以控制其升降。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液位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所述液体容纳腔中设有随液面高低浮动的浮动件,所述浮动件连接有一能沿垂直于液面方向运动的连接件,所述位移传感器定位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液体容纳腔内,用于采集液体温度数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液体温度数据补偿采集到的液位数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包括:水平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液体容器的水平度数据。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实现。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包括:GNSS模块,用于定位液体容器以及对采集行为授时。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包括:处理单元,其包括:通信相连的主处理器及辅处理器;所述辅处理器,用于通信连接并控制测量装置中各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所述主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辅处理器的工作,并用于进行数据运算处理,且用于控制测控单元与外部设备的通信。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件,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容器;固定件,位于升降件及液体容器之下;导向件,沿纵向设置,其与所述固定件相对位置固定地设置并与升降件活动连接,所述升降件能沿所述导向件运动;活动件,连接所述导向件并能沿所述导向件活动,所述活动件抵靠于所述升降件下表面或固定于所述升降件;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导向件或活动件,以驱动所述活动件沿所述导向件活动以带动所述升降件。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通信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测控单元。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为至少一杆体,其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活动件为套合于所述导向件的套件,所述套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匹配的第二螺纹;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并驱动所述导向件或活动件转动。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均匀沉降实时检测系统,包括:多个所述的测量装置,分别设于各个测量点;其中,所述各个测量点沿一预设路线排列,位于所述预设路线上的部分或全部相邻测量点的液体容器的液体容纳腔之间管路连通;各个测量点处的测控单元间通信级联;监控设备,通信连接各个测量装置的测控单元。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控单元与监控设备间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LoRa、NB-IOT、2G/3G/4G/5G移动通信或WiFi。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路线对应于轨道、隧道、大坝或桥梁。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测量装置及不均匀沉降实时检测系统,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容纳腔;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液体容纳腔内液位数据;电动升降单元,用于升降所述液体容器;测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容器,且通信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以采集所述液位数据;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外部设备以传送所述液位数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容纳腔;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液体容纳腔内液位数据;电动升降单元,用于升降所述液体容器;测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容器,且通信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以采集所述液位数据;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外部设备以传送所述液位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容纳腔;液位传感器,用于采集液体容纳腔内液位数据;电动升降单元,用于升降所述液体容器;测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液体容器,且通信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以采集所述液位数据;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外部设备以传送所述液位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腔设有供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设有供与外部连通的导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电动升降单元以控制其升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所述液体容纳腔中设有随液面高低浮动的浮动件,所述浮动件连接有一能沿垂直于液面方向运动的连接件,所述位移传感器定位连接于所述连接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液体容纳腔内,用于采集液体温度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液体温度数据补偿采集到的液位数据再向所述外部设备传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单元包括:水平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液体容器的水平度数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度传感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实现。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单元包括:GNSS模块,用于定位液体容器以及对采集行为授时。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单元包括:处理单元,其包括:通信相连的主处理器及辅处理器;所述辅处理器,用于通信连接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铁余明勤王喜超唐健清曹育兵杨峰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