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48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39
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包括具有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无线靶标本体,其特征在于无线靶标本体下端的横支撑管和无线靶标本体是分离式结构,横支撑管左右两端后侧的插接杆插入无线靶标本体两只竖管的下端开孔前侧,还具有充电插座、蓄电池、稳压电源、嵌入式主板和电源开关,无线靶标本体的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及充电插座、蓄电池、稳压电源、嵌入式主板、电源开关之间经导线连接,并全部安装在无线靶标本体的横支撑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没有电源的地方能正常使用,嵌入式主机将接收到的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汇总归类分析处理后,然后再输入至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信号输入端,后续分析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
本技术涉及枪械射击训练配套使用的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技术中,部队或执法部门在进行枪械射击训练时,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式对射击的效果进行判别,一种是射击完后,到固定靶标处查看弹着点,从而根据靶标环的数据提示判断射击效果;还有一种是射击后通过操作机构把活动靶标拉近于射手位置,从而射手不再到远距离靶标处观看射击效果,比第一种方式减少了射击人员的活动强度;实际上,上述两种方式都只能观看到最终射击效果(弹着点的统计得分),无法实现枪械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显示等数据的统计,对枪械自身的状况无法进行有效掌握,因此对提高射手射击精度分析无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无线射击靶标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无线射击靶标分为无线靶标端、无线数据接收分析端,射击时,无线靶标端的弹丸识别单元实时监测射手射击后子弹的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并实时将数据通过无线靶标端的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传送至无线数据接收分析端,无线数据接收分析端将各项数据记录后、后续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射手的射击效果,以及枪械的自身状况数据,为提高射手射击精度提供了有效帮助。现有无线靶标端的弹丸识别单元和无线靶标为分离式结构,弹丸识别单元一般摆放在无线靶标的前侧端,工作时采用220V交流电源作为工作电源,弹丸识别单元监测到弹丸的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后直接输出信号至无线靶标端的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信号接收端,于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将各项信号发射出去;由于弹丸识别单元直接将各项信号经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发送,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处理信号的能力有限,因此发送后的信号数据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造成无线数据接收分析端将接收的各项数据记录、进行分析后得到的数据不准确,无法为后续提高射手射击精度提供有效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无线靶标端的弹丸识别单元和无线靶标为分离式结构,结构不紧凑,采用220V交流电源作为工作电源,在无电源的地方不能正常使用,弹丸识别单元直接将各项信号数据经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发送,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处理信号的能力有限,且易受到外部杂波信号干扰,发送后的信号数据不能有效实际反映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数据,造成无线数据接收分析端将各项数据记录、后续进行分析后数据不准确,无法为后续提高射手射击精度提供有效帮助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把无线靶标端的弹丸识别单元和无线靶标端结合在一起,结构紧凑,采用蓄电池作为电源,在无电源供给的地方仍能正常使用,通过嵌入式主板将弹丸识别单元接收到的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信号进行处理后,再经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发送出去,信号得到嵌入式主板汇总分类处理后干扰信号更小,信号更加准确,从而无线数据接收分析端接收到无线数据信号后,分析得到的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数据更加准确,后续为提高射手射击精度提供了有效帮助的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包括具有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无线靶标本体,其特征在于无线靶标本体下端的横支撑管和无线靶标本体是分离式结构,横支撑管左右两端后侧的插接杆插入无线靶标本体两只竖管的下端开孔前侧,还具有充电插座、蓄电池、稳压电源、嵌入式主板和电源开关,无线靶标本体的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及充电插座、蓄电池、稳压电源、嵌入式主板、电源开关全部安装在无线靶标本体的横支撑管内,弹丸识别单元的探测端位于横支撑管的上部开孔外侧,以利于探测子弹的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数据,充电插座的插孔、电源开关的操作手柄分别位于壳体前端两个开孔外侧,充电插座的两端和蓄电池两端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正极和电源开关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开关另一端和稳压电源的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稳压电源的正极电源输出端和嵌入式主板、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负极和嵌入式主板、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负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弹丸识别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嵌入式主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过RS485数据线连接,嵌入式主机的信号输出端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充电插座是同轴电源插座。所述蓄电池为锂蓄电池,电压是12V。所述稳压电源是DC-DC稳压电源模块,能输出稳定的12V直流电源。所述嵌入式主板的主控CPU是AMDT56E,其具有两个电源输入接线端,一路信号输入端口,一路信号输出端口,工作中能将弹丸识别单元输入的枪械射击后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信号进行汇总归类分析,并将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之外的干扰信号处理去除。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有部件整合在无线靶标本体的横支撑管内,结构更加紧凑,不使用时,直接把横支撑管取下就可把本新型和无线靶标本体分离,使用安装更加方便,采用蓄电池供电,在没有电源供给的地方仍能正常使用,在工作中,弹丸识别单元识别射击后子弹的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后,将各项信号数据输入至嵌入式主机的信号输入端,在嵌入式主机内部处理器作用下,嵌入式主机将接收到的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汇总归类分析,并将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之外的干扰信号处理去除,然后再输入至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信号输入端,于是,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将处理后数据信号发送出去,信号得到嵌入式主板分类处理后干扰信号更小,信号更加准确,从而无线数据接收分析端接收到无线数据信号后,分析得到的数据更加准确,为提高射手射击精度提供了有效帮助,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所示,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包括具有弹丸识别单元2、无线信号发送模块3的无线靶标本体1,其特征在于无线靶标本体1下端的横支撑管1-1和无线靶标本体1是分离式结构,横支撑管1-1左右两端后侧的插接杆插入无线靶标本体两只竖管1-2的下端开孔前侧,还具有充电插座4、蓄电池5、稳压电源6、嵌入式主板7和电源开关8,无线靶标本体的弹丸识别单元2、无线信号发送模块3及充电插座4、蓄电池5、稳压电源6、嵌入式主板7、电源开关8全部安装在无线靶标本体的横支撑管1-1内,弹丸识别单元2的探测端位于横支撑管1-1的上部开孔外侧,以利于探测子弹的弹丸射速、弹丸计数、射击精度数据,充电插座4的插孔、电源开关8的操作手柄分别位于壳体1-1前端两个开孔外侧,充电插座4的两端和蓄电池5两端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5正极和电源开关8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开关8另一端和稳压电源6的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稳压电源6的正极电源输出端和嵌入式主板7、弹丸识别单元2、无线信号发送模块3的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5负极和嵌入式主板7、弹丸识别单元2、无线信号发送模块3的负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弹丸识别单元2的信号输出端和嵌入式主机7的信号输入端通过RS485数据线连接,嵌入式主机7的信号输出端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3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图2中所示,充电插座CZ是同轴电源插座。蓄电池G为锂蓄电池,电压是12V。稳压电源U1是DC-DC稳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包括具有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无线靶标本体,其特征在于无线靶标本体下端的横支撑管和无线靶标本体是分离式结构,横支撑管左右两端后侧的插接杆插入无线靶标本体两只竖管的下端开孔前侧,还具有充电插座、蓄电池、稳压电源、嵌入式主板和电源开关,无线靶标本体的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及充电插座、蓄电池、稳压电源、嵌入式主板、电源开关全部安装在无线靶标本体的下部壳体内,弹丸识别单元的探测端位于壳体的上部开孔外侧,充电插座的两端和蓄电池两端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正极和电源开关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开关另一端和稳压电源的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稳压电源的正极电源输出端和嵌入式主板、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负极和嵌入式主板、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负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弹丸识别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和嵌入式主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过RS485数据线连接,嵌入式主机的信号输出端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一体化无线射击靶标,包括具有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的无线靶标本体,其特征在于无线靶标本体下端的横支撑管和无线靶标本体是分离式结构,横支撑管左右两端后侧的插接杆插入无线靶标本体两只竖管的下端开孔前侧,还具有充电插座、蓄电池、稳压电源、嵌入式主板和电源开关,无线靶标本体的弹丸识别单元、无线信号发送模块及充电插座、蓄电池、稳压电源、嵌入式主板、电源开关全部安装在无线靶标本体的下部壳体内,弹丸识别单元的探测端位于壳体的上部开孔外侧,充电插座的两端和蓄电池两端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正极和电源开关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开关另一端和稳压电源的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军鹏特种装备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