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少军专利>正文

建筑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40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构件是一个多面体,而且多面体的容重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浇注楼板时预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面体,就可在保证楼板抗弯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轻楼板自重,并节约混凝土,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还方便于在楼板、墙体内布设暗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可用于楼板、墙体的建筑构件。大跨度的无梁楼板需要有较大的厚度来满足抗挠强度的要求。由于已有的大跨度楼板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实心体,因此自重很大,不便于施工,而且消耗大量的混凝土,成本很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构件,在楼板内使用该建筑构件可减轻楼板的自重,节约混凝土,降低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制成一个多面体,多面体的容重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实际应用时,可依楼板的厚度制成大小不同的多面体。浇注楼板时,选择大小合适的多面体,使多面体可被埋置于楼板的中间层位置。这样,将多面体均布在楼板内,就可制成中间层均布有许多多面体的楼板。由于多面体的容重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因此减小了楼板的自重。根据材料力学理论,楼板受弯时,其主要受力部位在断面的上、下方,楼板的中间层受力很小,因此即使楼板的中间层有许多空洞,也不会明显降低楼板的抗弯强度和刚度,其原理与工字钢结构类似。由此可见,只要在浇注楼板时预埋本技术提供的多面体,就可在保证楼板抗弯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轻楼板自重,并节约混凝土,降低成本。本技术的优点是可有效地减轻楼板的自重,从而更便于楼板,特别是楼板预制件的施工,而且由于多面体的容重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因此制成的楼板具有更好的隔声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在楼板内的平面布置图;图3图2的A-A剖视图。本技术的多面体可以是实心结构,也可以是空心结构。制成实心结构时,所用的材料比重应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例如以已有的制造轻质砖的材料制造。若制成空心结构时,所用的材料比重可以大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只要多面体的容重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即可。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空心结构。除了图中所示的形状外,还可以是正六面体等其它形状,只要便于制造即可。空心多面体的大小可根据楼板的厚度及受力状况计算得出,只要使制成的楼板不会有过大的空洞,保证楼板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和刚度即可。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应用实施例,图中的楼板1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空心多面体2。空心多面体2可以用有机材料如塑料,或无机材料如水泥沙浆,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如树酯沙浆等制成。现代建筑常需在楼板内布设暗线。作为进一步改进,参见图3,可在空心多面体2的至少一个壁面上设置向外伸出的连接通道3,连接通道3与多面体的空心腔体2a连通。实际制造时,可按连接通道的数量和朝向的不同制成不同规格的空心多面体。浇注楼板时,根据所需布设的线路走向选用不同规格的空心多面体,使相邻多面体的连接通道对接连通,所有多面体连通构成布线通道。这样,所制成的楼板便已具有了内空通道,从而无需凿坑埋线。为了方便于从楼板内引出线路端头,参见图3,还可在空心多面体的至少一个壁面上设置可拆式连接的盖板4。浇注楼板时,将具有盖板结构的多面体埋在楼板内需引出线头的地方,并使盖板露出楼板的表面,如图中所示。这样,布设线路时掀开盖板4,便可方便地从楼板1内引出线头。为了便于施工时能准确地将本技术布置在楼板的中间层位置,如图3所示,可在多面体的外壁面上设置凸起的撑脚5。浇注楼板时,撑脚可保证空心多面体的主体空腔部位正好位于楼板1的中间层位置。本技术同样适用于墙体。应用于墙体时,多面体最好以坚实的材料制成,以承受上部压力,并且外形尺寸最好和现有常规砌块尺寸配合。本技术应用于墙体时主要是为了方便于在墙内布线,适于采用空心结构,而且无需刻意将空心多面体埋设在墙体中间层。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构件,其特征是构件是一个多面体,多面体的容重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是多面体为实心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是多面体为空心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是在空心多面体的至少一个壁面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与多面体的空心腔体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是在空心多面体的至少一个壁面上设置有可拆式连接的盖板。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建筑构件,其特征是在多面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撑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构件是一个多面体,而且多面体的容重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浇注楼板时预埋本技术提供的多面体,就可在保证楼板抗弯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轻楼板自重,并节约混凝土,降低成本。本技术的改进方案还方便于在楼板、墙体内布设暗线。文档编号E04C1/00GK2466272SQ0121509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日专利技术者陈少军 申请人:陈少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构件,其特征是构件是一个多面体,多面体的容重小于楼板结构材料的比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少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