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集矿
,尤其涉及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
技术介绍
海底集矿作业车一直是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对象,其中,作业车的车体作为控制和驱动部件的安装中心,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海底集矿车的车体采用实心的结构件焊接而成,车体重量大,容易陷入海底的稀软底质中,由于行走过程中由于稀软底质对车体的吸附作用,行走阻力比较大。进一步,车体内的零部件安装空间布局仍需进一步改善,为车体的控制和驱动零件提供更合理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位置可调的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包括舱体和设置在舱体的容腔内的机架,所述机架为一框架梁柱组合而成的龙骨结构,所述机架包括框架式组合一体的吊装区、滑板支撑区、履带机构安装区和集矿头升降驱动区,所述吊装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滑板支撑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集矿头升降驱动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方,所述履带机构安装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由中空的管件组合而成,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包括舱体(1)和设置在舱体(1)的容腔内的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为一框架梁柱组合而成的龙骨结构,所述机架(2)包括框架式组合一体的吊装区(3)、滑板支撑区(4)、履带机构安装区(5)和集矿头升降驱动区(6),所述吊装区(3)设置于所述机架(2)的顶部,所述滑板支撑区(4)设置于所述机架(2)的底部,所述集矿头升降驱动区(6)设置在所述机架(2)的前方,所述履带机构安装区(5)设置于所述机架(2)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包括舱体(1)和设置在舱体(1)的容腔内的机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为一框架梁柱组合而成的龙骨结构,所述机架(2)包括框架式组合一体的吊装区(3)、滑板支撑区(4)、履带机构安装区(5)和集矿头升降驱动区(6),所述吊装区(3)设置于所述机架(2)的顶部,所述滑板支撑区(4)设置于所述机架(2)的底部,所述集矿头升降驱动区(6)设置在所述机架(2)的前方,所述履带机构安装区(5)设置于所述机架(2)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由中空的管件(7)组合而成,且所述管件(7)上设置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区(3)上安装有一吊装位置调整机构(8),所述吊装位置调整机构(8)包括与吊绳(9)连接的吊耳(10)和与机架(2)连接的过渡架(11),所述过渡架(11)上设置有多个可与所述吊耳(10)连接的吊装位点(12),所述过渡架(11)设置在所述机架(2)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吊装位点(12)沿所述机架(2)的前后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位点(12)为多个沿机架(2)的前后方向布置的插接孔(13),所述吊耳(10)可选择性地插接在所述插接孔(13)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集矿作业车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区(3)和滑板支撑区(4)之间设置有中间安装区(14),所述中间安装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宙,程阳锐,彭建平,唐红平,李小艳,彭赛锋,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