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模浇筑施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的涉及一种吊模浇筑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吊模,也叫挂模,一般用在翻高梁等有高低差的部位,跟其他模板施工最明显的地方是下口无支撑或采取特殊方式加以固定支撑,一般都是承受侧向荷载,保持其稳定性,能使砼构件水平度、垂直度达到要求即可;然而,在实际施工时,吊模的固定难度大,容易发生跑模,造成施工精度不达标。而且,由于吊模的侧壁缺少相应的支撑,使得吊模的强度较差,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胀模,影响浇筑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支设方便,易于固定,有利于节省工序,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的吊模浇筑施工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吊模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模板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位于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模板,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上方的横梁;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之间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混凝土主筋上,上端固定支撑在所述横梁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模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组件(1)以及用于支撑模板组件(1)的支撑组件(2),所述模板组件(1)包括位于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模板(11),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11)上方的横梁(12);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竖向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11)之间的支撑筋(21),所述支撑筋(2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混凝土主筋上,上端固定支撑在所述横梁(12)的下方,每个所述横梁(12)的下方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筋(21);所述横梁(12)的长度大于待浇筑结构体的宽度,其两端均延伸至所述侧壁模板(11)外形成悬臂,所述横梁(12)的悬臂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模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组件(1)以及用于支撑模板组件(1)的支撑组件(2),所述模板组件(1)包括位于待浇筑结构体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模板(11),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11)上方的横梁(12);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竖向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模板(11)之间的支撑筋(21),所述支撑筋(2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混凝土主筋上,上端固定支撑在所述横梁(12)的下方,每个所述横梁(12)的下方沿长度方向布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筋(21);所述横梁(12)的长度大于待浇筑结构体的宽度,其两端均延伸至所述侧壁模板(11)外形成悬臂,所述横梁(12)的悬臂与所述侧壁模板(11)的下端之间还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斜撑(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1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横梁(12)和所述侧壁模板(11)上;所述斜撑(13)包括位于两端的套管,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套管之间的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的两端分别具有反向设置的螺纹,且中部具有垂直设置的扭杆;两个所述套管的内孔分别具有与所述调节螺纹杆对应设置的内螺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模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还包括由一根钢筋的两端对称地向下垂直弯折成“门”型的钢筋座(22),所述钢筋座(22)两侧的支脚高度大于混凝土主筋的高度,使所述钢筋座(22)的支脚竖向支撑在楼板的水平模板上时,混凝土主筋的上方与钢筋座(2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支撑筋(21)焊接在所述钢筋座(22)上,并通过所述钢筋座(22)固定连接在混凝土主筋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模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两组并排设置的所述钢筋座(22)及焊接在钢筋座(22)上的支撑筋(2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钢筋座(2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钊,姚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