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防潮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74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加热防潮地板,自上而下依次通过耐高温胶水胶合有地板表层、加热层以及隔热层,地板表层与加热层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第一阻燃层,加热层与隔热层之间也至少设置有一第二阻燃层,地板表层中至少设置有一缓热腔,缓热腔与第一阻燃层接触连接,隔热层中至少设置有多个挡热垫,挡热垫与第二阻燃层接触连接,在加热时,能够对房间的加热分成缓热和加热两个步骤,能够在进行加热的同时储存热量,随后缓慢的放出使得房间底部生活区域源源不断的得到热量,有效的防止热量传输过快而进入房间的上方非生活区域随后流失,在停止加热后,能够有效的实现房间的保温,防止室内温度下降过快,提高人们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防潮地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板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防潮地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由于缺乏暖气以及寒冷潮湿在南方地暖技术和运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而普通的地板既无法满足地暖的加热需求还比较容易发生开裂从而导致地板的损坏,故而现在南方地暖地板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地板,成为装修领域的新型板材,其优点在于,发热快,且发热量大。加热地板在经过加热后能够从人体脚部发热,热量上升后完成室内空气热量的流通,但是现有的加热地板的缺点在于无法进行储热,停止加热后,室内温度下降过快,影响人们的舒适性,以追求更加安全和更加有效的地暖地板,以追求热量的高效利用,以实现更加有效的防潮取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加热防潮地板,自上而下依次通过耐高温胶水胶合有地板表层、加热层以及隔热层,所述地板表层与所述加热层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第一阻燃层,所述加热层与所述隔热层之间也至少设置有一第二阻燃层,所述地板表层中至少设置有一缓热腔,所述缓热腔与所述第一阻燃层接触连接,所述隔热层中至少设置有多个挡热垫,所述挡热垫与所述第二阻燃层接触连接。由此,所述地板表层位于地板的的最上端与房间连通,所述隔热层位于地板的最下端与地面或者水泥连通,所述加热层位于所述地板表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设置有电加热或者水加热通道,所述加热层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阻燃层进行安全保护并且还能起到一定的上下缓热作用,加上所述腔的吸热和所述挡热垫的挡热以及反热功能,能够将所述加热层中的热量缓慢而连续的释放到房间中,以保证房间内部温度的稳定以及不易流散或者上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缓热腔为弧形腔且其弧形面上设置有吸热翅片组,所述吸热翅片组包括多个吸热翅片,所述吸热翅片对称分布在弧形面中心两侧,所述吸热翅片的高度由中心向两侧呈等差数列依次减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挡热垫由弹性材质构成且所述挡热垫具有下凹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第二阻燃层抵触连接,多个所述挡热垫线性阵列分布。由此,所述挡热垫在具有阻挡所述加热层向下传递热量的同时能够将热量通过弧形面进行蓄热和由于热气流上升从而反弹到上方的所述加热层与所述地板表层中,而且还能够对所述第二阻燃层以及所述加热层起到一定的支撑和保护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阻燃层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通孔,所述缓热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通孔处与所述第一阻燃层抵触连接。由此,在具有向上安全阻燃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将所述加热层中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缓热腔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隔热层还包括由绝热材料组成的隔热层主体,所述绝热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石棉、气凝胶毡、真空板或者其他热绝缘材料。由此,所述绝热材料包括不局限与上述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隔热层底部还设置有防水层。由此,所述防水层包括但不局限于防水涂料、防水树脂等防水材料。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性很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加热时,能够对房间的加热分成缓热和加热两个步骤,从而能够在进行加热的同时储存热量,储存的热量缓慢的放出能够使得房间底部生活区域源源不断的得到热量供给,能够有效的防止热量传输过快从而进入房间的上方非生活区域随后流失,并且在停止加热后,能够有效的实现房间的保温,防止室内温度下降过快,提高人们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地板表层、11-缓热腔、111-吸热翅片组、2-加热层、3-隔热层、31-挡热垫、32-隔热层主体、4-第一阻燃层、41-第一散热通孔、5-第二阻燃层、6-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加热防潮地板,自上而下依次通过耐高温胶水胶合有地板表层1、加热层2以及隔热层3,所述地板表层1与所述加热层2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第一阻燃层4,所述加热层2与所述隔热层3之间也至少设置有一第二阻燃层5,所述地板表层1中至少设置有一缓热腔11,所述缓热腔11与所述第一阻燃层4接触连接,所述隔热层3中至少设置有多个挡热垫31,所述挡热垫31与所述第二阻燃层5接触连接,所述地板表层1位于地板的的最上端与房间连通,所述隔热层3位于地板的最下端与地面或者水泥连通,所述加热层2位于所述地板表层1和所述隔热层3之间,设置有电加热或者水加热通道,所述加热层2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阻燃层进行安全保护并且还能起到一定的上下缓热作用,加上所述腔11的吸热和所述挡热垫31的挡热以及反热功能,能够将所述加热层2中的热量缓慢而连续的释放到房间中,以保证房间内部温度的稳定以及不易流散或者上升。本实施例中,所述缓热腔11为弧形腔且其弧形面上设置有吸热翅片组111,所述吸热翅片组111包括多个吸热翅片,所述吸热翅片对称分布在弧形面中心两侧,所述吸热翅片的高度由中心向两侧呈等差数列依次减小,所述挡热垫31由弹性材质构成且所述挡热垫31具有下凹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所述第二阻燃层5抵触连接,多个所述挡热垫31线性阵列分布,所述挡热垫31在具有阻挡所述加热层2向下传递热量的同时能够将热量通过弧形面进行蓄热和由于热气流上升从而反弹到上方的所述加热层2与所述地板表层1中,而且还能够对所述第二阻燃层5以及所述加热层2起到一定的支撑和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燃层4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通孔41,所述缓热腔11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通孔41处与所述第一阻燃层4抵触连接,在具有向上安全阻燃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将所述加热层2中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缓热腔11中,所述隔热层3还包括由绝热材料组成的隔热层主体32,所述绝热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石棉、气凝胶毡、真空板或者其他热绝缘材料,所述绝热材料包括不局限与上述材料,所述隔热层3底部还设置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包括但不局限于防水涂料、防水树脂等防水材料。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防潮地板,自上而下依次通过耐高温胶水胶合有地板表层(1)、加热层(2)以及隔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表层(1)与所述加热层(2)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第一阻燃层(4),所述加热层(2)与所述隔热层(3)之间也至少设置有一第二阻燃层(5),所述地板表层(1)中至少设置有一缓热腔(11),所述缓热腔(11)与所述第一阻燃层(4)接触连接,所述隔热层(3)中至少设置有多个挡热垫(31),所述挡热垫(31)与所述第二阻燃层(5)接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防潮地板,自上而下依次通过耐高温胶水胶合有地板表层(1)、加热层(2)以及隔热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表层(1)与所述加热层(2)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第一阻燃层(4),所述加热层(2)与所述隔热层(3)之间也至少设置有一第二阻燃层(5),所述地板表层(1)中至少设置有一缓热腔(11),所述缓热腔(11)与所述第一阻燃层(4)接触连接,所述隔热层(3)中至少设置有多个挡热垫(31),所述挡热垫(31)与所述第二阻燃层(5)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防潮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热腔(11)为弧形腔且其弧形面上设置有吸热翅片组(111),所述吸热翅片组(111)包括多个吸热翅片,所述吸热翅片对称分布在弧形面中心两侧,所述吸热翅片的高度由中心向两侧呈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恒李彦宏林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