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提砂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砂池排砂
,特别涉及一种水力提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疏松砂岩油藏的开采过程中,采出液中不可避免的携带部分砂粒。在通过原油集输系统包括的分离容器对采出液中携带的砂粒进行分离时,随着时间的累积,分离容器底部可能沉积较厚的砂粒,从而占据分离容器的部分内部空间,导致分离容器的分离效率降低。因此,可以定期对分离容器进行清砂、排砂处理。在对分离容器的清砂和排砂过程中,可以将分离容器内沉积的砂粒通过工艺管线清除至沉砂池,进而通过提砂装置对沉砂池内的携砂液中携带的砂粒进行处理。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提砂装置可以包括长轴液下泵和旋流除砂器,长轴液下泵可以置于沉砂池内,旋流除砂器可以置于沉砂池外。这样,通过长轴液下泵可以从沉砂池内抽吸携砂液,并排出至旋流除砂器,通过旋流除砂器实现对携砂液中砂粒和液体的分离。然而,在通过长轴液下泵对沉砂池内的携砂液进行抽吸的过程中,当沉砂池内的液位较低时,长轴液下泵的长轴可能发生震动,很容易造成长轴上的轴瓦发生破裂碾磨并产生高温,从而可能在高浓度油气环境下发生火灾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在对沉砂池内的携砂液进行提砂处理时,由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提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提砂装置包括:进液管、喷嘴、至少一个吸液管、混合聚集结构、喉管、扩散管和排液管;所述混合聚集结构为密封的腔体结构,所述喷嘴位于所述混合聚集结构内部,所述进液管的排出口穿过所述混合聚集结构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吸液管中每个吸液管的排出口与所述混合聚集结构连通,每个吸液管的轴向与所述进液管的轴向成第一预设角度;所述喉管的一端与所述混合聚集结构连通,所述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扩散管上内径小的一端连接,所述扩散管上内径大的一端与所述排液管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喉管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吸液管抽吸的携砂液和所述喷嘴喷射的液体进行混合,所述喷嘴为圆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提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提砂装置包括:进液管、喷嘴、至少一个吸液管、混合聚集结构、喉管、扩散管和排液管;所述混合聚集结构为密封的腔体结构,所述喷嘴位于所述混合聚集结构内部,所述进液管的排出口穿过所述混合聚集结构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吸液管中每个吸液管的排出口与所述混合聚集结构连通,每个吸液管的轴向与所述进液管的轴向成第一预设角度;所述喉管的一端与所述混合聚集结构连通,所述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扩散管上内径小的一端连接,所述扩散管上内径大的一端与所述排液管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喉管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吸液管抽吸的携砂液和所述喷嘴喷射的液体进行混合,所述喷嘴为圆台状结构,所述喷嘴的母线与轴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度-25度,所述喷嘴的上底面的直径范围为6毫米-12毫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提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提砂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混合聚集结构、所述喉管和所述扩散管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进液管的进液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进液管的排出口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吸液管的吸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强,李刚,苗苗,李贵生,闫刘斌,王冬梅,徐鹏,赵相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