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371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在传统钢框筒结构的钢深梁中间设置易于更换的耗能梁段,钢深梁和耗能梁段通过翼缘拼接板和腹板拼接板进行拼接连接,翼缘拼接板主要传递弯矩产生的压力或拉力,腹板拼接板主要传递剪力,可以实现“弯剪分离”,传力简单可靠。地震后仅需要把损伤严重的耗能梁段拆卸掉,然后替换新的耗能梁段,再次现场拼接即可快速实现结构的震后功能可恢复。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水平荷载作用下钢深梁部分不会出现应力集中区域,一直处于弹性状态或部分发展塑性,充分发挥耗能梁段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进行耗能代替钢深梁端部进入塑性耗能,改变了传统钢框筒结构的耗能机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和结构抗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钢框筒结构是由外围密柱深梁、楼板与内部少量柱形成的筒体结构,该结构具有抗侧刚度大,抗扭性能好,能充分发挥整体空间作用以及建筑布置比较灵活的优点。但是由于钢框筒结构外围框架的柱距很小(一般约为3-4m),钢深梁截面高度较大(一般约为0.6m-1.2m),使得钢深梁跨高比较小,梁端弯矩梯度大,限制了梁端塑性铰的发展,同时楼板对钢深梁有加强作用,大震下柱端往往先于梁端出现塑性铰,不利于结构耗散地震能量,有一定的倒塌风险,一旦结构出现较大的地震损伤,必将导致大量用户迁出,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且修复成本较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钢框筒结构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传力可靠,且震后残余变形较小,易于实现耗能梁段更换,震后仅需替换损伤较严重的耗能梁段即可快速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从而改善传统钢框筒结构抗震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达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框筒结构外围框架的钢深梁(1)中间设置便于更换的耗能梁段(4),钢框筒结构外围框架包括两个框架中柱(8),两个框架中柱(8)上均连接有钢深梁(1),两个钢深梁(1)相向设置,钢深梁(1)的腹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水平加劲肋(2)和一个竖向加劲肋(3),两个钢深梁(1)分别与耗能梁段(4)两端进行拼接连接,钢深梁(1)的腹板与耗能梁段(4)的腹板通过腹板拼接板(6)进行拼接,耗能梁段(4)的翼缘与钢深梁(1)的水平加劲肋(2)通过翼缘拼接板(5)进行拼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框筒结构外围框架的钢深梁(1)中间设置便于更换的耗能梁段(4),钢框筒结构外围框架包括两个框架中柱(8),两个框架中柱(8)上均连接有钢深梁(1),两个钢深梁(1)相向设置,钢深梁(1)的腹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水平加劲肋(2)和一个竖向加劲肋(3),两个钢深梁(1)分别与耗能梁段(4)两端进行拼接连接,钢深梁(1)的腹板与耗能梁段(4)的腹板通过腹板拼接板(6)进行拼接,耗能梁段(4)的翼缘与钢深梁(1)的水平加劲肋(2)通过翼缘拼接板(5)进行拼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深梁(1)和框架中柱(8)采用Q460或Q690钢材,耗能梁段(4)采用LY225、Q235或Q345钢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竖向加劲肋(3)的侧面与两个水平加劲肋(2)的端部交汇处进行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耗能梁段(4)的翼缘宽度与钢深梁(1)的两个水平加劲肋(2)的间距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耗能梁段(4)的截面为工字型钢,耗能梁段(4)的腹板两侧对应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劲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深梁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鸣程倩倩苏明周张浩关彬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