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天治专利>正文

轻质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62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墙板,包括混合料加强层(1,2)、轻质材料填充层(3)、骨架(4),轻质材料填充层(3)位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轻质材料填充层(3)由至少两块泡沫组成,泡沫之间和泡沫与模具侧边之间留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的材料,形成一个封闭网状结构的骨架。这种轻质墙板骨架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两者间粘合性较好,骨架由轻质材料构成,混合料加强层之间的夹层采用泡沫,墙板密度小,骨架形成一个封闭的网状结构,可增强轻质材料填充层的强度,轻质材料填充层被混合料加强层和骨架密封在内部,隔音、隔热、防冻效果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板,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轻质墙板。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有利用各种材料制成的轻质墙板,轻质墙板均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其填充层进行加强,如专利号为94240266.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主要利用桔杆与混凝物构成填充层,利用浸过混凝物的纤维织物做加强层的轻质墙板,这种墙板存在的缺点是单位体重大。专利号为97240499.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由芯材骨架、芯材填芯料、面层构成的轻质墙板,芯材骨架由曲折起伏状的钢带拼接而成,芯材填芯料填充在芯材骨架的间隙中,其缺点是由于芯材骨架与芯材填芯料属于不同的材质,它们之间的粘合性较差,采用钢材做骨架,单位墙板体重大;申请号为99112500.2的申请公开了一种采用双层钢丝网架做骨架,填充料在骨架之间的轻质墙板,这种墙板同样存在骨架与填充料之间粘合性较差、体重大的问题,而且骨架与填充料分层设置,填充料内部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重量更轻,粘合性好,强度高,且防火性能好、隔音效果好的墙板。本技术包括混合料加强层(1,2)、轻质材料填充层(3)、骨架(4),在墙板上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榫头(7)或榫槽(8),轻质材料填充层(3)位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轻质材料填充层(3)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设有玻纤布(5,6),轻质材料填充层(3)由至少两块轻质材料填充物组成,轻质材料填充物之间和轻质材料填充物与模具侧边之间留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的材料,形成一个封闭网状结构的骨架(4),混合料加强层(1,2)外侧设有面层(9,10),面层包括一层玻纤布和一层无纺布,玻纤布铺在混合料加强层(1,2)上,无纺布铺在玻纤布上。轻质材料填充物可以是泡沫、阻燃型泡沫和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制成的;玻纤布可以是玻纤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骨架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且两种都是湿料,两者间粘合性较好,骨架由轻质材料构成,混合料加强层之间的夹层采用轻质材料填充物,墙板密度小,骨架形成一个封闭的网状结构,可增强轻质材料填充层的强度,轻质材料填充层被混合料加强层和骨架密封在内部,隔音效果好且防冻等优点。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做具体的说明。轻质墙板包括混合料加强层(1,2)、泡沫夹层(3)、骨架(4),在墙板上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榫头(7)或榫槽(8),泡沫夹层(3)位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泡沫夹层(3)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设有玻纤布(5,6),泡沫夹层(3)由八块泡沫组成,泡沫之间和泡沫与模具侧边之间留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的材料,形成一个带外围的“井”字结构的骨架(4),混合料加强层(1,2)外侧设有面层(9,10),面层包括一层玻纤布和一层无纺布,玻纤布铺在混合料加强层(1,2)上,无纺布铺在玻纤布上。实施例2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做具体的说明。轻质墙板包括混合料加强层(1,2)、泡沫夹层(3)、骨架(4),在墙板上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榫头(7)或榫槽(8),泡沫夹层(3)位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泡沫夹层(3)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设有玻纤布(5,6),泡沫夹层(3)由八块泡沫组成,泡沫之间和泡沫与模具侧边之间留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的材料,形成一个带外围的“草字头”结构的骨架(4),混合料加强层(1,2)外侧设有面层(9,10),面层包括一层玻纤布和一层无纺布,玻纤布铺在混合料加强层(1,2)上,无纺布铺在玻纤布上。实施例3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做具体的说明。轻质墙板包括混合料加强层(1,2)、泡沫夹层(3)、骨架(4),在墙板上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榫头(7)或榫槽(8),泡沫夹层(3)位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泡沫夹层(3)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设有玻纤布(5,6),泡沫夹层(3)由八块三角形状的泡沫组成,泡沫之间和泡沫与模具侧边之间留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的材料,形成一个带外围的“米”字结构的骨架(4),混合料加强层(1,2)外侧设有面层(9,10),面层包括一层玻纤布和一层无纺布,玻纤布铺在混合料加强层(1,2)上,无纺布铺在玻纤布上。权利要求1.一种轻质墙板,包括混合料加强层(1,2)、轻质材料填充层(3)、骨架(4),其特征是,轻质材料填充层(3)位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轻质材料填充层(3)由至少两块轻质材料填充物组成,轻质材料填充物之间和轻质材料填充物与模具侧边之间留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的材料,形成一个封闭网状结构的骨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轻质材料填充层(3)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设有玻纤布(5,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混合料加强层(1,2)外侧设有面层(9,10),面层包括一层玻纤布和一层无纺布,玻纤布铺在混合料加强层(1,2)上,无纺布铺在玻纤布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混合料加强层(1,2)外侧设有面层(9,10),面层包括一层玻纤布和一层无纺布,玻纤布铺在混合料加强层(1,2)上,无纺布铺在玻纤布上。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任意一条中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在墙板上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榫头(7)或榫槽(8)。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中任意一条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纤布可以是玻纤丝。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玻纤布可以是玻纤丝。8.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中任意一条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填充物可以是泡沫、阻燃型泡沫和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制成的填充块。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填充物可以是泡沫、阻燃型泡沫和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制成的填充块。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质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填充物可以是泡沫、阻燃型泡沫和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制成的填充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墙板,包括混合料加强层(1,2)、轻质材料填充层(3)、骨架(4),轻质材料填充层(3)位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轻质材料填充层(3)由至少两块泡沫组成,泡沫之间和泡沫与模具侧边之间留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的材料,形成一个封闭网状结构的骨架。这种轻质墙板骨架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两者间粘合性较好,骨架由轻质材料构成,混合料加强层之间的夹层采用泡沫,墙板密度小,骨架形成一个封闭的网状结构,可增强轻质材料填充层的强度,轻质材料填充层被混合料加强层和骨架密封在内部,隔音、隔热、防冻效果好。文档编号E04C2/02GK2878571SQ20062001925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勇飞, 张天治, 余文祥 申请人:张天治, 张勇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墙板,包括混合料加强层(1,2)、轻质材料填充层(3)、骨架(4),其特征是,轻质材料填充层(3)位于混合料加强层(1,2)之间,轻质材料填充层(3)由至少两块轻质材料填充物组成,轻质材料填充物之间和轻质材料填充物与模具侧边之间留有间隙,在间隙内填充与混合料加强层同材质的材料,形成一个封闭网状结构的骨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飞张天治余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天治张勇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