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45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包括:硬化涂层,辐射制冷层,第一胶黏剂层,金属层,透明聚酯层,第二胶黏剂层,硬化涂层位于辐射制冷层上,辐射制冷层位于第一胶黏剂层上,第一胶黏剂层位于金属层上,金属层位于透明聚酯层上,透明聚酯层位于第二胶黏剂层上;辐射制冷层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汽车窗膜中设置辐射制冷层,将热量辐射到外空间的冷阱中,防止车内温度过高,设置金属层和透明聚酯层,并将金属层沉积于透明聚酯层上,达到隔热的效果,进一步降低车内温度,制冷隔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窗膜结构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在长时间处于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车内热气无法排除导致车内温度升高,同时在高温下车内会释放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传统的汽车窗膜主要是用来隔热,膜的隔热性能,取决于它的反射和吸收能力。反射越强烈,吸收能力越强,隔热率也就越高。但根据各国及各地区法律的不同,一般规定车膜的可见光反射率不得超过10%。由于汽车膜本身的吸热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汽车膜的隔热率一般在40%~70%之间。这样能保护车内音响以及其它内饰不会被晒坏。但是传统的汽车窗膜只具备隔热,并不具备降温的效果,而且其隔热的效果有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车内温度的辐射制冷窗膜,辐射制冷是指热物体通过大气的红外透明窗口,利用黑体辐射的方式,将热量辐射到外空间的冷阱中,从而达到制冷的一种方式。防止了汽车暴晒,从而延长了汽车寿命和安全性,增加了汽车内部的舒适度。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降温效果明显,透明度较好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汽车窗膜贴附在汽车玻璃外表面,汽车玻璃外表面是相对于汽车玻璃内表面而言的,汽车玻璃内表面指直接与汽车室内接触的一面。汽车窗膜包括:用于防刮耐磨的硬化涂层,辐射制冷层,金属层,用于粘结所述金属层和辐射制冷层的第一胶黏剂层,透明聚酯层,以及用于粘结所述透明聚酯层和汽车玻璃的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硬化涂层位于辐射制冷层上,所述辐射制冷层位于第一胶黏剂层上,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位于金属层上,所述金属层位于透明聚酯层上,所述透明聚酯层位于第二胶黏剂层上;其中,所述辐射制冷层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所述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中,所述微球颗粒的粒径为1~15μm,所述微球颗粒的堆积密度为0.2~1.6g/cm3。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中,所述辐射制冷层的厚度为5~50μm。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中,所述硬化涂层包括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中,所述金属层由银和/或铝制成,所述金属层的层数为1~9层,所述金属层沉积于所述透明聚酯层上。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中,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以及第二胶黏剂层都由具有粘性的透明聚合物制成,所述第一胶黏剂层和第二胶黏剂层的厚度都为2~25μm。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中,所述透明聚合物包括丙烯酸、聚氨酯、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中,所述汽车窗膜的厚度为30~60μm。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汽车窗膜中设置辐射制冷层,将热量辐射到外空间的冷阱中,防止车内温度过高,设置金属层和透明聚酯层,并将金属层沉积于透明聚酯层上,达到隔热的效果,进一步降低车内温度,制冷隔热效果好,可延长汽车寿命,增加车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内部测试点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外部测试点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汽车窗膜贴附在汽车玻璃外表面。汽车窗膜包括:用于防刮耐磨的硬化涂层a,辐射制冷层b,金属层d,用于粘结所述金属层d和辐射制冷层b的第一胶黏剂层c,透明聚酯层e,以及用于粘结所述透明聚酯层e和汽车玻璃的第二胶黏剂层f,所述硬化涂层a位于辐射制冷层b上,所述辐射制冷层b位于第一胶黏剂层c上,所述第一胶黏剂层c位于金属层d上,所述金属层d位于透明聚酯层e上,所述透明聚酯层e位于第二胶黏剂层f上;其中,所述辐射制冷层b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所述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本实施例中,汽车窗膜包括硬化涂层a,辐射制冷层b,第一胶黏剂层c,金属层d,透明聚酯层e,第二胶黏剂层f。其中,硬化涂层a位于汽车窗膜的最外层,长期使用时会粘附尘埃,同时也容易被刮伤,因此,硬化涂层a需要防刮耐磨才能满足汽车窗膜的需求。同时,可以在硬化涂层a中加入紫外线吸收剂,用于阻隔紫外线辐射,可有效阻隔99%的紫外线。硬化涂层a下为辐射制冷层b,辐射制冷层b为汽车窗膜的核心层,辐射制冷层b通过黑体辐射的方式,将热量辐射到外空间的冷阱中,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辐射制冷层b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微球颗粒均匀分布于透明塑料中,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金属层d由银和/或铝材质制成,具体的,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将银和/或铝沉积在透明聚酯层e表面,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沉积有金属层d的透明聚酯层e具有隔热作用。金属层d可以设置为1~9层,具体层数根据实际需要的隔热效果而定,本实施例不做过多的要求,而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层d结合透明聚酯层e,还可以有效阻隔10~80%的红外线。第一胶黏剂层c位于辐射制冷层b与与金属层d之间,通过第一胶黏剂层c,将金属层d和辐射制冷层b粘结。透明聚酯层e则位于金属层d与第二胶黏剂层f之间,同时透明聚酯层e通过第二胶黏剂层f粘贴于汽车玻璃上。第一胶黏剂层c和第二胶黏剂层f都加有紫外线吸收剂,进一步对紫外线进行阻隔。当然,在本汽车窗膜贴附于汽车玻璃之前,需要有保护层g,保护层g与第二胶黏剂层f接触,在贴膜时,将保护层g撕掉即可。保护层g材料为PET,在实际使用中不起作用,而无需光学设计,在保护层g与第二胶黏剂层f接触的一面设置硅酮类润滑油即可。实施例2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通过对实施例1中的辐射制冷层b做进一步改进,将其中的微球颗粒的粒径设置为1~15μm,所述微球颗粒的堆积密度为0.2~1.6g/cm3,所述辐射制冷层b的厚度为5~50μm。实施例3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通过对实施例1中硬化涂层a的制作材料做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中的硬化涂层a包括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实施例4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中的第一胶黏剂层c和第二胶黏剂层f做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第一胶黏剂层c以及第二胶黏剂层f都由具有粘性的透明聚合物制成,所述第一胶黏剂层c和第二胶黏剂层f的厚度都为2~25μm,所述透明聚合物包括丙烯酸、聚氨酯、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以上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中的汽车窗膜厚度为30~60μm,透光率为20~80%,紫外线阻隔率≥99%,总太阳能阻隔率为30~65%,内部反光率≤8%,外部反光率≤20%。现有同样型号的三辆汽车A、B、C,A在玻璃外面贴上辐射制冷汽车窗膜,B在玻璃里面贴上普通的汽车窗膜,C在玻璃上不做任何处理。在汽车里面设置5个测温点,分别为控制台的中央1、正驾驶座椅的顶部2、后排左侧驾驶座椅的顶部3、后排左侧驾驶座椅的中部4、后排左侧驾驶座椅的底部5;汽车外部设置7个测温点,分别为前挡风玻璃6、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汽车窗膜贴附在汽车玻璃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汽车窗膜包括:用于防刮耐磨的硬化涂层,辐射制冷层,金属层,用于粘结所述金属层和辐射制冷层的第一胶黏剂层,透明聚酯层,以及用于粘结所述透明聚酯层和汽车玻璃的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硬化涂层位于辐射制冷层上,所述辐射制冷层位于第一胶黏剂层上,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位于金属层上,所述金属层位于透明聚酯层上,所述透明聚酯层位于第二胶黏剂层上;其中,所述辐射制冷层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所述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汽车窗膜贴附在汽车玻璃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汽车窗膜包括:用于防刮耐磨的硬化涂层,辐射制冷层,金属层,用于粘结所述金属层和辐射制冷层的第一胶黏剂层,透明聚酯层,以及用于粘结所述透明聚酯层和汽车玻璃的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硬化涂层位于辐射制冷层上,所述辐射制冷层位于第一胶黏剂层上,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位于金属层上,所述金属层位于透明聚酯层上,所述透明聚酯层位于第二胶黏剂层上;其中,所述辐射制冷层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所述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颗粒的粒径为1~15μm,所述微球颗粒的堆积密度为0.2~1.6g/c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凌辐射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