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458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包括:硬化涂层,辐射制冷层,第一胶黏剂层,金属层,透明聚酯层,第二胶黏剂层,硬化涂层位于辐射制冷层上,辐射制冷层位于第一胶黏剂层上,第一胶黏剂层位于金属层上,金属层位于透明聚酯层上,透明聚酯层位于第二胶黏剂层上;辐射制冷层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汽车窗膜中设置辐射制冷层,将热量辐射到外空间的冷阱中,防止车内温度过高,设置金属层和透明聚酯层,并将金属层沉积于透明聚酯层上,达到隔热的效果,进一步降低车内温度,制冷隔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窗膜结构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在长时间处于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车内热气无法排除导致车内温度升高,同时在高温下车内会释放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传统的汽车窗膜主要是用来隔热,膜的隔热性能,取决于它的反射和吸收能力。反射越强烈,吸收能力越强,隔热率也就越高。但根据各国及各地区法律的不同,一般规定车膜的可见光反射率不得超过10%。由于汽车膜本身的吸热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汽车膜的隔热率一般在40%~70%之间。这样能保护车内音响以及其它内饰不会被晒坏。但是传统的汽车窗膜只具备隔热,并不具备降温的效果,而且其隔热的效果有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车内温度的辐射制冷窗膜,辐射制冷是指热物体通过大气的红外透明窗口,利用黑体辐射的方式,将热量辐射到外空间的冷阱中,从而达到制冷的一种方式。防止了汽车暴晒,从而延长了汽车寿命和安全性,增加了汽车内部的舒适度。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降温效果明显,透明度较好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本专利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汽车窗膜贴附在汽车玻璃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汽车窗膜包括:用于防刮耐磨的硬化涂层,辐射制冷层,金属层,用于粘结所述金属层和辐射制冷层的第一胶黏剂层,透明聚酯层,以及用于粘结所述透明聚酯层和汽车玻璃的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硬化涂层位于辐射制冷层上,所述辐射制冷层位于第一胶黏剂层上,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位于金属层上,所述金属层位于透明聚酯层上,所述透明聚酯层位于第二胶黏剂层上;其中,所述辐射制冷层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所述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制冷汽车窗膜,汽车窗膜贴附在汽车玻璃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汽车窗膜包括:用于防刮耐磨的硬化涂层,辐射制冷层,金属层,用于粘结所述金属层和辐射制冷层的第一胶黏剂层,透明聚酯层,以及用于粘结所述透明聚酯层和汽车玻璃的第二胶黏剂层,所述硬化涂层位于辐射制冷层上,所述辐射制冷层位于第一胶黏剂层上,所述第一胶黏剂层位于金属层上,所述金属层位于透明聚酯层上,所述透明聚酯层位于第二胶黏剂层上;其中,所述辐射制冷层包括:透明塑料和微球颗粒,所述微球颗粒至少含有玻璃微珠、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颗粒的粒径为1~15μm,所述微球颗粒的堆积密度为0.2~1.6g/c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制冷汽车窗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凌辐射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