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24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涉及建筑领域。该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内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的四周均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所述混凝土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桩基,所述高桩基的顶端延伸至地面的上方,所述高桩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台,所述承台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该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筒、卡杆、连接件、卡套和缓冲板,缓冲板弧形贴附高桩基外表面进行震动的传递,卡杆进行震动的二次传递,来减小震动对基础的影响,通过设置有连接轴、销轴、连接座、夹套和扣件,经连接轴的转动带动夹套进行夹持,拆装方便,便于施工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高桩承台基础以其施工的方便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部分桩身高出地面或泥面线,而高桩基础的桩身内力和位移相较于同样水平外力作用下要大,在受到地震或普通横向荷载作用下,桩基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缺少对桩基进行保护导致基础发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解决了在受到地震或普通横向荷载作用下,桩基的稳定性相对较差,缺少对桩基进行保护导致基础发生破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内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底板,所述混凝土底板的四周均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所述混凝土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桩基,所述高桩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内部开设有开槽(2),所述开槽(2)的内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底板(11),所述混凝土底板(11)的四周均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12),所述混凝土底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桩基(3),所述高桩基(3)的顶端延伸至地面(1)的上方,所述高桩基(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台(8),所述承台(8)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条(9),所述卡条(9)的下方设置有挤压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内部开设有开槽(2),所述开槽(2)的内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底板(11),所述混凝土底板(11)的四周均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层(12),所述混凝土底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桩基(3),所述高桩基(3)的顶端延伸至地面(1)的上方,所述高桩基(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台(8),所述承台(8)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条(9),所述卡条(9)的下方设置有挤压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桩基(3)的内侧设置有减震座(4),所述减震座(4)的内部设置有缓冲件(5),所述缓冲件(5)包括缓冲箱(52),所述缓冲箱(52)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弧块(51),所述缓冲箱(52)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球(53),所述缓冲箱(5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块(54),所述缓冲件(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6)包括固定筒(61),所述固定筒(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乔志杰徐小虎朱世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