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219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由腔体入口区、腔体杀菌区和腔体出口区三部分构成,所述腔体杀菌区位于所述腔体入口区和腔体出口区之间;所述腔体入口区一外侧设置有一流体入口,与所述流体入口对立的另一外侧设置有一臭氧注入口,所述腔体入口区内安装有一第一光源模组;所述流体入口处安装有一回旋管道;所述腔体杀菌区内壁设置有一反射式导光层;所述腔体出口区外侧设置有一流体出口,腔体出口区内安装有一第二光源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光源模组,照射流体,对流体进行杀菌,在流体入口设置回旋流道结构使流体形成漩涡式形态,液体产生气泡,从而增大与光源模组产生的灯光的接触面积,提高杀菌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流体杀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流体的杀菌装置被广泛熟知,但由于不方便使用,杀菌不彻底等原因,并没有为大众所使用。UVLED灯具有杀菌能力,通过对水等流体的照射紫外光对流体进行杀菌,尽管如此,紫外光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可损伤内壁,降低杀菌能力,加之,照射不全面,时间过短等原因,使杀菌达不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在杀菌装置中设置光源模组照射流体和注入臭氧的方式来提高杀菌效果,使用回旋流道式结构,在内腔体前端形成漩涡式流体形态,液态物质同时产生气泡,利用涡流或气泡,增大流体对光源模组所产生的光的接触面积,起到杀灭大部分细菌的作用,同时增加臭氧注入口,臭氧的二次杀菌,降低紫外线辐射,增强杀菌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用于对流体进行杀菌,包括:一腔体,所述腔体由腔体入口区、腔体杀菌区和腔体出口区三部分构成,所述腔体杀菌区位于所述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用于对流体进行杀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10),所述腔体由腔体入口区、腔体杀菌区和腔体出口区三部分构成,所述腔体杀菌区位于所述腔体入口区和腔体出口区之间;所述腔体入口区一外侧设置有一流体入口(11),与所述流体入口(11)对立的另一外侧设置有一臭氧注入口(13),所述腔体入口区内安装有一第一光源模组(20);所述流体入口(11)处安装有一回旋管道(60);所述腔体杀菌区内壁设置有一反射式导光层(70);所述腔体出口区外侧设置有一流体出口(12),腔体出口区内安装有一第二光源模组(30);其中,所述流体经所述流体入口(11)进入,通过所述回旋管道(60)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用于对流体进行杀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腔体(10),所述腔体由腔体入口区、腔体杀菌区和腔体出口区三部分构成,所述腔体杀菌区位于所述腔体入口区和腔体出口区之间;所述腔体入口区一外侧设置有一流体入口(11),与所述流体入口(11)对立的另一外侧设置有一臭氧注入口(13),所述腔体入口区内安装有一第一光源模组(20);所述流体入口(11)处安装有一回旋管道(60);所述腔体杀菌区内壁设置有一反射式导光层(70);所述腔体出口区外侧设置有一流体出口(12),腔体出口区内安装有一第二光源模组(30);其中,所述流体经所述流体入口(11)进入,通过所述回旋管道(60)形成漩涡式形态,由所述腔体入口区进入到所述腔体杀菌区,所述第一光源模组(20)和第二光源模组(30)发出的紫外线通过腔体杀菌区中的反射式导光层(70)反射,以及与所述臭氧注入口(13)注入的臭氧同时作用于流体对腔体杀菌区中的流体进行杀菌处理,并将杀菌处理后的流体由所述流体出口(12)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型智能光能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模组(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光典陈显利白旭滕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炬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