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11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其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一直振轨道的输出端和第二直振轨道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设置有与第一直振轨道和第二直振轨道对应的用于放置元件的多个到位孔,所述型腔下端设置有用于顶升型腔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下方设置有用于移动型腔的横向切料气缸,所述第一振动盘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一振动盘和第一直振轨道的第一移动滑台,所述第二振动盘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二振动盘和第二直振轨道的第二移动滑台,第一移动滑台和第二移动滑台分别对应驱动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远离各自的振动盘,避免振动盘震动影响直振轨道上的元件移动,提高移动元件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振动盘上料装置适合对较小零件的上料,在震动的作用下,不但能够向前传送零件还能够自动的将零件排列整齐,便于机械手等机构对零件的抓取操作。但是对于元件从振动盘至直振轨道时,直振轨道易受干扰,极易影响元件移动。此外,元件从直振轨道移动至载具往往难以精准落入,极大影响的工作效率。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保元件移动不受干扰的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所述第一振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直振轨道,所述第二振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直振轨道,所述第一直振轨道的输出端和第二直振轨道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设置有与第一直振轨道和第二直振轨道对应的用于放置元件的多个到位孔,所述型腔下端设置有用于顶升型腔的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下方设置有用于移动型腔的横向切料气缸,所述第一振动盘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一振动盘和第一直振轨道的第一移动滑台,所述第二振动盘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二振动盘和第二直振轨道的第二移动滑台。进一步的是:第一移动滑台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第一振动盘限位的第一缓冲螺钉,所述第二移动滑台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振动盘限位的第二缓冲螺钉。进一步的是: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夹爪气缸,所述型腔包括朝向第一直振轨道输出端的第一型腔和朝向第二直振轨道输出端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分别与夹爪气缸的夹爪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直振轨道输出端和第二直振轨道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元件的第一光纤传感器。进一步的是:所述到位孔一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元件是否到位的第二光纤传感器。进一步的是:所述到位孔下方设置有用于真空吸附元件的吸气口。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振动盘为单轨振动盘,所述第二振动盘为双轨振动盘,所述第一直振轨道为单轨直振轨道,所述第二直振轨道为双轨直振轨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元件过直振轨道后,第一移动滑台和第二移动滑台分别对应驱动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远离各自的振动盘,避免振动盘震动影响直振轨道上的元件移动,提高移动元件的精准度;第一缓冲螺钉和第二缓冲螺钉分别对对应的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限位;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分别通过夹爪气缸控制与对应的第一直振轨道和第二直振轨道输出端的间距,便于元件下料和移动;第一光纤传感器和第二光纤传感器分别检测元件位置,提高移动精准度;元件落入到位孔后,通过吸气口抽气,形成真空,从而固定元件于到位孔;第二振动盘为双轨振动盘,提高运料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示意图。图2为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的侧视图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第一振动盘1、第二振动盘2、第一直振轨道3、第二直振轨道4、型腔5、第一型腔51、第二型腔52、顶升气缸6、横向切料气缸7、第一移动滑台81、第二移动滑台82、第一光纤传感器91、第二光纤传感器92、到位孔10、夹爪气缸12、第一缓冲螺钉131、第二缓冲螺钉1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包括底板、第一振动盘1和第二振动盘2,所述第一振动盘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直振轨道3,所述第二振动盘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直振轨道4,所述第一直振轨道3和第二直振轨道4分别螺柱连接于底板,所述第一直振轨道3的输出端和第二直振轨道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型腔5,所述型腔5设置有与第一直振轨道3和第二直振轨道4对应的用于放置元件的多个到位孔10,所述型腔5下端螺柱连接有用于顶升型腔5的顶升气缸6,所述顶升气缸6下方螺柱连接有用于移动型腔5的横向切料气缸7,所述第一振动盘1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一振动盘1和第一直振轨道3的第一移动滑台81,所述第二振动盘2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二振动盘2和第二直振轨道4的第二移动滑台82。所述第一移动滑台81和第二移动滑台82螺柱连接与底板。使用时,第一振动盘1和第二振动盘2同时振动上料,元件分别经过第一直振轨道3和第二直振轨道4。然后,第一移动滑台81通过气缸将第一振动盘1远离第一直振轨道3,第二移动滑台82通过气缸将第二振动盘2远离第二直振轨道4,避免振动盘震动影响直振轨道上的元件移动,提高移动元件的精准度。如图1所示,第一移动滑台81两侧通过支架螺柱连接有用于对第一振动盘1限位的第一缓冲螺钉131,所述第二移动滑台82两侧通过支架螺柱连接有用于对第二振动盘2限位的第二缓冲螺钉132。第一缓冲螺钉131和第二缓冲螺钉132分别对对应的第一振动盘1和第二振动盘2限位,提高运行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直振轨道3和第二直振轨道4分别与型腔5的间距的夹爪气缸12。所述夹爪气缸12与顶升气缸6的输出端螺柱连接。所述型腔5包括朝向第一直振轨道3输出端的第一型腔51和朝向第二直振轨道4输出端的第二型腔52,所述第一型腔51和第二型腔52分别与夹爪气缸12的夹爪螺柱连接。夹爪气缸12的夹爪打开使得第一型腔51堵住第一直振轨道3的输出端,同时第二型腔52堵住第二直振轨道4的输出端,元件落入到位孔10后,夹爪气缸12收缩,便于移料。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直振轨道3输出端和第二直振轨道4的输出端分别螺柱连接有用于检测元件的第一光纤传感器91。第一光纤传感器91检测到元件后,第一移动滑台81和第二移动滑台82分别移动各自对应的第一振动盘1和第二振动盘2,同时夹爪气缸12打开,提高移动元件的精准度。如图1所示,所述到位孔10一端螺柱连接有用于检测元件是否到位的第二光纤传感器92。第二光纤传感器92检测到到位孔10内元件后,夹爪气缸12立即收缩,提高移料效率。如图1所示,所述到位孔10下方设置有用于真空吸附元件的吸气口。元件落入到位孔10后,通过吸气口抽气,形成真空,从而固定元件于到位孔1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振动盘1为单轨振动盘,所述第二振动盘2为双轨振动盘,所述第一直振轨道3为单轨直振轨道,所述第二直振轨道4为双轨直振轨道。第二振动盘2为双轨振动盘,提高运料效率,单双轨道同时使用,便于适应不同产品需求。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1)和第二振动盘(2),所述第一振动盘(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直振轨道(3),所述第二振动盘(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直振轨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振轨道(3)的输出端和第二直振轨道(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型腔(5),所述型腔(5)设置有与第一直振轨道(3)和第二直振轨道(4)对应的用于放置元件的多个到位孔(10),所述型腔(5)下端设置有用于顶升型腔(5)的顶升气缸(6),所述顶升气缸(6)下方设置有用于移动型腔(5)的横向切料气缸(7),所述第一振动盘(1)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一振动盘(1)和第一直振轨道(3)的第一移动滑台(81),所述第二振动盘(2)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二振动盘(2)和第二直振轨道(4)的第二移动滑台(82)。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振动盘(1)和第二振动盘(2),所述第一振动盘(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直振轨道(3),所述第二振动盘(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直振轨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振轨道(3)的输出端和第二直振轨道(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型腔(5),所述型腔(5)设置有与第一直振轨道(3)和第二直振轨道(4)对应的用于放置元件的多个到位孔(10),所述型腔(5)下端设置有用于顶升型腔(5)的顶升气缸(6),所述顶升气缸(6)下方设置有用于移动型腔(5)的横向切料气缸(7),所述第一振动盘(1)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一振动盘(1)和第一直振轨道(3)的第一移动滑台(81),所述第二振动盘(2)下方设置有用于分离第二振动盘(2)和第二直振轨道(4)的第二移动滑台(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中板的振动盘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移动滑台(81)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第一振动盘(1)限位的第一缓冲螺钉(131),所述第二移动滑台(82)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第二振动盘(2)限位的第二缓冲螺钉(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为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尔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