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及列车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用座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及列车车厢。
技术介绍
目前的高铁列车中,乘客乘坐座椅时,通过按下座椅上设置的靠背调节的按钮,即可开启靠背调节气动弹簧,乘客用背部向后顶靠靠背等,靠背在的推力下,以靠背安装座为轴心,可以向后仰,实现了无极方式的倾斜角度的调整,。靠背调整合适后,松开调节按钮,气动弹簧锁止,靠背保持固定不动。这样,在最大调整角度范围内,能为乘客提供较舒适的躺靠角度。但是,目前的高铁列车中座椅设计中,乘客调节靠背角度时,靠背向后仰,这样实际上侵入了后排乘客空间,造成后排乘客乘坐空间狭小,而座椅的靠背上还设置有置放物体的小桌板,若后排乘客在小桌板上放有高度较高的物品如水杯、电脑等,前排乘客靠背向后调节时,会有碰倒、损坏后排乘客物品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座椅及列车车厢,能实现座椅的坐垫及靠背的同时调整,并且,这种坐姿调整方式不会入侵后排或前排乘客的空间,不会对其他乘客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座椅固定架上的坐垫滑动机构和靠背滑动机构;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座椅固定架上的坐垫滑动机构和靠背滑动机构;所述坐垫滑动机构包括:坐垫移动部和固定在座椅固定架上的水平滑动架;所述坐垫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动架上,并可在所述水平滑动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靠背滑动机构包括:靠背移动部和与所述水平滑动架固定的弯曲滑动架;所述靠背移动部设置在所述弯曲滑动架上,且可在所述弯曲滑动架上沿铅锤方向滑动;所述坐垫移动部和所述靠背移动部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所述坐垫移动部在水平滑动架上移动时,通过联动机构带动所述靠背移动部在水平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设置在座椅固定架上的坐垫滑动机构和靠背滑动机构;所述坐垫滑动机构包括:坐垫移动部和固定在座椅固定架上的水平滑动架;所述坐垫移动部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动架上,并可在所述水平滑动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靠背滑动机构包括:靠背移动部和与所述水平滑动架固定的弯曲滑动架;所述靠背移动部设置在所述弯曲滑动架上,且可在所述弯曲滑动架上沿铅锤方向滑动;所述坐垫移动部和所述靠背移动部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所述坐垫移动部在水平滑动架上移动时,通过联动机构带动所述靠背移动部在水平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坐垫移动部和所述靠背移动部固定在某相对姿态的卡合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坐垫移动部上的固定杆,以及固定于所述座椅固定架上的棘齿条;所述固定杆通过控制机构将其卡合在所述棘齿条的棘齿内或将其从所述棘齿条的棘齿内抽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坐垫移动部上的调节扣手和传动机构;所述调节扣手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固定杆传动;扳动所述调节扣手时,所述固定杆从所述棘齿条中被抽离,所述坐垫移动部和所述靠背移动部基于滑动架调整相对姿态;所述调节扣手被松开时,所述固定杆卡入所述棘齿条的棘齿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呈悬臂梁结构的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中部通过弹簧与所述坐垫移动部固定;所述过渡板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扣手连接,其另一端部与所述固定杆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辉,马纪军,贾焕英,熊力,沈立伟,高绪玲,李夏艳,司志强,高国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